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种乔木茶和灌木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6 22: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6 16:57

中国茶树种类繁多,源自异花授粉和古老树种的自然演化。经过漫长历史,包括生殖和营养器官在内的多样性变异不断产生。我国茶树品种的丰富性,是历经世代繁衍、传播和人工选择的结果,早在晋代就有秦精在湖北采集大叶种茶树的记录。《茶经》等古代文献详述了茶树选种与品种特性,反映了古人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利用。

目前,已知的茶树地方品种和类型大约有五百多个,近二十年来新培育的品种也在增加。分布特征上,从西南至东北,茶树品种由乔木型逐渐变为灌木型,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云南、贵州等地区保留着古老的乔木性状,如云南大叶种和苦茶,因为林下种植和采收方式,形成独特的巨大株型。

按树型分类,乔木型占16%,小乔木型占10%,灌木型占74%;叶片大小上,特大大叶类占13%,大叶类占25%,中叶类占44%,小叶类占18%。不同类型的茶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南北方,如西南是乔木型茶的集中地,华南则是灌木型和小乔木型的广泛分布区。

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植物的发掘为研究茶树起源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资源。我国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为茶叶生产积累了宝贵财富,对世界茶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茶树品种的基本性状各异,全国范围内,灌木类型品种占多数,但小乔木和乔木类型品种也很丰富。西南和华南地区以乔木类型为主,如云南大叶种。乔木型茶树叶片大、分枝稀疏,适合红茶制作;灌木型则矮小密集,叶片小,适应性强,可制多种茶类。

小乔木类型介于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域适应性和茶类适应性。茶树品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早晚,这些特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采摘和品质。

茶树品种的分类依据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早晚三个主要特性。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以及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以及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这些分类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不同品种的特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