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来源:乌哈旅游
・140・ 可南外科学杂志2014年5月第20卷第3期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4,Vo1.20,No.3 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右手持针翼与皮肤呈45~60。进针 J。回 开绷紧皮肤的左手,易导致皮肤及皮下血管向被绷紧的反方向 血后,将留置针贴着患者皮肤再进1—2 mm,以确保外套管进入 患者静脉血管内。 回缩,从而使留置针滑出血管,导致一次性穿刺失败。且因松弛 的皮肤与血管对留置针阻力较大,送外套管困难。而观察组留 置针送管的特点在于左手松开之前先用右手中指向下绷紧皮 肤,这样就保持了在整个送管过程中,皮肤一直保持被绷紧的状 态,从而也减少了皮肤与血管对留置针阻力,送外套管相对容 1.2.1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即松开左手,右手拇指和食指固 定针芯,同时,用左手将外套管沿血管走形缓慢向前推进至合适 的长度,推出针芯,确定输液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 1.2.2观察组保持右手拇指食指固定针芯,同时,右手中指 易,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采用改进后的留置针穿刺技术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 率,减少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减轻了老年 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压力。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心理压力, 向下绷紧皮肤,然后松开左手,并用左手将外套管沿血管走形缓 慢向前推进至合适的长度,推出针芯,确定输液通畅后,用3M透 明敷贴,常规固定。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应用 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投人到对病情观察和充分了解患者的 心理需求上,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打下 良好的基础。 4参考文献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共进行留置针穿刺164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82.92%,观察组共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155次,一次性穿刺成 功率为9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1。 [1]张雪.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 (6):1 462. [2]覃丽锦.周围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 [例数(%)] 2010,31(2):207. 表1两种穿刺方法一次性成功率的比较[3]刘莉,王子迎,吴勇娟.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 [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20—121. [4]雷玉,王文霞,雷洁,等.外置静脉留置针患者系统健康教 育效果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124—125. [5]熊义豪,刘琳.进针角度对静脉穿刺相关因素的影响[J]. 3讨论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3):329. 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 [6]王孝琴.手术病例大号静脉留置针进针角度的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 128—1 130. (收稿2014—03—03) 析原因为: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血管 易滑动,对照组在留置针贴着患者皮肤再进1—2 mm后,立即松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刘雅玲梁婉 河南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450000 【关键词】化疗;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991(2014)03—0140—03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 用于DNA结构,影响核酸合成;作用于核酸转录、作用于微管蛋 发病,而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化疗药物可以 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分 化、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抗肿瘤药 物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使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生 白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品种繁多的化疗药品广泛用于临 床,且大多数都具有细胞毒剂,对人体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均 有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 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人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 活质量得以提高。但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 对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的损害尤为严重。大量化疗药物不但使 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也对配制化疗药物的护士造成了潜在 职业危害。国外研究证实…,操作者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可 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道吸人和经口吞食3种途径而受到低 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应用中大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治疗剂量和 示 ],用生物检测方法在职业接触药物护士的尿液中可检测出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5一氟尿嘧啶及铂类。 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有的甚至没有明显的界限。研究结果显 1.1 职业危害的主要表现 (1)骨髓的抑制:绝大多数抗肿瘤 剂量药物的影响,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 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为进一步了解化疗防护现状,探讨防 护对策,现行文献综述如下。 1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抗肿瘤药物尤其是细胞毒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毒理作用:作 药物都有骨髓抑制的毒性反应。临床常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 吉西他滨、丝裂霉素、阿霉素、铂类等均有中、重度抑制骨髓的副 作用,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白细胞明显下降,随机体蓄积剂量 的增加,也会影响到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变化。近 阿南外科学杂志2014年5月第20卷第3期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4,Vo1.20,No.3 ・141・ 42%的护士出现外周白细胞下降,33%有外周血小板降低。