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是企业把握自身实力的重要工具,安联是应用这一工具的成功典范。
企业素质和活力分析,对于很多经理人,尤其是高层经理人是相当必要的,无论你是实施何种重大决策,都是建立在对企业素质和活力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
企业素质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的涵义
企业素质是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企业素质是个“整体”概念,我们考察企业素质不仅要看它的各个要素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功能。企业素质是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素质的好坏不仅与其“先天”的因素(即企业创建初期的各因素)的素质有关,而且与其“后天”的因素有关,即企业创建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消费结构的提高都对企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应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企业素质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服务的。
企业素质结构
咨询工具
安索夫矩阵案例面试分
析工具/框架ADL矩阵安迪·格鲁夫的
六力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标杆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
模型波特价值链
分析模型波士顿经验曲线波特钻石理论模型贝恩利润池
分析工具波特竞争战略
轮盘模型波特行业竞争结构
分析模型波特的行业组织
模型变革五因素BCG三四规则矩阵产品/市场演变
矩阵差距分析策略资讯系统策略方格模型CSP模型创新动力模型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大战略矩阵多点竞争战略杜邦分析法定向矩阵德鲁克七种
革新来源二元核心模式服务金三角福克纳和鲍曼的
顾客矩阵福克纳和鲍曼的
生产者矩阵FRICT筹资分析法GE矩阵盖洛普路径公司层战略框架高级SWOT分析法股东价值分析供应和需求模型关键成功因素
分析法岗位价值评估规划企业愿景的
方框架核心竞争力分析
模型华信惠悦人力
资本指数核心竞争力识别
工具环境不确定性分析行业内的战略群体
分析矩阵横向价值链分析行业内战略集团
分析IT附加价值矩阵竞争态势矩阵基本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三角模型竞争对手分析论纲价值网模型绩效棱柱模型价格敏感性测试法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竞争优势因果关系
模式竞争对手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脚本法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价值链信息化管理KJ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KT决策法扩张方法矩阵利益相关者分析雷达图分析法卢因的力场分析法六顶思考帽利润库分析法流程分析模型麦肯锡7S模型麦肯锡七步分析法麦肯锡三层面理论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麦肯锡七步成诗法麦肯锡客户盈利性
矩阵麦肯锡5Cs模型内部外部矩阵内部因素评价矩阵诺兰的阶段模型牛皮纸法内部价值链分析NMN矩阵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PAEI管理角色模型PIMS分析佩罗的技术分类PESTEL分析模型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QFD法企业价值关联分析
模型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
模型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人力资源经济分析RATER指数RFM模型瑞定的学习模型GREP模型人才模型ROS/RMS矩阵3C战略三角模型SWOT分析模型四链模型SERVQUAL模型SIPOC模型SCOR模型三维商业定义虚拟价值链SFO模型SCP分析模型汤姆森和斯特克兰
方法V矩阵陀螺模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威胁分析矩阵新7S原则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新波士顿矩阵系统分析方法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实体价值链信息价值链模型战略实施模型战略钟模型战略地位与行动
评价矩阵战略地图组织成长阶段模型战略选择矩阵专利分析法管理要素分析模型战略群模型综合战略理论纵向价值链分析重要性-迫切性模型知识链模型知识价值链模型知识供应链模型组织结构模型
企业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的技术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和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的技术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基础。企业的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导,是技术素质得以发挥的保证。企业的人员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关键,它包括企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素质。
企业素质结构是指企业素质的各种构成因素相互结合的方式,下图反映了企业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
由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素质是由各个因素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构成的,其中有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容的关系。例如,管理者素质既属于人员素质又属于管理素质,职工素质既属于人员素质又属于技术素质。
企业素质可以通过企业能力得到反映,企业能力是企业素质的表现形式,企业素质主要通过企业四种能力得以表现:
①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② 企业管理者的能力;
③ 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④ 企业的基础能力。
企业活力结构分析
企业活力的涵义
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作为有机体通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中所呈现出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的状态。对于这一定义,有以下四点解释:
① 所谓交互作用,是指企业的活力状态,既不完全取决于外界环境,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这两个方面是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既要看到外界环境对企业活力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又要看到企业充分发挥活力对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
② 所谓良性循环,是指在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中,要不断地向更好的方面转化,并在转化中达成新的平衡,促使这样的循环往复。
③ 强调企业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状态,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生存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存是发展的基础,生存应在发展和创新中求得,发展也不仅仅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而首先要注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包含自身素质的增长、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品种结构的调整、基础管理的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即要注重企业素质的增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 要明确企业活力的基础在于企业的内部,在于企业自身素质与能力,而外部环境又是企业活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企业活力状态
