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0:02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这不,中秋快到了,又到了吃月饼喝桂花酒赏月的日子,如今市面上的月饼品类繁多简直让人挑花了眼,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月饼基本上只有蛋黄莲蓉跟枣泥这两个口味,哪像现在什么冰皮的、抹茶的、奶黄流心的、椰蓉的、巧克力的、牛肉的……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我们既然是写历史的号,当然不能单单讲月饼的口味,而是要讲月饼的由来,谁能想到这小小一块月饼,来头可真不小,不仅出于太师首创,还是皇帝钦点庆祝中秋佳节的美食,最后经贵妃命名确定,在时期受追捧程度甚至可以分期购买。
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一块月饼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经过长期准备后,终于联合其他各路诸侯一同起兵讨伐帝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商纣王,帝辛派出太师闻仲前去领兵御敌。
闻仲知道这一战很可能要输,自己麾下的这些士兵们都将马革裹尸,于是他创造了一种有甜味的饼子,里面塞有馅料,当作给士兵们的福利,要知道在古代甜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口味。后来江浙地区的人们为了纪念闻仲,便将这种饼子取名为太师饼,一直广为流传,这就是月饼的前身。
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却被匈奴扣押十余年的张骞终于回来了,他还带回了大量的西域资料。张骞归国后丝绸之路渐渐兴盛起来,不仅中原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经西域一直传到了西亚甚至欧洲,西域的香料等也成了广受中原人追捧的好东西,其中有一样吃食比较特别,叫做胡饼。
胡饼这吃食一经传入立刻俘获了万千吃货的心,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走卒,大家都爱吃胡饼。《续汉书》有云:"灵帝好胡饼",著名诗人白居易干脆写了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辅兴是长安西南角一家很出名的胡饼铺子,万万没想到在古代就有了品牌效应一说。
中秋这个节日来自于古代人民的拜月习俗,诞生自汉朝,但真正成型成为天下欢庆的节日却是在唐初,毕竟唐太宗李世民也爱吃胡饼。
《唐书·太宗记》中就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之所以将中秋节定在8月15这天,是因为李靖征讨突厥大胜归来正好是8月15这天,李世民下令全城狂欢,并在宴会上取出了自己心爱的胡饼说:"应将胡饼邀明月。"从此明月、月饼、还有8月15就紧密结合了起来。
不过胡饼毕竟吃起来不是特别雅观,于是大家一合计,干脆就将胡饼的花纹挪到了太师饼上,慢慢发展成为了月饼的模样。后来唐玄宗李隆基跟心爱的杨贵妃赏月过中秋,杨贵妃还扮演嫦娥仙子,灵机一动指着改良过的太师饼为月饼,因此就有了月饼这个名字。
月饼这玩意重油重糖,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可是难得的上等食物,因此价格肯定不会便宜。可中秋这种阖家欢聚的节日大家总得过吧?因此当时北京城的饽饽铺(也就是月饼店)联合起来,弄了个可以分期付款的模式。
比如说一盒月饼100,你只有40块,那么只要你能够提供你是"老北京"的证明,再在附近找一两个保人,就可以立下字据把月饼拎走,之后每个月还个20块就行了,是不是很有生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