同 管理方面,我国职业防护理人员上岗前未经过肿瘤专科学习,特 别是对化疗药物防护的学习,加之现在年轻护士较多,轮转较 时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亡率明显高于无化疗药物接触史 者 -5 3。(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会导致心 肌炎、易失眠、免疫系统受损,如出现疲惫乏力、易患感冒、抵抗 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护士在肿瘤科工作时间越长,接触化 疗药物就越多,中毒症状就会越重,很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 , 提前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如脱发、睡眠质量不佳,月经紊乱 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增加。(3)脱发:脱发是抗肿瘤药物对皮肤的 毒性反应,毛囊上皮生长迅速,对化疗药物敏感常见于葸环类、 紫杉类、鬼臼类及烷化剂等。随着接触药物种类和计量的增加, 快,专科理论及培训知识不足,对肿瘤药物的毒性认识不深刻。 多年工作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职业防护缺乏规范的制度和防 护措施。大部分从事肿瘤专科的护经验护士按惯性思维,专科 知识缺乏,对自身防护意识不足。调查26所护士院校均未设置 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加上我国传统的医疗护理教育中 过分强调“为患者服务不能怕脏”的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给 护士造成“注重自我防护是怕脏、怕累、不敬业”的错觉。江会 等 调查显示,约60%的护生在校学过化疗药物的使用和防护 脱发更加明显。何志慧 等人调查随着在化疗科工作时间的延 长,接触化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脱发发生较 明显。(4)对生殖细胞的影响:由于护士在配药和给药时与化疗 药物的频繁接触,会因化疗药物的积蓄作用产生远期影响。护 士孕前和孕期接触抗癌药物,对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 不良影响。可使自然流产率增高,致癌致畸致突变。调查发现, 肿瘤科护士尿液中可检测到此类药物的代谢产物 。 1.2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 (1)化疗药物配制过程:①准备过 程:针剂安瓿瓶破碎、稀释时的振荡、稀释瓶内压力太大和排气 时的药液喷洒,这些均可能导致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② 配制过程: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衔接不紧、输液时从输 液管衔接处外溢的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③终末处置过程:药 物空瓶或剩余药物处理不当,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2) 直接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呕吐物、 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浓度的抗癌药物,其污染被服后处理不当, 也可能使护士接触到抗癌药物,从而危害护士的健康。(3)通风 设备不齐全:化疗药物配制时无专门的生物安全柜,无良好的通 风设备,使治疗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毒性微粒弥散到其它 房间 。 2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现状 2.1 管理落后和管理力度及设备不够我国由于肿瘤专科起 步晚,尚无完善的有关化疗防护制度。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化 疗药物使用管理模式是科学的集中式管理,既能保证配制药液 的质量,节省人力和设备,也最大限度限制了化疗药物的接触人 群和空间。因此,国际几大权威机构为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 员制定配制所有化疗药物需在垂直气流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内进行的规定,以提供既保证操作区域的洁 净度,又避免操作人员受伤害的双方面保护 J。我国仅有少数 医院采用了集中式管理模式,设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或配制室, 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分散管理模式,分散式管 理扩大了化疗药物的接触人群和空间,从而增加了病区护士职 业暴露的危害性 J。在我国,各级医院对化疗药物对工作人员 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防护条件差,没有专门的化疗药物 配置间。陶红兵 等调查167所医院中仅有8家医院(占 4.79%)采用了集中式管理,设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或配置室, 其余159家(占95.21%)均没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由专人负责 的集中管理模式;仅12.15%的医院使用全封闭式输液系统。 167所医院中105所没有为护士的化疗操作准备任何防护设施, 40所医院准备了不具备防护功能的超洁净台。 2.2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在肿瘤护理 方法,但对如何正确使用化疗药物的知识掌握远远不够,仅有 13.33%~33.33%的护生掌握抽吸药物时注射器的最大抽吸 量,35.29%~54.17%的护生掌握配制化疗药物正确的排气方 法,44.12%~58.33%的护生掌握不慎接触化疗药物时的正确 处理方法。根据朱晓红等 叫对北京5家综合医院140名临床护 士调查表明,72.5%的护士未经过化疗药物防护培训,17%的护 士上学曾学过,12%的护士曾自学过。 2.3使用防护用具不规范 毛秀英 等对167家医院的调查 结果表明:护士在化疗操作中戴手套的占81.43%,但正确戴手 套率仅为9.58%。许多护士知道要戴手套,但不知如何戴。乳 胶手套防渗透功能差,而聚乙烯手套具有防渗透功能,但由于聚 乙烯手套比较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且不易于精细操作。 建议在聚乙烯手套外再套一层乳胶手套。 2.4化疗废弃物处理不当 毛秀英 等对167家医院的调查 结果表明:仅有31家医院使用符合要求的带盖容器收集废弃 物,占18.56%。136家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敞口容器,其中45家 仅用很薄的普通塑料袋作为收集容器。 3职业危害的防护 3.1 加强岗位知识培训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 要切实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加强化疗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对化疗护士进行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用 药原则及防护知识岗前培训。对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进 行专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深刻了解化疗药物毒性作用及对 人体危害,并制定防护措施。利用护理教学查房及专科讲座,介 绍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防护原则,化疗药物潜在的职业危害和 防护措施,化疗废弃物规范处理流程管理等。 3.2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为了更加有效维护医护人员的 安全和健康,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由专业技 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 药混合调配。实施科学的集中式管理模式,避免了病区在开发 环境下配制化疗药物时对药物本身的质量以及工作环境的影 响,同时能有效地防护职业暴露。 3.3 规范操作规程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装排 风装置设备,保证空气的流通。配制化疗药物前后应严格洗手。 (1)操作前准备:提前启动生物安全柜循环风机,操作台面应覆 盖一次性防护垫,吸附溅出的药物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操 作完毕后及时更换。工作人员穿防护服、戴一次性口罩、帽子、 配制目镜(有条件的戴面罩)、内戴聚氯乙烯手套、外套无粉乳胶 手套。