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互联网上网本演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31 11: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31 11:58

在过去十年里,探索介于PDA与笔记本之间的终端产品,一直是不少公司的目标。上网本的概念在2008年由英特尔正式提出,但实际上,类似的设备从1991年Psion Series 3面世时就已经存在。这款设备采用EPOC16操作系统,内置调制解调器,具备拨号上网功能,成为具有PDA雏形的早期上网本。



1996年,东芝Libretto 20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Windows系统笔记本面世,凭借小巧的体型,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甚至在10年后被评为“史上25款最伟大PC”之一。卡西欧于1998年推出的迷你电脑Cassiopeia,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配备高分辨率液晶触摸屏,进一步树立了迷你笔记本的标准。



1999年,Psion Netbook的问世,标志着“Netbook”这一概念的诞生。这款设备拥有7.7英寸VGA触摸屏,内置调制解调器,支持键盘输入和触笔手写输入,续航时间长达9小时,主要面向移动办公人员。而惠普的HP Jornada 720,采用StrongARM处理器,提供了红外功能,成为了困扰商务人士选择笔记本电脑还是掌上电脑时的一个不错选项。



2004年,OQO Model 01作为第一款集成WinXP系统的袖珍商业版电脑问世,结合了上网本和PDA的特性,为小型化计算机尺寸设定了新标准。同年,索尼发布的VAIO X505是当时世界上最薄最轻的笔记本电脑,采用楔形设计,比今天的MacBook Air还要薄。



直到2005年,Netbook才真正出现雏形,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开发的“百元笔记本”OLPC和英特尔开发的“Classmate PC”。这两款设备尺寸在7.5英寸至8.9英寸,成本不超过400美元,主要定位为发展中国家儿童的设备。市场定位的局限性了它们的普及,但这也为后来华硕发力Eee PC的发展及Netbook的出现创造了机会。



2007年底,华硕与英特尔合作推出Eee PC,这款低成本、小尺寸的设备具有无线和多媒体功能,采用英特尔赛扬低端处理器,SSD硬盘,Linux / Windows XP操作系统,售价不足200美元。Eee PC的成功,让华硕成为了低成本、小尺寸笔记本电脑的标杆,同时也成为了其他厂商借鉴经验的对象。



2008年初,英特尔提出了NetBook概念,即采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无线上网设备,具备上网、收发邮件以及IM功能,可以流畅播放流媒体和音乐。华硕的Eee PC市场表现没有让英特尔失望,2008年出货量预计可达380万台,远远超过了当时惠普和苹果的笔记本出货量。Eee PC的成功,推动了上网本市场的发展,预计2009年全球上网本销量将从去年的1140万台增加至2200万台,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越来越多PC厂商的加入以及3G技术的成熟、普及,上网本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将更加宽广。


扩展资料

口袋互联网是互联网周刊作者武佳曾在2008年5月5日推出封面故事《迎接口袋互联网》,对上网本、MID、UMPC、智能手机等移动便携设备给予前瞻性概览与评析,是为“口袋互联网元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