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入koa-bodyparser原理解析

深入koa-bodyparser原理解析

2020-11-27 来源:乌哈旅游

一、前置知识

在理解koa-bodyparser原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部分HTTP相关的知识。

1、报文主体

HTTP报文主要分为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koa-bodyparser主要针对请求报文的处理。

请求报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 报文头部
  • 空行
  • 报文主体
  • 而koa-bodyparser中的body指的就是请求报文中的报文主体部分。

    2、服务器端获取报文主体流程

    HTTP底层采用TCP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简单而言就是报文主体部分会被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以服务器端首先需要拿到二进制流数据。

    谈到网络传输,当然会涉及到传输速度的优化,而其中一种优化方式就是对内容进行压缩编码,常用的压缩编码方式有:

  • gzip
  • compress
  • deflate
  • identity(不执行压缩或不会变化的默认编码格式)
  • 服务器端会根据报文头部信息中的Content-Encoding确认采用何种解压编码。

    接下来就需要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相应的字符,而字符也有不同的字符编码方式,例如对于中文字符处理差异巨大的UTF-8和GBK,UTF-8编码汉字通常需要三个字节,而GBK只需要两个字节。所以还需要在请求报文的头部信息中设置Content-Type使用的字符编码信息(默认情况下采用的是UTF-8),这样服务器端就可以利用相应的字符规则进行解码,得到正确的字符串。

    拿到字符串之后,服务器端又要问了:客户端,你这一段字符串是啥意思啊?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客户端会对字符串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

  • URL编码方式: a=1&b=2
  • JSON编码方式: {a:1,b:2}
  • 客户端会将采用的字符串编码方式设置在请求报文头部信息的Content-Type属性中,这样服务器端根据相应的字符串编码规则进行解码,就能够明白客户端所传递的信息了。

    下面一步步分析koa-bodyparser是如何处理这一系列操作,从而得到报文主体内容。

    二、获取二进制数据流

    NodeJS中获取请求报文主体二进制数据流主要通过监听request对象的data事件完成:

    // 示例一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const body = []
    
     req.on('data', chunk => {
     body.push(chunk)
     })
     
     req.on('end', () => {
     const chunks = Buffer.concat(body) // 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流
    
     // 利用res.end进行响应处理
     res.end(chunks.toString())
     })
    }).listen(1234)
    
    

    而koa-bodyparser主要是对co-body 的封装,而【co-body】中主要是采用raw-body 模块获取请求报文主体的二进制数据流,【row-body】主要是对上述示例代码的封装和健壮性处理。

    三、内容解码

    客户端会将内容编码的方式放入请求报文头部信息Content-Encoding属性中,服务器端接收报文主体的二进制数据了时,会根据该头部信息进行解压操作,当然服务器端可以在响应报文头部信息Accept-Encoding属性中添加支持的解压方式。

    而【row-body】主要采用 inflation 模块进行解压处理。

    四、字符解码

    一般而言,UTF-8是互联网中主流的字符编码方式,前面也提到了还有GBK编码方式,相比较UTF-8,它编码中文只需要2个字节,那么在字符解码时误用UTF-8解码GBK编码的字符,就会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

    NodeJS主要通过Buffer处理二进制数据流,但是它并不支持GBK字符编码方式,需要通过 iconv-lite 模块进行处理。

    【示例一】中的代码就存在没有正确处理字符编码的问题,那么报文主体中的字符采用GBK编码方式,必然会出现中文乱码:

    const request = require('request')
    const iconv = require('iconv-lite')
    
    request.post({
     url: 'http://localhost:1234/',
     body: iconv.encode('中文', 'gbk'),
     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charset=GBK'
     }
    }, (error, response, body) => {
     console.log(body) // 发生中文乱码情况
    })
    
    

    NodeJS中的Buffer默认是采用UTF-8字符编码处理,这里借助【iconv-lite】模块处理不同的字符编码方式:

    const chunks = Buffer.concat(body)
     res.end(iconv.decode(chunks, charset)) // charset通过Content-Type得到
    

    五、字符串解码

    前面已经提到了字符串的二种编码方式,它们对应的Content-Type分别为:

