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30 11: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30 11:01
在中国清代和初年,一部名为《五方元音》的字典广受欢迎。这部字典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反切法进行拼音,构建了基础的音韵体系。它由十二个韵母构成,分别代表:一天、二人、三龙等,如"一天"即为第一个韵母,"十马"代表第十个。这十二个韵母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
在声母部分,有二十个字母,如梆、匏、木、风,这些构成了汉字发音的基础。另外,还有斗、土、鸟、雷等,以及竹、虫、石、日等,更有剪、鹊、系、云、金、桥、火、蛙等独特的组合。这样的拼音方式使得查找汉字变得相当便利。
最初,《五方元音》以木版的形式出版。后来,该字典的后人将木版转手给山东省东昌府的一位人士,此人将这些木版带到了繁华的上海,并采用石印技术进行翻印。上海锦章图书局出版的石印本,封面标注着“五方元音大全,樊腾凤先生原本”,这一版本因其广泛流传而备受瞩目。
樊腾凤,字凌虚,河北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樊腾凤墓碑记载,他生于明代万年29年(公元1601年),卒于清代康熙3年(公元16年)。根据他的十代孙樊洛设介绍,樊腾凤是一秀才,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自为军师,联合本村人高唐、高殿,邻村人梁路头、贾二杆杖等人,拥载邻村人叫赵二疯子的为皇帝,抗击清兵。后来失败,赵二疯子等被杀。樊腾凤在地窖里藏了三年,写成了《五方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