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4 10: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普遍认为似鸟龙类是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偶尔吃些果子或昆虫,但缺乏化石证据支持这些推测。
2001年,马克·诺雷尔博士在两具气腔似鸡龙化石上发现了其嘴喙的组织构造,显示似鸡龙可能是滤食性动物,类似现生的鸭类。诺雷尔认为,没有牙齿的似鸟龙类可能从溪流或池塘的浅水处过滤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保罗·巴雷特博士通过长期研究,综合解剖学、埋葬学与古生态学等资料,对似鸟龙类的食性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似鸟龙类的角质喙与胃石显示其主要以植物为食,而非浮游生物或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
巴雷特博士首先从似鸟龙类的体型推测,它们的每日最低热量收支不可能靠浮游生物来维持。根据奥斯特罗姆教授提出的观点,巴雷特博士以雀形目动物的新陈代谢标准来衡量似鸟龙类,得出体重440公斤的似鸡龙每日至少需要43.57兆焦耳的热量,意味着需进食干重3.34公斤的食物。体重160公斤的似鸟龙则需进食干重1.65公斤的食物。因此,巴雷特博士认为,似鸟龙类是温血动物,其食性应以植物为主。
在恐龙家族里,兽脚类可算是恐龙中的大“家族”,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世,著名的始盗龙、异特龙、暴龙、窃蛋龙都是这个大家族的成员。它们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多长有利齿。目前,绝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相信,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