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23:34
深谷上杉家是关东上杉氏诸家之一,属于山内系的分家。在南北朝时期,上杉氏二代当主上杉赖重有三子,其中三子宪房成为第三代宗家当主。宪房的长子上杉宪显继承了宗家,成为*当主兼关东管领,同时也是山内上杉氏之祖。宪显的五子宪方继承了山内上杉氏,七子宪荣成了越后上杉氏之祖,而宪显的六子宪英就是深谷上杉氏之祖。深谷家与扇谷家一起在武藏国割据。
康应年间,上杉宪英于现在的深谷市近郊修筑了厅鼻和城,自称厅鼻和上杉家。他参与*了武藏平一揆和新田义宗·脇屋义治的叛乱。明德三年(1392),奥羽地方被转移至镰仓府的管辖之下,他被任命为奥州管领,与嫡男宪光一起去担任。父亲宪显死后,宪英曾发对由他的弟弟宪荣继承越后守护一职,但是失败了。
之后,宪英之子宪光、孙子宪长在“禅秀之乱”时属于公方持氏,一起帮助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基与犬悬上杉禅秀军战斗,而宪光的弟弟宪国、宪辅加入了禅秀阵营。然后,宪光在跟随持氏逃跑的途中,在小田原宿防御战中战死。其子宪长被称跟随宪光一起战死了,也有人说他逃回了厅鼻和城。位于深谷的福正寺据传是应永二十八年(1425)由“城主·上杉藏人宪长”创建的,宪长很有可能幸存下来继承了家督之位。不过,他还是在不久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也没有继承家督。
永享年间,宪长的弟弟宪信成为家主,代替了哥哥的嫡流。在结城合战中,宪信隶属于上杉方大将清方,参与攻打了下总古河城。在接下来的享德之乱中,宪信之子房宪、宪明兄弟和宪长之子宪武、宪视兄弟同属上杉方,在分倍河原之战中与古河公方成氏交战,战败后与山内上杉家的家宰长尾景仲一起离开战场,逃往武藏骑西城。在骑西城“数百名上杉众战死”,后又在冈部原合战中战败,井草、久下、秋元氏等重臣被杀。
在这场*中,房宪在武藏国深谷城构筑要害,开始自称深谷上杉氏。
在山内上杉氏与扇谷上杉氏争斗的长享之乱中,家主房宪之子宪清、宪武之子宪胜始终隶属于山内上杉氏。享禄三年(1530),宪清之子宪贤迎娶了成田长泰的侄女,也是太田资时的女儿为正室。
天文六年(1537),与北条氏纲交战的扇谷家主上杉朝兴在河越战死,同年,其子朝定又丢了河越城,退往松山城,扇谷上杉氏在武藏势力大减,后北条势力扩大。天文十五年(1546)北条氏纲VS两上杉氏及古河公方联军的河越大战结束,联军惨败,山内上杉宪政被赶出武藏,逃回上野国,关东管领的权威大损。
在周围的大名都归顺后北条氏的情况下,在冈谷清英和秋元景朝等重臣的活跃下,宪贤继续坚守深谷城,但是不久后也在痛苦的抉择下向后北条氏投降。永禄三年(1560),宪贤去世,其子宪盛继承家督之位。在宪贤临终之际,上野金山城的由良成繁得到宪贤病危的消息,率领约300骑入侵深谷家的领地。由于事态紧急,宪盛只召集了120骑,无奈败退了,在快要继承家督的时候就失去了北部的一部分领土。
永禄四年,越后的长尾景虎应上杉宪政的请求出征关东,宪盛跟随景虎。但是受到后北条盟友武田信玄在背后的牵制,景虎的小田原之征草草收场,后北条氏很快恢复了势力。永禄六年(1563)宪盛再次降于后北条氏。此时,受景虎之命的成田氏长(长泰之子)正在攻击深谷城。后来氏长也投降了后北条氏,宪盛将女儿嫁给氏长的弟弟成田泰亲,双方和解。
永禄十二年(1569),由于越相同盟的缔结,深谷城再一次进入上杉谦信的势力之下。同年,北条氏邦为了防备甲斐武田氏的进攻而向宪盛请求了援兵。元龟三年(1572)越相同盟破裂,不过深谷上杉氏也没有回归后北条氏方,因此马上遭到了北条氏邦,甚至武田氏的进攻,但总算是防御住了。宪盛直到天正三年(1575)去世之前都是作为上杉氏的部下行动,期间还有轶话称上杉谦信拜托宪盛,要收他的次男深谷吉次作为养子,不过可信度不高。
深谷上杉家归属后北条方被认为是由于亲后北条的儿子氏宪继承了家督才改变的路线。天正六年(1578),氏宪与北条氏政、氏邦再次交换誓纸,并迎娶了氏政的养女为正室,成为氏政的义子。他被赐予北条氏政的“氏”字,成为北条氏邦的属下转战各地。
天正十八年(1590年),在丰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中,氏宪与其他后北条诸侯一样被召集在小田原城守城。留守的深谷城由家臣秋元长朝、杉田因幡守等人守备,但是由于主力在小田原城,他们寡不敌众,开城投降。
氏宪失去领地后,与嫡子宪俊隐居在信浓更级郡笹井庄。元和三年(1617)宪俊开始侍奉播磨国平福藩主、后来成为赤穗藩主的池田辉兴。辉兴获罪后,宪俊跟随他前往冈山。而他的儿子们宪昌、宪知则回到笹井庄,与爷爷氏宪同居,改姓久保田氏,至此归农。
宪盛次子深谷吉次的儿子盛吉,他放弃了上杉之名,改名叫深谷,侍奉德川家康,成为江户幕府的500石旗本。子孙中有深谷盛定,江户时代后期担任大目付、勘定奉行。到幕末,有一位叫深谷盛房,30岁开始在幕府内任职,到弘化元年(1844),已经73岁时晋升为旗本最高职务,役高3000石的大目付,最后一直工作到87岁。他还担任过海防挂之职,在嘉永六年(1853)“黑船来袭”事件的幕阁会议上提出过稳健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