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及出路

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及出路

来源:乌哈旅游
理论纵横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4年第13卷第2-4期

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及出路

钱媛 李娇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欧元区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为长期性的高失业率所困扰。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欧元区失业率屡创新高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状况和造成高失业率的原因,得出了造成欧元区失业最关键的问题是结构性失业问题,而结构性失业是欧元区经济受到的历次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本文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欧元区;经济冲击;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刚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4)04-0110-05

The Cause and the Out Way of Chronic High

Unemployment in the Euro Zone

Qianyuan Lijiao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Shanxi Taiyuan)

Abstract:Euro zone countries have been plagued by high unemployment since 1970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uropean debt crisis ,the euro zone's unemployment rate reached new highs and appeared some new features.This article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alyzes the unemployment conditions and the cause of the high unemploy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is the main canse of the high unemployment. And the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is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repeated impact for Euro zone’s economic and rigid labor markets. Finall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which should be taken.Keywords:The euro zone; The economic impact;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Labor market rigidity

一、引言

近年来,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已成为长期困扰欧元区的一个“社会癌症”。它既严重影响欧元区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国家经济表现普遍低迷。这一点不仅可以从欧元区偏低的GDP增长率甚至负增长可以看出,还可以从欧元区普遍高的失业率看出端倪。加之2010年欧债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欧元区的经济陷入了持续衰退,失业率屡创新高。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初欧元区失业率约为7.5%,2009年4月失业率上升至

9.2%,2010年2月失业率达到10%,2011年10月失业率约为10.3%,2012年12月失业率达到11.7%,2013年3月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2.1%,2014年1月失业率为12%。

失业是当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同时又事关一国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发展。在欧元区,持续上升的失业率己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对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分析及出路研究,显得更加紧迫。因而研究欧元区国家的失业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二、欧元区国家失业情况概述

作者简介:钱 媛(1992- ),女,山东潍坊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 娇(1990- ),女,山西阳泉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欧元区国家的总体高失业况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遭受多次宏观经济冲击后,失业率不断地上升,且屡创新高。从欧元区各国的状况看,失业具有一定的国家分布不均衡现象。

– 110 –

钱媛,等: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及出路

(一)欧元区总体失业率的演变过程

1、1970年中期至1999年末:失业率开始逐步大幅度攀升

在20世纪60-70年代,欧元区各国失业率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平均失业率都在2.5%以下,1970年欧元区国家的平均失业率为2.4%。受石油危机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失业率逐步大幅度攀升,到80年代欧元区平均失业率为9.2%,而进入90年代以后,欧元区国家的平均失业率上升至11.1%,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这一水平。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理论纵横

失业率呈直线上升趋势,2011年10月失业率约为10.3%,2012年12月失业率达到11.7%,2013年3月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2.1%,2014年1月失业率为12%。

欧元区经济衰退推高了欧元区的失业率。欧元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不仅表明欧洲人生活状况正在逐渐地恶化,同时也预示欧元区的经济发展难有起色[2]。

(二)欧元区各国失业率高低有别

在欧元区17国中,各国的失业率状况不同,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失业状况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失业率总体变化趋势不同。首先,奥地利、德国等国家总体失业率在不断地下降,而希腊、西班牙等国家还维持着较高的失业率。其次,失业率高低不同。失业率较高的国家有西班牙、希腊、爱尔兰,失业率较低的国家有奥地利、德国、卢森堡。据统计,2014年1月,失业最严重的是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分别高达28.0%和25.8%;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依次为奥地利、德国和卢森堡,失业率分别为4.9%、5.0%和6.1%。

三、欧元区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分析

图1 1970年-1999年欧元区失业率

资料来源:根据IMF(2000),World Economic Outlook,May 2000,IMF整理完成。

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已经导致欧元区就业市场持续恶化,失业人数长期居高不下。整体看,近些年来欧元区失业问题具有持续时间长、失业率水平高等特点。

(一)失业呈现长期性

欧元区失业问题的长期性表现为持续时间长和长期失业者比重高两方面。

1、高失业率持续时间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也就是从石油价格上涨进而对世界整体经济造成冲击开始,欧洲失业率就开始一直上涨,并且持续处于高失业率状况。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区的失业率持续激增。这一时期的失业率都在7.2%的水平之上,可见欧元区的失业问题一直都是欧元区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高失业率持续时间很长。

2、长期失业者居高不下

长期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连续12个月以上处于没有就业的状态。长期失业率体现了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的难度[3]。从表1中可以看出欧元区国家中爱沙尼亚、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家中长期失业率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而美国、英国等国家长期失业率比重则在30%左右,可见

2、2000年至2007年末:失业率居于高位水平这段时间欧元区失业率虽有小幅攀升,但总体处于7%-9.5%水平,失业率从2001年的7%上升至2004年的9.4%,居于失业率的高位水平。2005年以后失业率总体趋势下降,一直降至2007年末的7.3%,但仍属于超警戒线状态。欧元区17国总体失业率在2000年-2003年末低于欧盟,但在2004年-2007年末,总体失业率高于欧盟失业率,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具体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欧元区与欧盟的失业率

