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3 14: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葡萄糖酸内酯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的食品添加剂,通过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或其盐类,再经纯化脱盐、脱色、浓缩而制得。它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作凝固剂、稳定剂、酸味剂、保鲜剂和防腐剂,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内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作为豆腐凝固剂。使用GDL作为蛋白质凝固剂生产豆腐时,豆腐质地洁白细嫩,无用卤水或石膏的苦涩味,且无蛋白质流失,出豆腐率高。虽然单独使用时,豆腐会有微酸味,但通常会将GDL与其他凝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奶制品生产中,葡萄糖酸内酯也是一种重要的胶凝剂。它主要用于生产酸奶或奶酪,能够使制品达到所需的凝乳pH值,并且添加量在0.025%~1.5%之间时,可以使制品的凝胶强度达到发酵型的2倍左右。
此外,葡萄糖酸内酯还可以作为品质改良剂,用于午餐肉和碎猪肉罐头中。它可以增加发色剂的效果,从而降低毒性较大的亚盐的用量,同时具有乳化、防腐作用,提高肉糜罐头的品质。其最大用量为0.3%。
葡萄糖酸内酯还可用作酸化剂,添加于香草精、巧克力、香蕉等甜味果子露和果冻中,作为复合膨松剂的主要酸性物质,能缓慢产生碳酸气,制作出别具风味的糕点。
除此之外,葡萄糖酸内酯还有其他用途,如作为螯合剂用于乳制品工业和啤酒工业中,防止生成乳石、酒石;作为蛋白絮凝剂用于含蛋白质的工业废水处理中;以及作为膨松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葡萄糖酸内酯在食品加工中有诸多优点,但它单独食用是有毒的。因此,它通常与其他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并且在制作豆腐脑时,它能够减少蛋白质流失,使豆腐脑质地更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且清洁卫生。然而,长期食用过多含葡萄糖酸内酯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因此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
制作豆腐脑的过程包括精选、浸泡、磨碎、过滤、煮浆、加入凝固剂和装盒等步骤。首先,精选大豆,去除杂质和变质的大豆。然后,根据季节和大豆质量浸泡大豆,一般春季浸泡12小时—14小时,夏季6小时—8小时,冬季14小时—16小时。浸泡好的大豆应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心,中心色泽稍暗。接着,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均匀磨碎大豆,确保磨成的豆糊光滑、粗细适当。过滤时,使用离心机进行三遍洗渣过滤,使渣内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煮浆时,煮浆速度要快,时间不超过15分钟,温度不宜过高,以防蛋白质变性。最后,待豆浆冷却到70℃—80℃时,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搅拌均匀,装盒制成盒状内酯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