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1 14: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3 04:50
【 #诗词鉴赏# 导语】
思乡,这份对家乡的眷恋,往往在外游子心中激起涟漪。在这份情感中,既有对家乡风景的怀念,也有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王勃的《山中》就是一首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佳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首充满乡愁的诗篇。
【正文】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的水似乎因我的滞留而悲伤,停滞不前;我也在外漂泊太久,对万里之外的故乡充满了思念。何况此时正是秋风劲吹的傍晚,山峦间处处飘散着枯黄的落叶。
注释:
滞:停留、不流动。
万里:形容距离之远。
念将归:渴望着回归。
况属:正值、恰逢。
高风:秋风,或指山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年),是王勃在蜀地时所作。被逐出沛王府后,他四处漂泊,本想借蜀地山水排解胸中忧愤。然而,这里的自然景观却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烦恼。
赏析:
在这首仅有二十字的小诗中,王勃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宏大的意境。首句“长江悲已滞”,通过将长江拟人化,表达出诗人因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无数游子的乡愁。诗人客居巴蜀,内心被乡思困扰,无法解脱。当他眺望长江时,竟感到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江,也因自己的长期滞留而显得悲伤滞涩。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意象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身在他乡,渴望归家的心情如万里归程般漫长而遥远。这里的“悲”、“念”二字,是全诗的情感核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无法归去的悲伤。
紧接着,诗人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两句继续描绘景色,同时传达了自己因思乡而感到的凄凉。秋风萧瑟,黄叶飘飞,这一景象既是实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长期漂泊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在艺术构思上颇具匠心,诗人运用“兴法起结”的手法,以景抒情,以情映景,使得诗的意境含蓄而意味深长。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叙事抒情,结构紧凑,情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