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来源:乌哈旅游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现阶段的育人难题是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英语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呢?本文从近年来在教育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思维导图入手,来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时代的进步要求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发展的大方向,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效益,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其应用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必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沟通交流能力。教学中对英语的“工具性”要求高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但是却弱化了学生美学欣赏和探究、推理、判断等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联系等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进一步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等。

二、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感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小学生对整体的把握不够,不能很好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学习的内容,如果在单元开始前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在每一个模块中使用思维导图呈现学习的小点学生会更加清晰学习方向。因为思维导图的线条和分支模型特别形象,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另外,小学生对颜色的感知更强,在选用或者制作思维导图是可以将不同的模块用同一类型和颜色进行标记,帮助学生形成形象记忆,更利于学生找到侧重点,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利于学生发展思考、辨认、分析等思维品质。

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内容为例,可以先以思维导图形式给学生展示整本书的大致设计,让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大致了解,再以《Hello》为例,依次向学生展示Let’s talk、Let’s play、Let’s learn、Let’s chant、Let’s sing、Let’s find out几部分的内容(如图一),如果条件允许,能实现点击功能,还可以设计许多点击出现或者收起等,先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好奇,形成以思维为主线的思考方式,发掘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创造力。

图一

(二)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1、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学生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学生主动开口表达远比教师带动强的多,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生长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说,尽量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以思维导图为例,引导学生说出同一语境中的内容,发挥学生语言天分,再让学生根据自己表达的内容,自己完善或者继续深化;其次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思维导图上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找出不同或相同,将知识内化到自身。

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但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中找到的内容或者关键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来,加上不同的颜色和注记,再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最后将所有的内容用一条线串联起来,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文章大意,长期以往的锻炼,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就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再经过一些训练,高层次的学生也能脱离图纸的思维导图,直接再脑海里进行创作。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后,在一定基础上也能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稍加引导。在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辅助进行阅读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断能力后,引导学生将这种思维运用到英语写作中,根据题意,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先写在纸上,或者用不一样的标记表示在纸上,再想一些连接词,将这些零碎的片段串联起来,经过不断的修饰,形成一篇有创造力的写作内容,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导图的训练,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英语学习思维,这时候的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更高层次上,可以变化思维导图的形式,用不同的思维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如展示事物的某几个特征,请学生对比他们之间的异同,并根据得出的结果举例更多特征。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Colour》这一单元为例,在讲解颜色时,可以列举几种颜色,并请学生发挥想象,寻找带有这些颜色的事物(如学生基础较差可以列举几个选项),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并举例其他存在的颜色,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逆向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作学习。

1. 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

前面提到的思维导图都是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应用,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更多的创造,当学生已经能熟练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多”的创作时,就可以进行逆向思维的发展。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内容不断简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模块的知识点总结,然后将同一单元的不同模块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最后将整个一册的内容总结在一起,这样将有利于学生进行整体与部分的切换。

三、小结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但是也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实践性,文化育人与思维发展并重,在当今交流中的应用也依然广泛。要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有诸多方法可循,而思维导图的应用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思维图示”为核心的思维工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学无定法,教无定法,但也得有法可循,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参考,根据不同的学生

情况、教学经验等创造性的使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玉华. 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系统思维[J]. 小学时代,2020(20):21-22.

[2]欧阳亦歆.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J]. 小学教学研究,2020(18):37-39.

[3]尚小荷.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故事板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李欣.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研究[D].喀什大学,2020.

[5]陈雯.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8,41(02):35-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