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8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臭氧层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天然屏障,它主要位于平流层中。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释放的氯氟烃等有害气体,臭氧层正在遭受破坏。尤其是在地球的“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臭氧层的破坏尤为严重。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进入这里。而平流层的高度则受到对流层高度的影响,如赤道地区的对流层较高,青藏高原的对流层较低。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导致平流层也较低,使得氯氟烃更容易进入平流层,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们发现,2036年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了53℃,如果没有自动控温服,人类在户外活动仅1小时就会变成干尸。在水下,温度也有40℃,使得地球上几乎看不到生物,只有蟑螂在地面或墙上乱窜。
同时,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和自然环境,酸雨也变得更为严重。这场酸雨比硫酸更具腐蚀性,一旦被淋上,人的皮肤上就会出现深深的窟窿。即使有防酸雨的房子,这场雨下来,仍有不少人会惨死街头。
在月球基地,各国科学家们讨论了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最终得出地球已无法挽救,只能移居到别的星球。然而,目前地球对太空的开发还不太熟悉,最多只能使几千万人移居月球,这79亿人中的大多数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
在2036年的晚餐桌上,人们吃着人造大米、米猪肉、人造大白菜和人造水晶肘。食物基本上都是人类用细菌培育出来的,以适应这恶劣的环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人们不禁感慨,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未来或许真的会降临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