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8 1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治疗包括针对不同年龄和症状的多种方案。对于初生期的呆小病,治疗应尽早开始。初始采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5μg每8小时一次,同时配合L-甲状腺素钠(T4)25μg/d。随治疗进展,T4剂量逐渐增加至每天50μg,而T3剂量则逐渐减少至停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临床效果和血液指标,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对于9月至2岁的婴幼儿,每天需要50~150μgT4,根据骨骼生长情况调整甲状腺激素剂量。治疗需持续终身。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心悸、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失眠、烦躁、多汗等症状,应适当减少剂量或暂停治疗。
在成人粘液性水肿的治疗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显著。成人患者通常使用合成甲状腺激素或从动物甲状腺中获得的甲状腺蛋白。甲状腺片的应用较为普遍,初始剂量为每日15~30mg,最终剂量为120~240mg。治疗应根据症状改善、脉率及基础代谢率恢复正常情况调整剂量,通常维持在每日90~180mg。停药后症状常在1~3个月内复发。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心悸、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失眠、烦躁、多汗等症状,应及时减量或暂停服用。
在治疗过程中,考虑使用T4、T3或它们的混合制剂。T4和T3的混合制剂的优点是具有近似内生性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心脏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剂量递增可较快进行。使用T4和T3时需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针对伴有贫血的患者,应给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或肝制剂。治疗时还需注意胃酸水平,低者需补充。心脏症状患者在应用甲状腺制剂后,心脏体征及心电图改变等均可逐渐消失。在治疗粘液性水肿时,应谨慎使用胰岛素、镇静剂、麻醉剂,以防诱发昏迷。
对于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首先应选用快速作用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可采用静脉注射制剂、研细加水鼻饲或干甲状腺片等方法。同时,给予充分的氧气支持、保持气道通畅、保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感染、使用升压药、补给葡萄糖液及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后24小时左右,病情可能出现好转,一周后可逐渐恢复。但若24小时后病情未能逆转,多数情况下难以挽救。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系甲状腺激素合成 甲状腺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性疾病。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 女性甲减较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见上升。新生儿甲减发生率约为1/7000,青春期甲减发病率见降低,成年期后则见上升,甲减的病因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