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审美观念与工业设计

审美观念与工业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第14卷第1期 Vol14No.1 潍坊学院学报 Joumal ofWeifang University 2014年2月 Feb.2014 审美观念与工业设计 张子涵刘海英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哈尔滨 150080) 工业设计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现,是将隐性的文化思 维审美观念与客观事物的人工的结合。能够把握住审美观 念的走向也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成功设计的一半。 审美观念有情感化和个性化特征,因此审美观念表现 出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但是,由于审美观念与社会、政 治、道德、经济及哲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就成为某一 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审美要求。群体审美要求的存在, 美的创造者与评判者就能在较大范围与规模内进行美的 创造,这就在实际上促成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某一地区与 某民族特定美学风格的形成。 审美观念具有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由于时代、民族、 性格、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及职业等差异的存在,导致了 审美个体在审美判断上的差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 程中,慎重地处理设计师本身与消费者在审美观念上的差 异问题:设计师过于超前的审美观念,可能会设计出让众 人无法理解甚至不屑一顾的作品;而完全迁就消费者,又 将导致设计的失败与放弃提升民族审美情操的责任。工业 设计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 衡点,既能反映某一群体的审美观念,又不放弃设计师的 社会责任。 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深深影响人们对于美丑的评 价标准,所以文化对审观念的影响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东方人比较注重整体性,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个体性。比 如从典型的东方国家中国来看,‘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 体现了这一点,在诸多古代园林和皇家建筑中就体现了自 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亦或者日本的枯山水等也能体现出人 对自然的向往和融合。而西方,诸多的欧美国家则是注重 个性的美,局部与个体的重要性,如英国罗浮宫前的金字 塔形的入口建筑,独一无二的造型被广泛接受和称赞。另 外,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差异, 东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农耕的历史,东方人在表达上 比较谦和内敛;西方人则更喜欢热情与外放的表达方式。 这一切文化和审美的差异也就在工业设计中有了直接或 间接地体现。 英国的地理位置相对孤立,也就形成了英国不同于其 他国家的思维。骑士精神、绅士品格、悠久的贵族传统和历 史,严格和严谨的礼仪文化,导致英国人的审美倾向比较 正统保守并且理陛,这对英国的工业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 影响。由于制造业的落后,英国工业设计没有特别长足的 ・118・ 发展,现今英国比较出色的工业设计师都是家具方面的设 计师,英国工业设计的特点比较偏向于反对国际主义,反 米斯。相较于英国,德国的工业设计就增添了几分学术和 政治色彩。历史上每一次设计的改良都是伴随着改良思潮 而进行的,就像一场革命一样。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 “万国博览会”造成的很长一段时间的设计思潮都没有很 好地探索出技术与设计的和谐统一的途径和方法,直到一 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 质上的改观,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 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 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 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它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 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理念和具 体的方法。德国历史上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曾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诗人、音乐家和艺术家,时至今日德国仍离 不开文学与艺术,他们把美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艺术和 美都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热情,他们尊崇传统,钟爱黑白两 色,注重干净和整洁。其现代工业设计的特点最多流露出 来的是庄重的造型和色彩、简洁的外观、流畅的线条和实 用的功能,这也是传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结果。 能将传统与现代很好结合的还有处在亚洲的岛国日 本。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和审美特 色。含蓄、谦和、低调被日本人认为是一种美德,优雅、沉 静、空灵的美与实用性相结合是日本人对于美的解读。日 本这种传统的美学观对于现代日本的工业设计是有着深 刻影响的。首先是极简却精巧的设计风格,追求自然淳朴 的产品形象;朴素低调的色彩,追求与自然色彩的融合;力 求实用、节约。日本资源匮乏,也就造成日本在工业设计方 面追求‘小’,试图在有限的空间上最大化产品的实用功 能。由于这些特点,加之日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而使 日本的工业设计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较之日本,中 国的工业设计虽然起步晚,但却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中国 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许多璀璨的文化瑰宝,这对工 业设计都有着非常好的启发作用。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的人 文、理性、乐观、人世的精神,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的审 美态度,都应该作为我们工业设计者坚守的准则,作为年 轻一代,应该肩负起中国工业设计崛起的责任,把中国的 文化带向全世界。 责任编辑:徐隆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