欧元区国家和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呈现一定的长期性。

(二)失业率持续走高

将欧元区国家的高失业率与美国失业率相比较,可发现:2008年2月欧元区失业率为7.1%,美国失业率为5.1%,欧元区比美国的失业率高两个百分点。此后受金

– 111 –

3、2008年至今:失业率直线上升并屡创新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元区国家失业率开始上升。2008年初失业率约为7.5%,2009年4月失业率上升至9.2%,2010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整个欧元区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区国家的

理论纵横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4年第13卷第2-4期

(四)临时工数量增多,就业更加不充分

越来越多的就业者选择做临时工是欧元区就业市场出现的另一大趋势。2011年,欧盟临时工人数约为4,200万人,高于2010年4,130万人。在欧元区,学生、年轻母亲和快退休的老人往往都愿意选择做临时工。在荷兰,约有50%的就业者选择做临时工。不过,大多数临时工认为自己的就业并不充分,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工作时间。在欧元区一些成员国中,超过一半的临时工认为自己实际上就是失业者。在希腊,58%的临时工认为自己可以工作更长时

200847.630.937.452.547.527.145.747.442.217.913.529.024.17.133.310.625.0

200944.227.435.245.540.829.244.444.130.123.79.525.224.57.828.516.323.7

201048.845.440.247.445.049.348.552.343.336.620.225.532.612.037.629.031.6

201148.356.841.448.049.659.451.948.244.241.624.431.633.413.539.431.333.7

201244.754.140.345.559.361.753.048.747.944.528.034.834.812.538.538.434.3

图4 2007年-2011年OECD各国的结构性失业率和总的失业率关系资料来源:OECD(2012),Employment Outlook,Pair5:OECD,2012

融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国家和美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在2009年-2010年两者失业率几乎达到一致,失业率为9.8%左右。此后欧元区失业率持续升高,在2014年1月达到12%,而美国的失业率持续下降,在2014年1月下降至6.6%,差距不断加大。图3显示了欧元区与美国自2008年至今的失业率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看出欧元区的失业问题已相当严重。

表1 2008年-2012年欧元区部分国家及参照国家长期失业率(%)占总失业率比重国家/地区欧元区部分国家

比利时爱沙尼亚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欧盟国家

丹麦波兰英国

其他国家

加拿大日本美国经合组织总计

间。有关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临时工和固定期限合同工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保护。这部分就业者在工薪收入和带薪休假等待遇方面远不如全职的长期合同员工。

(五)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

关于“结构性失业”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据OECD(1998)的观点,“结构性失业”指“非加速通货膨胀率失业”,也就是使通货膨胀率不存在上升或下降趋势的那个失业水平。如图4所示欧元区国家的结构性失业率在总体失业率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数据来源:OECD(2012),Labour market statistics: Unemployment by duration: incidence, OECD Employment and Labour Market Statistics (database)

综上所述:欧盟失业状况持续恶化是个结构性问题。不难看出,结构性失业是导致欧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OECD(1998)的定义揭示了结构性失业与经济周期运行的低相关性,再次确认了“结构性失业无法靠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或单纯的需求管理政策解决”这样一个公认的

图3 欧元区与美国失业率比较资料来源:和讯网-全球数据库

结论。可见,欧元区的失业问题首先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要大幅降低欧元区的高失业率必须找到缓解结构性失业的药方,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对结构性失业形成原因的理解之上[4]。

(三)青年失业率在总失业率中所占比例较高青年(这里指25岁以下)失业现象严重是欧盟国家失业问题的一大特点。在欧元区,青年失业率普遍高于平均失业率。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4月,欧元区青年失业率由2011年4月的20.4%上升到22.2%。在欧元区国家中,2012年希腊的青年失业率最高,为55.3%;西班牙排第二,青年失业率为53.2%。这就意味着在西班牙和希腊,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人没有工作可做。希腊2013年10月失业率再创新高,全国整体失业率达到27.8%,青年失业率则从1月份的59.3%攀升至64.2%,创历史新高,是欧元区失业率的两倍多。

– 112 –

四、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

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症结所在。造成这种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的劳动力市场刚性与欧元区所受的历次经济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根本原因

宏观经济的冲击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欧元区自然失业率的上升。欧元区失业率的不断上升和经

钱媛,等: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成因及出路

济冲击又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正是这种机制从根本上导致了欧元区长期性的高失业率。

1、欧元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经济冲击欧元区从1970年以来遭受的主要经济冲击包括:(1)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涨价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2)1980年-1981年、1989年-1999年等数次利率水平的快速上升;(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元区国家劳动生产增长率的逐年下降;(4)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5)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全球就业形势总体欠佳。其中,石油涨价的冲击效果到1985年才逐渐减弱,长期利率上升的冲击效果到1994年才得到缓和,而欧元区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则一直持续到现在,欧债危机加剧了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状况。

