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小时前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感染。主要病变是虫卵沉积在肠道和肝脏等组织,导致虫卵肉芽肿。急性期症状包括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痛、腹泻和便血,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晚期症状与肝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相关,可能伴有巨脾、腹水。有时会发生血吸虫病的异位损伤。疾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传播依赖于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和接触疫水。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病原治疗,如吡喹酮,以及对症治疗。接受病原治疗的急性和慢性早期患者,症状通常会消失,体重和体力明显改善和恢复,能够保持长期健康状态。侏儒症患者在治疗后常能恢复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然而,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可能有高度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以及并发结肠癌。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通常涉及对感染者的监测和治疗、改善卫生条件以减少钉螺的存在、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避免接触疫水)以及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和传播。
简称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导致的疾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建国后被一度扑灭。现又有抬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