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舅、斩”等生字,掌握多音字“传、着、卷”;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正确书写“舅、津”等生字和“舅父、津津有味”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津津有味、豪杰”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欣赏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懂得读书的好处,力争做到“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重点
1.会认“舅、斩”等生字,会写“舅、津”等生字和“舅父、津津有味”等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欣赏文章朴实无华的语言,懂得读书的好处,力争做到“多读书,读好书”。 检测指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课件出示名言)那么古人对读书又有什么看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二、细读课文,深入把握。(出示课件10) 1.默读课文,思考: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 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 板书:有志 有识 有恒
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生总结,汇报
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出示课件11) 师加以引导,生汇报
板书: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出示课件12)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三、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畅所欲言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五、作业 背诵这三篇文章
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篇文章的意思
板书
经历十二三岁:读《红楼梦》读书开卷
有益收获快乐忆读书 其乐读书体会明白道理益处多多无穷提高能力提出希望——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七岁:读《三国演义》等酷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