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4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饶毓泰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一位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与教育家,11年12月1日出生,1968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气体导电和分子光谱,长期致力于物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并特别注重物理实验。饶毓泰曾在1913年赴美留学,后回国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他还在1929年至1932年于德国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至1968年继续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他于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饶毓泰逝世时,年仅77岁。

任美锷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也是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191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任美锷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撰写了多部著作,其中一些已被译成英、西班牙和日文出版。他主持了江苏省海岸带调查,总结了陆相油田的储油规律,并提出了“沉积圈闭”的观点,对油田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34年毕业于国立大学地理系,并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任美锷逝世于2008年11月4日,享年95岁。

任新民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任家湾,1972年迁至安徽省宁国市。任新民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做出了显著贡献。他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并担任了多个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任新民于2017年2月12日逝世,享年102岁。

邵象华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一位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中国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邵象华设计并主持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新型平炉,开发了多种钢种生产工艺,创立了从废钢渣和铁水中提取铌的独特工艺,并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他于1913年2月22日出生于浙江杭州,2012年3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申泮文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无机化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科普作家,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长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于1916年9月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2017年7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沈鸿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总设计者。沈鸿长期从事机械工程的研制和组织领导工作。他于1906年5月19日出生于浙江海宁,1998年5月20日逝世,享年92岁。

沈其韩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一位地质学家,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沈其韩于1922年4月27日出生于江苏淮阴,2022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沈其震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家、生理学家,长期从事医学、内科和生理学等研究工作。沈其震于1907年2月10日出生于四川重庆,1993年6月16日在昆明逝世,享年87岁。

以上介绍的院士,皆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