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科基干货】第26期: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15 05:0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5 05:41

上一期讲解了材料的弹性变形,本期继续深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版《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内容: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重点聚焦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指的是外力去除后无法完全恢复的变形。当外加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应力与应变不再呈线性关系,卸载后将残留变形或永久变形,这一现象即为塑性变形。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两种微观方式实现:滑移与孪生。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特定晶面发生变形的过程。

滑移的机制涉及以下关键点:弹性外扭后晶格发生滑移,应力去除后,晶体保持永久变形状态;正应力仅使晶格距离加大,不能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原子间吸引力破坏,导致材料断裂;正应力方向不能产生塑性变形,但可促使晶格沿其他方向滑移。

滑移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滑移线与滑移带,这些特征有助于观察滑移现象。滑移系是滑移面与滑移方向的组合,用{hkl}{110}表示。晶体中滑移系的多少影响其塑性的表现,FCC、BCC与HCP晶体的滑移系数目分别为12、48与3个。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是决定晶体能否发生滑移的关键参数,它取决于作用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剪切应力。Schmid定律描述了滑移起始的分切应力与外力、晶体取向的关系。组织敏感参数如金属不纯、变形速度与变形温度等也影响临界分切应力的大小。

晶体滑移本质为位错的运动,位错滑移面为晶体滑移面,其柏氏矢量指向滑移方向。滑移的阻力包括点阵阻力、位错间的交互作用、扭折和割阶对位错的钉扎作用以及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派纳力是位错中心偏离平衡位置引起晶体能量增加的阻力。

在滑移过程中,晶体会发生转动以适应变形。拉伸时滑移方向朝向拉伸轴转动,压缩时滑移面朝向压缩面转动。晶体的转动使得不同滑移系交替参与滑移,确保均匀变形。

多系滑移涉及多个滑移面同时或交替进行滑移,形成交滑移现象,包括螺位错的交滑移与双交滑移。滑移表面痕迹可以是单一方向的滑移带、相互交叉的滑移带或波纹状滑移带。

理解晶体滑移的机制对于材料科学基础有重要价值,关注此领域的同学可以加入讨论群324840917,与他人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在微信留言,小材将定期解答。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