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怎么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9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小时前

(一)分期康复

1、术前康复

手术前向病人解释手术情况,介绍术后康复方案,教会病人进行踝泵收缩、股四头肌、N绳肌、臀肌等长收缩动作,增强下肢及上肢的肌力训练。训练体位转换,教病人扶拐用3点或4点步态走路。介绍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心理指导,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及对康复的畏难情绪。

2、术后康复

(1)术后2-3个月之内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

a.内收,术后患髋内收易使人工关节脱位。术后床上体位应保持外展位,在两腿之间放一枕头,并在患肢外侧放一枕头以防止髋关节外旋。

b.“翘二郎腿”,下蹲穿鞋及类似动作。

c.患髋伸直、内收外旋位,如卧位向健侧翻身。

d.6-8周内屈髋大于90度。

(2)肌力训练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踝泵运动、股四头肌,N绳肌及臀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肌肉力量训练,尽早开始呼吸训练并持续坚持下去。术后第5―6天开始伸膝训练,患肢外展,抬高臀部即桥式运动训练。术后第7天开始直腿抬高训练,站立位N绳肌开链训练。酌情逐步开展股四头肌,N绳肌,及臀肌的抗阻肌力训练。肌力训练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根据病人的情况酌情不断增加训练的频率及强度。

(3)关节活动度训练

双上肢及健侧下肢诸关节每天进行3-4次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2-3天开始患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第5―6天开始主动屈曲膝和髋及髋外展训练。但屈髋不能大于90度,避免内收、内旋、半屈动作。

(4)负重及体位转移

术后第2―3天,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术后第5―6天,从床上到椅子转移。术后第7天,扶两拐站立,训练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非骨水泥型20负重,6周之后逐渐增加到100负重。骨水泥型可100负重;混合型根据病人的疼痛情况酌情参照非骨水泥型负重。术后2周出院,达到患肢肌力Ⅳ-Ⅴ级,患髋关节伸屈00-900,骨水泥固定组能扶拐负重行走,非骨水泥固定组扶拐部分负重行走,基本生活自理。

3、出院后康复

一般医院在人工髋关节术后2周出院,出院前应进行肌力,ROM,行走能力等评定。教会病人家庭训练方案,包括继续强化肌力、关节活动度、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要强调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为了保证康复质量术后3个月内每周返院康复治疗1-2次。

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完全自理,逐渐恢复体育活动,病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游泳,跳慢步交谊舞,高尔夫球,但应该避免剧烈的运动。

(二)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强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要尽早开始肌力训练,术后第1天即开始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患肢踝关节全范围屈伸运动,股四头肌,N绳肌,及臀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术后第7天骨水泥型可开始100负重;非骨水泥型20负重,6周之后逐渐增加到100负重。根据病人的情况酌情不断增加肌力训练的频率、强度及进行抗阻肌力训练。使病人的髋周肌力尽早得以恢复,早期肌力训练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手术后疼痛减轻就应进行,训练早期要避免易使人工关节脱位的动作及体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由于手术的入路、人工假体的类型及假体固定方式均有不同,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康复治疗一定要因人而异,具体操作中应多与手术医师沟通,这样才能安全有效的进行康复治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