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第28卷第2期 2012年6月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J0URNAL 0F XINJIANG EDUCAT10N INSTITUTE Vo1.28.No.2 Jun..2012 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陈金凤 沙迪尔・努尔买买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文章阐述了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对双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 动双语教育发展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和田双语教育;现状;困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88(2012)02—0008—05 班”“内高班”、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学双语、用双 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 语的先进典型事例。 . 3.建设队伍,提升素质。 (一)基本情况 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新增教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田 师8000余名,其中双语教师占85%以上。二是 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教师培训政策,累计选派 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推进双语教 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克服语言环境差、办学条件简 陋、师资短缺、经费不足等困难,努力创造条件,推 动双语教育科学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地区共 有学前双语教师1506名,学前双语班1815个,在 1100余名在岗双语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培 训。三是积极争取对口支援省市区的支持和帮 助,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选派1000 余名教育管理干部和双语教师赴内地进行强化培 训。各对口支援省市区共选派495名优秀干部、 教学骨干到和田地区支教。四是在认真总结以往 双语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以“教师最需要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方 式”为着力点,改进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提高学 员学习兴趣,使学员学有所获,提高培训效果。五 是以民汉教师“结对子”的方式提高少数民族教 师双语教学能力。 园幼儿55467名,占5—6岁儿童总数的77.8%; 中小学双语班2418个,在校生88596名,占中小 学生总数的29.47%。中小学双语教师近7000 名,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0%。 (二)和田地区推进双语教育的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从地区到县(市)都成立了双语教育工作领 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核定人员编制,配强工作 人员,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定期议事制度和督导检 查制度等,切实加强对双语教育工作的领导。 4.加强指导,保证质量。 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自治区党委、人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讲师团和师生宣讲队的 作用,广泛宣传双语教学的重大意义以及“内初 [收稿日期]2012—05—15 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的 实施意见》文件,指导各县(市)双语教育健康发 展。二是通过设立研究课题、组织开展教学观摩、 [作者简介]陈金凤(1967一),男,四川富顺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助理(挂职),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副教授。研 究方向:教育学原理与双语教育;沙迪尔・努尔买买提(1955一),男(维吾尔族),和田墨玉人,和田师 范专科学校校长。 8 陈金凤 沙迪尔・努尔买买提: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学术交流、校本教研等活动,加强对学前、中小学 双语教学的指导。三是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 各学校均成立或完善了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制定 了双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双语教学 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四是在教师职 称评审、职务聘任、评先选优等方面,向双语教师 倾斜,鼓励教师自觉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三)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1.2010年和田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达 到77.8%,若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到 2012年底,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有望达到88%。 按此速度,能够顺利实现自治区制定的学前双语 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 2.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对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持 赞成态度。幼儿园园长、教师认为幼儿园有必要 开展双语教学,对当前推进幼儿双语教育的政策 表示赞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3.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愿意把孩子 送往双语幼儿园。因为双语幼儿园各方面条件都 不错,特别是在农忙的时候,孩子在幼儿园还可以 减轻他们的负担。 (四)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现状 1.限于和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现有师资条 件、学生资源与语言环境等因素,要实现自治区 2010—2020年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目标还 存在不少困难。 2.城乡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 向城镇聚集的倾向较为明显,城镇双语教育发展 与教育质量相对较好,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相对 薄弱 二、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 原因分析 (一)师资薄弱,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1.学前双语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 截至2011年,和田地区已建成205所双语幼 儿园,在园幼儿5.91万名,学前双语幼儿教师 1346名,部分县双语幼儿园双语教师与幼儿的比 例为1:40,乡镇双语幼儿园为1:50。根据幼儿 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合理的师幼比例应为1: 20,据此计算,目前全地区的学前双语教师尚缺 1609名。目前和田地区双语幼儿园师资严重短 缺,平均每班仅有一名教师兼任保育员、炊事员。 学前双语教师绝大多数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 多数人之所以选择学前双语教师职业仅仅出于就 业需要而非热爱幼教职业。 学前双语教育更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化程 度普遍偏低,不能满足学前双语教育的需要。部 分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既不懂得幼儿教育 的基本常识,也不具备基本技能,如唱歌、跳舞、绘 画、演奏乐器等,只能进行小学汉语教学,不能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原因:一是学前双语教育发展速度快,而疆内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跟不上。