操作时手套遭到污染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每隔60 rain 更换一次。(2)操作中注意事项:操作时严格固定针筒上可活动 ・142・ 2014年5月第20卷第3期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May.2014,Vo1.20。No.3 部件,防止针栓等同针分离,以免药液外溅。选择大小合适的针 头和针筒,所抽得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的3/4,防止药液溢出,注 入时应缓慢推注。安瓿在打开前应轻轻敲击其颈部和顶部,以 4小结 总之,护士职业性危害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 注,特别是肿瘤专科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抗肿瘤药物,容易造成 职业危害。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肿瘤护理专业的 进步。加强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需要各有关部门的 保证没有药液或粉末留于该处。打开安瓿瓶时要用一块灭菌的 纱布包绕着安瓿颈。溶解药物时,应将溶媒沿安瓿壁慢慢地加 入,避免药物粉末的散出。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 高度重视。同时,护士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探讨更 适合自我的防护方法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做为专业护理人 员在护理好患者的同时,还要保持强烈的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操 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中,抽取药液后 的空安瓿瓶要放人单独的防漏刺容器内,以防毒液流失和挥发。 进针西林瓶时应与针筒成45度角,针尖斜面向上,稍用力进针。 一作规程,在现有条件下从预防着手,增强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职 业危害性,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以确保护士的人身安全,促进 护理队伍的稳定,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5参考文献 旦针头穿过橡皮塞后应立即使针头和针筒呈垂直状态。若针 筒中还有空气,可分次逐渐注入西林瓶中,并每次回抽针筒活 塞。不要一次性注入,以防西林瓶内产生过大压力,产生药物气 雾。如果药液溢到台面或地面上,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清水冲 [1]张毅,胡雁.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护[J].现 代临床护理,2006,5(4):81—83. 洗,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静脉给药时应戴手套,操作时应确保 注射器与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管 口溢出。静脉冲药时应从滴药管内缓慢冲入,防止药液外溢。 如不小心将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3)操作后注意事项:配药完毕后,戴聚氯乙烯手套用 [2]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现状的 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09—812. [3]华吉娜.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及职业防护[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98—99. 水冲洗或擦洗操作台台面,75%乙醇擦拭操作台表面,脱去手套 后用肥皂水及流动水彻底洗手。 3.4化疗药物废弃物的处理按照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 规定,医疗废弃物必须集中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统一处理。 为防止化疗药蒸发污染室内空气,凡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 [4]沈艳.肿瘤科病人化疗时护士的职业防护[J].中国社区 医师,2011,18(13):2 419 [5]江会,李武平,付菊芳,等.不同学历护生对抗肿瘤药物防 护的认知和依从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1 —3. 及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和药瓶等所有用物装入密封的塑 料袋中,必须放置在防渗漏带盖有标识的“化疗专用容器”中,统 一[6]段红英,李红梅,李振苏.护士化疗职业危害及防护[J].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11):6. 进行焚烧处理。护士用过的防护衣裤需经高温处理,及时 [7]何志慧,丁爱国.护士职业暴露现状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8):1 798—1 799. [8]李晓红,潘淑琴.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9):3 115—3 116. [9]陶红兵,陈茂盛,方鹏骞,等.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影响因 素及防护[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5):389—393. [1O]朱晓红,孙春丽,杨荤.护士化疗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 更换。 3.5增强体质,定期体检工作人员平时注意加强锻炼身体, 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超负荷工作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 好的心理素质,调动自身积极的免疫机制,以确保身体维持在良 好的健康状态。重视个人保健,根据有关法规,为相关工作人员 建立健康档案,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及免疫 功能等,了解健康状况。孕期或哺乳期护士应暂时脱离接触化 疗药物的环境。 现代护理,2004,10(9):815. (收稿2014--03—01) 高龄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王 晓 河南桐柏县人民医院桐柏474750 【摘要l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将300例高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80例并发切口感染,总 80例患者中,引流管堵塞17例(21.25%),恶性肿瘤15例(18.75%),70岁以上的 高龄患 结术后感染因素,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患者30(37.55%),慢性疾病11例(13.75%),其他7例(8.75%)。经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更换敷料后,均或二期愈合。结论效减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 者手术切口感染与引流管堵塞、恶性肿瘤、年龄过高以及合并有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控制并发症、规范操作、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 【关键词】 高龄患者;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991(2014)03—0142—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El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外科高 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高龄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亦明显高于 青壮年,在术后并发症中,切口感染较为常见,会影响患者的住 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探讨患者切1:3感染的影响因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