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园林分为哪几个时期以及特点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30 11:0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30 10:58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殷周秦汉时期,园林活动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私家园林虽已见诸文献,但规模有限,多模仿皇家园林。园林的功能逐渐从狩猎、通神等转向观赏,建筑物也简单地散布在自然环境中。儒家思想影响下,人们开始从伦理、功利的角度认识自然,园林的审美意识尚处于较低层次。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规模缩小,由写实转向写实与写意结合,园林规划更加精细,私家园林兴起,寺观园林也得到了发展。园林开始注重表现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园林的狩猎、求仙等功能逐渐消失,游赏成为主导功能。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大类。私家园林艺术进一步升华,开始追求诗、画互渗。寺观园林普及,促进了风景名胜区开发。公共园林在文献中有较多记载,衙署园林成为普遍现象。

两宋时期,私家园林造园活动最为突出,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大为兴盛。皇家园林也受到文人园林影响,出现了更接近私家园林的趋势。叠石、置石技艺高超,理水技术也有所提升,观赏植物品种丰富,园林建筑形象成熟。

元、明、清初时期,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造园活动,达到艺术成就的高峰。明末清初,江南地区造园家辈出。园林创作更注重写意,受到禅宗哲学和文人画的影响。

明清中后期,园林继承传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反映了末世的衰颓迹象。园林实物大量保留,多作为群众游览场所。民间私家园林保持高峰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园林从单纯观赏场所转变为多功能活动中心。

园林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已经成型,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