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不贷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现在是特殊时期,各位老师要和学校高度一致,如果出现说闲话,打边鼓,放冷锤的人,要严惩不贷。
2、对有油不供屯积居奇者严惩不贷。
3、这家专做彩色浴帘和浴垫的外贸公司决定不贷一分钱,通过留存收益来满足正常的财政开销。
4、第四,要求职员“必须一体遵守路规,不准发生鼓动风潮”,对于“沿线散布传单、意图挑拨罢工风潮”者,路警将严惩不贷,“本局长言出法随,绝不姑息”。
5、对知法犯法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6、这赖公子所最喜的是打房间,他的打法极其利害,如有一物不破损者,就要将手下人笞责不贷。
7、朴槿惠要求国防部以儆效尤、惩一戒百,对所有涉嫌参与这一事件的人员严惩不贷。
8、对于那些制造假药,坑害消费者的人,应该严惩不贷,从重处罚才对。
9、朴槿惠还要求国防部惩一戒百以儆效尤,对所有涉事人员严惩不贷。
10、对于罪大恶极的人要严惩不贷,因为他死有余辜!
11、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说,韩民求在会上严肃指出对妨碍执行或违反军纪者,不论地位高低都必须严惩不贷、以一儆百。
12、“朝庭官员,无论职位多高,都不能奢侈淫糜,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今天寿筵就是榜样,谁若违反,定严惩不贷。
13、我们之所以能作为群居动物生存下来,就是因为我们视自私自利为眼中钉、肉中刺,对违反公众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
14、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15、对不法商人我们要严惩不贷。
16、其实真没必要再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那种严惩不贷的状态中去,而应该更加谦和地反思过去的某些事情。
17、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18、上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支行负责人介绍,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超标的规模应该不大,此次上级行要求“只收不贷”,目的就是为了将已经超标的信贷“压回来”。
19、谁敢以身试法,必将严惩不贷!
20、那诸位将军就各自回去准备吧,三日之后可就要出兵了,切不可贻误军机,否则严惩不贷!
21、我们自己是力有不贷。我们只是权且借助文字的功用替我们充当高台。
22、对于那些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23、与之前的治黄大吏不同,林则徐做事认真,严谨务实;他痛恨渎职,对此类人等严惩不贷。
24、对于那此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25、对于各种犯罪分子都要严惩不贷,否则就国无宁日。
26、有那种刁钻之徒,以为阴司和阳间一样,可以巧言哄骗,故此以假言相告,殊不知‘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一经查出则严惩不贷。
27、在过去的十年中,右翼分子吹嘘要对圣战主义严惩不贷,同时却提倡催生更多圣战者的政策。
28、如果你再撒谎,我们一定严惩不贷!
29、第一件事,本宫令谕,以后角蝰蛇人一族不许肆意剿杀人族之人,这也是我答应过谢道友的,诸位长老返回各自部落要担起督导之责,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
30、倘敢故意,定于法究不贷,其各凛遵,切切此布。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