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化学中考复习试卷

来源:乌哈旅游


九年级化学阶段质量分析与反馈2013010

卷面分值:150分

一、选择

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卷时间:150分钟

A、对着干燥的玻璃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葡萄酿成酒 片呼气 1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D、研碎胆矾

A.

C. D.

13.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4.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B.

15.鉴别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

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将气体分别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C、分别观察三瓶气体的颜色 D、分别闻三瓶气体的味道 1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A.第二周期,第ⅠA族 B.第二周期,第ⅤA族 C.第三周期,第ⅣA族 D.第三周期,第ⅤA族

17.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

第1页

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19.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药品、砝码放颠倒称得的结果是13.5g(1g以下用游码),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13.5g B、13.0g C、12.5g D、12.0g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21.(7分)㈠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 (2)钠离子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4)氢元素___▲_。 ㈡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卡通图,填空:

22.(2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氯酸钾 ②清新的空气 ③液氧 ④冰水混合物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填写编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 ▲ ; (2)属于纯净物的有: ▲ 。 23.㈠(4分)如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 ▲ 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 ▲ 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 ▲ 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 ▲ 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㈡(2分)完成下列化学基本操作。 (1)下列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填名称) A、 B、 C、

(2)下列装置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填序号) 第2页

24.(6分)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的左端内有空气,右端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厘米处.实验开始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水与生石灰反应能产生大量热使白磷燃烧)。则:

(1)白磷燃烧能放出热量,并且产生大量的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2)磷燃烧时活塞先向 ▲ (填“左或右”)移动,后向 ▲ 移动,这是因为 ▲ 。 (3)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 厘米处。 25.㈠(8分)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 ;③ ▲ 。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 (填a、b或c)。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 ▲ ;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 。 (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a、b、c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 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㈡(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以下探究: 加热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锰+盐酸(浓) 氯化锰+水+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②过氧化氢溶液为无色液体,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放出极少量氧气,在加热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快速分解出氧气。 【设计实验】在常温下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段时间能看到缓慢放出极少量气泡。加入4g二氧化锰粉末后,看到迅速放出大量气泡。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4g。 【分析与结论】 (1)分析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根据二氧化锰能 ▲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 第3页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小强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2)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小刚认为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他联系所查资料补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滤渣仍为二氧化锰 取实验后的滤渣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 ▲ 浓盐酸并加热 小刚的实验说明,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的 ▲ 不变。综合小强的分析和实验可以确定,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在实验中,取用二氧化锰粉末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二氧化锰在上述反应中分别作催化剂或反应物,它在某些反应中还可能是生成物,请写出一个它是生成物的文字表达式: ▲ 。 26.⑴(2分)已知一种碳-12原子的原子质量为M,现有甲、乙两种原子,其中甲与该碳原子的原子原子比为A︰B,甲、乙两种原子的原子质量之比为C︰D,求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提示:用M、A、B、C、D的代数式表示乙的相对原子质量)

▲▲▲

⑵(2分)将27.6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测知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1)剩余固体的质量;(2)所得氧气的质量。

▲▲▲

第4页

初三化学质量分析答案201310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1 C 12 B 13 D 14 D 15 A 16 D 17 D 18 B 19 D 20 C 二、填空题。

21、㈠(1)2N (2)Na+ (3)O (4)H

㈡21% 氮气 0.03% 22、(1)②⑤⑥ (2)①③④

23、㈠(1) a (2)b (3)a 气泡的快慢

㈡(1)试管 (2)D

24、(1)白烟 文字表达式略

(2)右 左 反应放热,气体膨胀,活塞向右,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活塞向左 (3)4

25、㈠(1)①试管③集气瓶 (2) ab (3)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防止气体从下端管口逸出 (4)一有气泡就立即收集 (5)c

㈡ (1)改变 质量 (2) 滤渣逐渐溶解,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同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化学性质 (3) 药匙 文字表达式略 26、(1)12AD/BC

⑵(1)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g;(2)所得氧气的质量为9.6g。

第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