  • URL编码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JSON编码 application/json
  • 对于前端来说,URL编码并不陌生,经常会用于URL拼接操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忘记对键值对进行decodeURIComponent()处理。

    当客户端发送请求主体时,需要进行编码操作:

    'a=1&b=2&c=3'

    服务器端再根据URL编码规则解码,得到相应的对象。

    // URL编码方式 简单的解码方法实现
    function decode (qs, sep = '&', eq = '=') {
     const obj = {}
     qs = qs.split(sep)
    
     for (let i = 0, max = qs.length; i < max; i++) {
     const item = qs[i]
     const index = item.indexOf(eq)
    
     let key, value
    
     if (~index) {
     key = item.substr(0, index)
     value = item.substr(index + 1)
     } else {
     key = item
     value = ''
     }
     
     key = decodeURIComponent(key)
     value = decodeURIComponent(value)
    
     if (!obj.hasOwnProperty(key)) {
     obj[key] = value
     }
     }
     return obj
    }
    
    console.log(decode('a=1&b=2&c=3')) // { a: '1', b: '2', c: '3' }
    
    

    URL编码方式适合处理简单的键值对数据,并且很多框架的Ajax中的Content-Type默认值都是它,但是对于复杂的嵌套对象就不太好处理了,这时就需要JSON编码方式大显身手了。

    客户端发送请求主体时,只需要采用JSON.stringify进行编码。服务器端只需要采用JSON.parse进行解码即可:

    const strictJSONReg = /^[\x20\x09\x0a\x0d]*(\[|\{)/;
    function parse(str) {
     if (!strict) return str ? JSON.parse(str) : str;
     // 严格模式下,总是返回一个对象
     if (!str) return {};
     // 是否为合法的JSON字符串
     if (!strictJSONReg.test(str)) {
     throw new Error('invalid JSON, only supports object and array');
     }
     return JSON.parse(str);
    }
    

    除了上述两种字符串编码方式,koa-bodyparser还支持不采用任何字符串编码方式的普通字符串。

    三种字符串编码的处理方式由【co-body】模块提供,koa-bodyparser中通过判断当前Content-Type类型,调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将获取到的结果挂载在ctx.request.body:

    return async function bodyParser(ctx, next) {
     if (ctx.request.body !== undefined) return await next();
     if (ctx.disableBodyParser) return await next();
     try {
     // 最重要的一步 将解析的内容挂载到koa的上下文中
     const res = await parseBody(ctx);
     ctx.request.body = 'parsed' in res ? res.parsed : {};
     if (ctx.request.rawBody === undefined) ctx.request.rawBody = res.raw; // 保存原始字符串
     } catch (err) {
     if (onerror) {
     onerror(err, ctx);
     } else {
     throw err;
     }
     }
     await next();
     };
    
     async function parseBody(ctx) {
     if (enableJson && ((detectJSON && detectJSON(ctx)) || ctx.request.is(jsonTypes))) {
     return await parse.json(ctx, jsonOpts); // application/json等json type
     }
     if (enableForm && ctx.request.is(formTypes)) {
     return await parse.form(ctx, formOpts);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if (enableText && ctx.request.is(textTypes)) {
     return await parse.text(ctx, textOpts) || ''; // text/plain
     }
     return {};
     }
    };
    
    

    其实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Content-type,当采用表单上传时,报文主体中会包含多个实体主体:

    ------WebKitFormBoundaryqsAGMB6Us6F7s3SF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image"; filename="image.png"
    Content-Type: image/png
    
    
    ------WebKitFormBoundaryqsAGMB6Us6F7s3SF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text"
    
    ------WebKitFormBoundaryqsAGMB6Us6F7s3SF--
    

    这种方式处理相对比较复杂,koa-bodyparser中并没有提供该Content-Type的解析。(下一篇中应该会介绍^_^)

    五、总结

    以上便是koa-bodyparser的核心实现原理,其中涉及到很多关于HTTP的基础知识,对于HTTP不太熟悉的同学,可以推荐看一波入门级宝典【图解HTTP】。

    最后留图一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