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8 21: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中提到,一个人若在天国的幻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最终只会找到自身的反映。这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它是尚未获得自身或已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反宗教的斗争,实质上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旧世界。宗教常被比喻为人民的鸦片,它麻痹人民,使人失去行动的力量。废除宗教,意味着要求人民追求现实幸福,让人不再抱有幻想,而是以理智思考,行动并建立现实。
批判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用于消灭敌人——自己的敌人。批判使人不抱幻想,增强行动力,实现现实幸福。对宗教的批判,最终归结为推翻不人道的关系,使人类成为最高本质的追求。
哲学与无产阶级紧密相连,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视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弗·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人们意识到,资本在钱柜中是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贸易自由导致垄断的恢复与私有制的消灭。英国被认为是“国民财富”最多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穷的民族。商业被认为是合法的欺诈,而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与家庭解体。
经济学将生产费用视为实际价值的体现,但忽略了物品效用的主观性。资本和劳动实质上是一体的,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土地占有者与资本家通过垄断、掠夺土地财富,导致了社会的不道德。贷款生息被视为不道德行为,但这一现象早已包含在私有制中。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但私有制将人与人隔离,导致了敌对状态与竞争。供给与需求永远不相适应,导致生产高烧状态,自然关系颠倒。资本与劳动的斗争使社会陷入困境,竞争使人类的不道德达到极点。
马尔萨斯的理论认为人口威胁生活资料,导致贫困和罪恶。英国通过“自由的”新济贫法,将贫穷宣布为犯罪,济贫所变为监狱。成年人能够生产出多于消费所需的东西,否则人类无法繁衍生存。关于富裕导致人口过剩并饥饿的理论是不可思议的。
私有制最终使劳动成为商品,劳动的生产和消灭仅依存于需求。资本和土地占有者的生活依赖于租金和利息,而工人仅能得到必需的生活资料。竞争导致发明的出现,科学被用来反对劳动,使劳动力增加,降低了对人的需求。自动走锭纺纱机的发明破坏了工人反抗资本的力量,降低了工人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