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10 19: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0 19:54
“森林脑炎”是由蜱传脑炎病毒引发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在春夏季尤为活跃,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感染后的患者可能会面临高达20%的死亡率以及60%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包括瘫痪、精神异常、痴呆和失语等。
小张和他的大学朋友们在春节期间前往东北大兴安岭旅游,却不幸感染了这种病毒。回家后,他突然高烧不退,使用抗生素治疗两天后病情恶化,出现了面瘫和肢体震颤等症状。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森林脑炎”。蜱虫是这种病毒的唯一传播途径,它们多栖息于森林、草原或动物的栖息地,当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类时,病毒会通过其唾液进入人体。
专家建议,预防“森林脑炎”的关键在于防蜱。进入林区的游客应穿着防护服,确保袖口、领口和裤脚等部位紧闭,以减少蜱虫叮咬的机会。一旦发现被蜱虫侵袭并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蜱虫不仅是“森林脑炎”的携带者,还可能传播其他疾病,因此在户外活动时,要时刻注意防护措施。一旦发现蜱虫叮咬,切勿直接用手摘除,以免病毒扩散。正确的做法是用酒精或专用工具轻轻将蜱虫取出,并及时就医。
此外,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也很重要。外出归来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尤其是皮肤皱褶处,确保没有蜱虫残留。同时,家庭和工作场所应定期清洁,减少蜱虫滋生的机会。
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森林脑炎”的感染风险。希望大家在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