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14 09: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3:43
一、说教材
本课程内容“9加几”,源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是在学生已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本节课目标设定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问题情境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与他们熟悉的运动会活动结合,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自然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方法,不强调优劣,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开放讨论中获取新知,发现新旧知识联系,探索非常规思维方法。
4、创设情境,设疑激趣。通过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在获取新知环节,教学步骤如下:
5、讨论交流,得出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组织讨论问题解决方法,通过互相交流,学生探讨出多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图表示思维过程,加深理解。
(1)数法:依次数1、2、3、4...至13。
(2)凑十法:先数9盒,接着数至10、11、12、13。
(3)直接计算法:9+4=13。
(4)先补十法:拿一盒补足十,再算10+3=13。
6、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画面收集数据,列式计算,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7、拓展应用。收集信息,提出新问题,培养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