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2 1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5 05:14
1. 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今年1-3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8.5%,预计4季度将继续提高,全年可达8.6%。自2002年起,GDP增长率稳定在8%以上,经济运行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2. 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冶金、化学工业等支柱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7%。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比重提高至.37%,同比上升3.42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主要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拉动,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市场内生机制,将支撑未来10年经济持续增长。
3. 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态势。1-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消费增幅虽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计增长率达到8.6%,恢复至正常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建筑装潢材料、汽车、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6.6%、77.5%、74%。
4.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2.2%,进口增长40.5%,贸易顺差减少。美欧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顺差扩大加剧贸易摩擦,反倾销压力增大。
5. 国内需求增长,总需求不足矛盾缓解,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但电力、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产品出现供给缺口。目前供给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趋缓。
6. 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持续高增长,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外汇储备达到3839亿美元。
7. 经济回升空间仍存,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当前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将温和复苏。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稳定增长,但仍面临结构性矛盾、投融资改革滞后、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
8. 结构性矛盾显现,随着经济回升和重化工业化启动,电力、钢材等原材料供应紧张中镇,产能过剩问题仍存。应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调整,避免行政干预。
9. 就业形势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升温下,城镇就业情况好转,但正规就业增长较慢,非正规就业成为主要形式。农民增收面临困难,非正规就业人员权益保护问题需重视。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矛盾协调机制。
10. 经济发展目标应转向稳定、协调、有序、安全,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控制波动幅度,加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财政应从扩大投资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对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货币应发挥调节作用,维持宽松环境,加强结构性调节。加快投融资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增强消费增长力度,积极化解外经贸困难,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