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滕王阁序 试卷

2.滕王阁序 试卷

来源:乌哈旅游
滕王阁序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A卷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翼轸(zhěn) 襜帷(chān) 鹤汀(tīnɡ) 睇眄(miǎn) 捧袂(mèi) B.瓯越(ōu) 潦水(liǎo) 东隅(yú) 簪笏(zhān) 桑梓(zǐ) C.台隍(huán) 舸舰(ɡě) 凫渚(zhǔ) 帝阍(hūn) 叨陪(tāo)

D.懿范(yì) 彭蠡(nǐ) 盛筵(yán) 多舛(chuǎn) 遄飞(chu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阮籍猖狂 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俨骖騑于上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时维九月 维:句中语气词 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的 C.披绣闼,俯雕甍 披:披着 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穷且益坚 且焉置土石 B.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甚矣,汝之不惠 C.奉宣室以何年 处涸辙以犹欢 D.控蛮荆而引瓯越 襟三江而带五湖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窜梁鸿于海曲 屈贾谊于长沙

B.徐孺下陈蕃之榻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襟三江而带五湖 目吴会于云间

D.宾主尽东南之美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的王勃,字子安,与同时代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序》与我们学过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都是用骈文写成的赠序。 C.《滕王阁序》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积极进取的复杂感情。

D.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3分)

A.文章②③段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笔法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两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直抒内心深层的伤感。 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实写作者远望长安、吴会的情景,运用双关的说法,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D.④⑤段写宴会的盛况,既有悲伤的人生感叹,又有乐观的壮志不易的感慨。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B卷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光射牛斗之墟 墟:域,所在之处。 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D.所赖君子见机 机:机会。

2.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③川泽纡其骇瞩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宾主尽东南之美 ⑥徐孺下陈蕃之榻 ⑦目吴会于云间 ⑧窜梁鸿于海曲

A.①/②/③④⑧/⑥/⑤/⑦ B.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D.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二、阅读理解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访:访寻。 B.穷岛屿之萦回 穷:极尽。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彩:色彩。 D.地势极而南溟深 极:偏远。

4.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属于描写美好秋景的一项是( )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爽籁发而清风生 ⑤天柱高而北辰远 ⑥秋水共长天一色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的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翻译(9分)

(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2)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C卷 游石门诗序 【东晋】慧远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振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况进;虽乘铖履石,并以所悦为安。即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围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及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灌,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中国古籍全录•历代游记选》)

1.对下列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虽庐山之一隅隅:角落 C.闲邃笃其情耶笃:沉重

2.对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 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B.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B.而开涂况进涂:道路 D.宇宙虽遐,古今一契遐:久远

C.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D.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介绍了石门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说明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接着记述了游历的过程,描绘了石门景色的奇丽多变,写出了眺览的乐趣。

B.文中有“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及“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的字样,由此可以得知,这次庐山之行人数众多,而且大家游山玩水,吟诗唱和。

C.文章后面两段由写景转为思考自然给人的启示。在慧远看来,自然山水会因为游者的感情而增添情致,那些幽隐之人神秘的感悟,通达永恒事物的至深之情,都是眼前美丽的山水赐给的禅趣。 D.本文文辞优美,句子骈偶,末段阐发佛教思想,带有晋代特有的玄学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勃属文:写文章。属,连缀。 ..B语益奇:更加奇特。 ..C乃矍然曰:惊惶的样子。 ..D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夸赞宾客。 ..5、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