二是目前 和田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待遇不高,很难引进疆外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三是条件有限,无法大批派 出双语教师参加培训。 2.中小学双语师资短缺,无法满足目前双语 教育的需求。 和田地区现有专职教师2.3万人,40岁以下 的少数民族教师1.5万人,地区整体缺编5000多 人。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了实现与学前双语 教育的对接,中小学普遍存在师资短缺的压力。 学校在初期可以为双语班配备较好的教师,后期 就只能勉强凑齐双语班所需教师。 原因:一是和田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绝大 多数教师是维吾尔族,普遍汉语水平不高,培训 1~2年,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专业知识水 平、教学技能、综合素质提高有限,不能很好地胜 任双语教学任务。二是为了留下具有一定双语教 学能力的教师承担双语班的教学任务,部分学校 派出参训的教师汉语基础太差,培训后仍无法胜 任双语教学。三是中小学双语教师比普通班教师 辛苦,但待遇相同,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重“双语班”轻“普通班”的现象较为 普遍 大多数学校把最好的教师配备到双语班,把 精力主要放在双语班,忽视了普通班学生的教学 与管理,致使双语班与普通班发展不均衡。 民族基础教育是由双语班和普通班构成的一 个整体。目前和田地区70%的维吾尔族学生在 接受传统民语教育(普通班学生)。在推进双语 教育的进程中,如果忽视了普通班,仅仅抓住双语 q 第28卷第2期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2_fi-6月 班和“内初班”“内高班”,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就会 整体受到影响。 目前,新疆双语教育已经成为自上而下普遍 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自治区,从自治区到各地 (州),从各地(州)到各县(市),无不如此。只要 检查教育工作,双语教育就会成为检查的重点;只 要评估教育质量,大家的眼睛就会盯住双语教育。 无形之中,“普通班”的传统民语教育就受到了 冷落。 (三)缺乏推动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 在广大农牧区,农牧民家庭中大多使用维吾 尔语,汉语言环境极度缺乏,家长不能辅导孩子的 学习。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学生 一离开学校,就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汉语言环 境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 显性因素。 汉语言环境匮乏原因在于维吾尔族约占和田 地区总人口的97%,城镇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兼 用维汉双语,农村居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完全使用 维吾尔语进行交流。 (四)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普遍落后,制约 了双语教育快速发展 和田地区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普遍比较 落后,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帮助家里干农活。 在小学阶段学生辍学率相对较低,但进入初中,大 多数孩子可以进行劳动时,辍学率就升高了。绝 大多数学生家长缺乏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 运的观念,不支持孩子读书。他们认为让孩子学 会劳动技能,长大后能够养家糊口足矣。这也是 为什么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阶段辍学率高于小学 阶段的主要原因。 三、推动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策略 构想 (一)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教育质量的矛盾, 调控好双语教育发展速度 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修订政策以调控双语教育 发展速度,强化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中长期发 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性,淡化其指令性,尤其对于南 疆而言,特别是和田地区,应当允许其双语教育推 进速度适当慢于全疆平均水平。 】0 调研组在与中小学教师座谈时,教师们谈到 对于非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应当从小学三年级 开始比较合适。小学一、二年级学好母语,培养思 维能力,同时加强汉语课教学,有了语言基础和思 维能力后,再开展非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会 更好。 (二)积极解决双语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问题 1.大力提升学前双语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和田地区学前双语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普遍 偏低,应当采取措施提升学前双语师资队伍的专 业化水平,从而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提 升学前双语教育质量,为实现学前阶段与小学阶 段双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保障。可以优先考虑 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合格人才,以保证 其应有的专业化水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 道培训现有的学前双语教师,以提高其专业化 水平。 2.创新双语师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针对性 与实效性。 (1)适当延长脱产培训时间,切实提高民族 教师的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 (2)开展校本培训与岗位培训一是让受训教 师即学即用,及时强化巩固所学技能;二是较好地 解决了脱产培训所存在的工学矛盾问题;三是有 利于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 (3)重视双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双语教 学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双 语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因 此,在双语教师培训中,应当加强能够提高双语教 师综合素质的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 3.深化师范教育改革,提升师范生职业技能。 要从根本上解决双语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 关键还是要抓好为增量补充提供人力资源的师范 教育。应遵照教育部相关要求,结合新疆双语教 育的实际需要,切实抓好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 特别是要通过免费师范生教育实施委托与定向培 养,使南疆籍师范生能回到家乡施展才能。 (三)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改善双语教师待遇, 提升职业荣誉感 1.制订双语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目前结合新疆发展高质量双语教育的实际需 要,制订双语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重点是制订双语 陈金凤 沙迪尔・努尔买买提: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rOt-究 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资格认定可分等级)。对达 到要求的双语教师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新 疆双语教师队伍的质量及新疆双语教育的顺利 开展。 2.制订双语教师配套政策。 制订一系列与双语教师资格标准相配套的政 策,保障双语教师的合法权益。配套政策应当包 含以下内容: (1)教师参加双语培训,其培训费、交通费、 食宿费等全部免费,同时还应当发放培训补助。 培训补助的发放要与培训成绩相结合,奖惩并重, 有差别地发放。对成绩优异者,应当在发放培训 补助的基础上适当奖励;对成绩不合格者,则应取 消其培训补助,并要求参训者承担相应的培训 费用。 (2)对取得双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在工资晋 级、职称晋升、双语课时津贴等方面应有优惠政 策。双语教师的劳动比单语教师更复杂、更辛苦, 理当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从而起到稳定双语教 师队伍的作用。 (3)除业内关注外,还应当注重社会关怀,提 升双语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四)编写具有新疆双语教育特色的教材 鉴于目前和田地区在双语师资、生源素质、语 言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组织师范院校专家和 中小学骨干教师联合编写适合新疆区情、符合双 语教育要求的新型教材已是当务之急。编写时应 在内容上兼顾国际性、国家性与地方性;在难度上 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语言媒介上,小学1~2年级 可适当考虑民汉双语,高年级可逐渐过度到汉语 教学。 建议自治区双语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专题教 材研发小组,对中小学教材分学科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编写出具有新疆双语教育特色的新教材,为 提升双语教育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五)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 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 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 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师和教材 等要素确定之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决定了 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鉴于目前和田地区中小 学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必要加强对 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训与指导,提升其对双语教 学的认识水平,提高其创新教学模式的能力。应 当以系统论、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紧扣双语教 学本质,围绕双语教学目标,努力探索、创新双语 教学模式 ,才能确保双语教学质量。 (六)优化语言环境,助推双语教育又好又快 发展 由于和田地区汉语言环境匮乏,使得优化校 园语言环境成为推进双语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因 条件不同,对于城镇和农村学校要分类进行。对 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可采用民汉合校以改善语 言环境;对农村中小学而言,由于学生家庭极度缺 乏汉语言环境,建议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人 为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可先行试点,如果效果显 著,可大力推广。 (七)双语班与普通班齐抓共管,实现少数民 族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双语班和普 通班要同等重视,特别是要调整办学质量评价机 制,既要关注双语班又不能忽视了普通班,要看到 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学校层面应当统筹兼顾地 利用好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地办好双语班与普通 班,确保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八)师范院校、双语教育研究机构应积极建 立与幼儿园、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双 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应当借鉴内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双语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 者深入教学一线,与幼儿园、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 关系,携手开展教育改革课题研究,实施校本培 训,研究分析教材问题及对策,以推进双语教育的 改革和发展。 (九)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观念,实现双语 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有机融合 推进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 质量,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站在同一起跑 线上,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倡导多 元文化整合教育观念,反对语言民族主义与语言 融合主义,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其文化与习俗,相 互借鉴其优秀传统文化,由文明的冲突走向文明 的融合生长,以培养造就“民汉兼通”的双语双文 11 第28卷第2期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月 化人为目标,有机融合双语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实 现二者同向同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此,既 [3]陈世明.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 [M].民族出版社,2010年. [4]余强.双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 育出版社,2002年. 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又能促进民族团 结,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5]滕星.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 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1998,(04). [6]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 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04). [7]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 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O1). [8]李儒忠.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历史进程综述 [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①张泰琦.新疆和田地区民族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 分析和政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 ②李儒忠,何向红.新疆双语教育研究文集(上)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参考文献: [9]祁伟.新疆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类型探析[J].新疆 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10]赵新居.新疆和田地区民族教育成就及问题分 [1]科林・贝克.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 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儒忠,何向红.新疆双语教育研究文集(上) 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3,(05).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The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olu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otan District Chen Jin—feng,Sadier・Nulmamat (Hotan Teachers College,Hotan 848000,Xinji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of Hotan distirct,and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Solutions as to how to deal with those problems are also provided. Key words:Bilingual Education in Hotan district;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solution [责任编辑:宋雨哲]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