企业的活力大致有四种状态,可用一个四象限的图来表示
第Ⅰ象限:外界环境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好,则企业活力一定很强。
第Ⅱ象限:外界环境不适合企业发展,但企业素质好,则企业活力不会很强。
第Ⅲ象限:外界环境不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又不好,则企业活力一定很差。
第Ⅳ象限:外界环境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不好,则企业活力不会强,这是因为企业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即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呈现出活力,最终也会由于自身素质不佳,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企业活力结构
企业活力可以用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凝聚能力来表示(见下图)。
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和综合体现,是企业活力的结果。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本能的表现,如同人只有运动才有活力一样,企业只有竞争才有活力;只有有了竞争,企业才会有压力,才会充分发挥潜力,才会促使企业增强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竞争是经济规律的要求,凡是在社会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企业,都必然是有活力的企业,否则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生长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生存必须建立在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否则企业必将会失去生存的能力。企业适应能力是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它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来实现的,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生产进行调整,调整得越及时越顺利,企业应变能力就越强。企业凝聚力是以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凝聚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企业整体功能的发挥。
上图所示为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就可以对企业活力进行分析和诊断,由此可以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提高企业活力,可以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的应用肘机
(1)实施投资或其他战略可行性分析时,素质与活力分析工具必不可少。
(2)企业通过活力分析和诊断,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提高企业活力,该工具也是不可替代的。
(3)兼并或收购前,可以使用该工具对兼并或收购对象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2004年1月1日是中国工商银行二十周年华诞。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2003年末资产总额近530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2003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序,中国工商银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第十六位,连续五次入围美国《财富》全球500强,并被美国《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高质量产品(服务)十强。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约1亿个人客户和810万法人账户;遍布全国的2万多个营业网点和近39万名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截至2003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60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929亿元人民币,全年经营利润达635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范围广,业务量大,业务品种丰富。203c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407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牡丹卡发卡量9595万张,消费额973亿元,2003年累计实现票据交易16771亿元;人民巾结异市场份额达45%,在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清算份额保持在50%以上;中国工商银行还是国内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托管基金共28只,托管总资产581亿元。
截至2003年末,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有70余家分支机构和控股银行,海外代理行超过1000家,外汇总资产492亿美元,2003年国际业务结算量1706亿美元。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在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基础上,2003工商银行成功投产了全功能银行(NOVA)系统,加上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技术基的数据仓库,共同构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为业务和管理的进步提供了强健的动力。在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持下,工商银行各项业务不断创。
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网上银行开通城市超过300个,2003年电子银行交易额达22.3万亿元,网上银行交易额1.94万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业绩为世界金融界所瞩目。连续多次被著名财经杂志如国《银行家》、美国《环球金融》等评为“中国最佳银行”。2003年再次被《环球金融》、英国《欧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银行”:被《金融亚洲》、《亚洲货币》杂志分别评为‘中国最佳本地银行”、“中国最佳内地商业银行”;《环球金融》杂志还授予其2003年度“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荣誉。
中国工商银行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是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领导指挥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负责,在投权和授信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管理模式,达到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工商银行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银行,其对环境的反映敏感度较高,对改革的应变能力较强,员工对变革的适应性也较好,面对竞争制定的各项措施在工商银行内部极易推行,种在的企业素质非常利于融创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参考文献
余.中国工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思考.重庆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