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以连横说秦作品原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11 05: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0 19:17

苏秦主张以合纵策略说服秦惠王。他列举了秦国的优越条件,包括地理位置的便利、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队和国家的财富,强调通过贤明的君主、众多的民众、强大的军队和完善的军事教育,秦国可以统一诸侯,征服天下,称帝治理。苏秦提出,希望秦王稍加注意,他将展示这一策略的效果。


秦王表示,毛羽不丰满,文章未成,道德不厚,政教不顺,不能高飞,诛罚,使民,烦大臣。他希望苏秦在别的时间再来庭教。


苏秦则提出,历史上的战争和征服都是因为需要。他分析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包括车战、语言联结、天下统一、约从连横、繁复的文书、百姓伪态、书策繁杂、上下愁苦、明言章理导致兵甲不断。他强调,只有通过战争和军事力量才能实现目标。


苏秦尝试了十次向秦王阐述他的策略,但未能成功。他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色黑沉,妻子、嫂子和父母都不理他。苏秦反思了自己的失败,并在夜晚研读古籍,最终找到了太公阴符之谋,通过刻苦学习,一年后,他掌握了说辞,并说服了赵王,被封为武安君,成为赵国的丞相,关通。


在这个时期,苏秦的策略使天下人信服,一人使用策略就能使天下臣服。苏秦的策略无需耗费粮食,无需动用军队,无需开战,无需断弦,无需折矢,就能实现国家的统一。这表明策略的重要性大于勇力,策略应该在朝廷内部制定,而不是在边境之外。


苏秦通过说服赵王,使山东各国顺服,加强了赵国的地位。苏秦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在各国游说,说服了各国君主,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苏秦试图说服楚王,路过洛阳时,他的父母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他的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子则以蛇行匍伏、四拜自跪的方式表达敬意。苏秦质问嫂子为何前后态度不同,嫂子的回答表明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他感慨人生的起伏,强调了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应忽视。



扩展资料

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并且以功名显于天下的故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