2、欧元区劳动力市场刚性的主要表现

欧元区劳动力市场刚性的主要表现:(1)有利于工会一方的工资谈判,使工资上涨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上涨水平。(2)严格的劳动力市场保护法规,使失业人群对就业人群和现有工资水平产生的压力较小。(3)慷慨的失业救济制度,使失业人群缺乏寻求工作机会的积极性。失业者可长期甚至是无限制地领取可观的失业救济金,这足以保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3、欧元区结构性失业的形成

1970年以来的历次冲击与欧元区劳动力市场刚性相互作用导致了欧元区自然失业率的上升,自然失业率的上升使欧元区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实际失业的上升和冲击的作用又加强了欧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正是这种互相加强的机制导致了欧元区失业率迅速上升。因为冲击和制度特别是制度方面,对这种机制又起到了加强效果,所以欧元区的结构性失业在历次冲击后呈现“台阶式”增长。

(二)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这是导致欧元区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

根据奥肯定律,GDP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国的实际国民产出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就业水平就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经济增长速度慢,失业率高。

欧元区2005年9月GDP同比增速为1.9%,失业率为9.1%;2006年12月GDP同比增速为3.6%,达到了顶峰,此时失业率降为8%。此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同比增速呈负增长趋势,2008年9月GDP同比增速仅为0.1%,失业率上升至7.8%;2009年3月GDP同比增速降为-5.3%,失业率上升到9.3%;2011年GDP同比增速为2.4%,失业率上升为11.36%。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GDP同比增速呈负增长趋势,2012年3月GDP同比增速为-0.1%,失业率为

理论纵横

11%;2012年12月GDP同比增速降到-0.9%,失业率上升到11.7%。可见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使得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率随之上升。

(三)欧元区长期性高失业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原因1、货币一体化进程对欧元区失业的影响

欧元区实行单一货币,其影响是双重的。从长期看,货币联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利益不可低估。从短期看,货币一体化的启动和实现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体化进程中的失业因素。1999年欧元区生效,欧元区对于成员国在货币、财政上的控制逐步加强,各国经济政策的自由度显著下降。欧元区各国为了按时达到《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参加货币联盟的各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内,国家负债总额必须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内),各国纷纷采取了降低财政预算,增加税收的经济政策,致使国家公共部门提供的公职岗位相对减少,同时企业投资和社会消费水平受到抑制。

2、各国的宏观产业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欧元区各国的传统产业结构特点是制造业一直在经济中占的比例比较大[5]。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元区各国先后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将经济重心移向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领域,传统的制造业如钢铁、煤炭等部门面临紧缩。但由于欧元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一方面新型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因而难以吸收较多的失业者和学校毕业生;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等夕阳产业又因不断减少投资而萎缩,不但吸收就业人员有限,甚至还为失业大军提供后备力量。并且,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许多企业利用新技术和新型科学管理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又使一大批产业工人和低技术工人加入了失业大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欧元区近年来的宏观经济因素对高失业率状况的持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欧元区国家缓解高失业率的出路与措施

结构性失业呼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但消除劳动力市场刚性的措施必须要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配合,此外还需要其他促进就业的措施的相互配合[5]。纵观欧元区国家近些年来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变经济增长为持续的创造就业过程

为了使经济增长成为持续的创造就业过程,欧元区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要注重以下三方面:首先,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名义工资增长要与低通胀的环境相适应, 实际工资增长则要适当低于劳动

– 113 –

理论纵横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4年第13卷第2-4期

参考文献:

[1]吴芹.欧盟失业问题研究——高失业率持久化的市场障碍分析[D].复旦大学,2007.

[2]闫磊.欧洲失业率年内恐难见顶[N].经济参考报,2013.

[3]宗方.近年来欧洲失业原因研究[D].厦门大学,2006.[4]肖文.结构性失业:欧元区国家长期性高失业率问题的关键[J].经济科学,2001(2):81-88.

[5]于艳芳.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3.

[6]闵凡祥.欧盟高失业问题的劳动力供给因素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1(21).

[7]陈青安,苏梅林.欧盟扩大再就业的措施及启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3).

[8]孟艳.欧元区经济何时实现增长[N].中国财经报,2013-02-21.

[9]Mardellat,Patrick.The European Labour Markets:Facts and Analysis[J].Shanghai Lectures,April 2007.

[10]Blanchard,Olivier.European Unemployment:The Evolution of Facts and Ideas[J].prepared for the Economic Policy Panel,London,October 2005.

生产率的增长[6]。最后,要继续削减财政赤字和降低公共债务,逐步建立以预算平衡为基础的健康财政,从而增强公众和市场的信心,引导长期利率下降,并减少外汇市场的波动风险。

总之,欧元区各成员国削减结构性预算赤字的行动,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和今后充分就业的必要前提条件。

(二)推进制度改革,提高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宏观经济政策虽能促进增长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周期性失业,但却不能消除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政策本身虽不能创造就业,但却能纠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使更多的失业者重新就业[7]。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欧元区各国应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实施结构性改革,完善劳务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由于欧元区各国普遍实行的高福利、高工资政策都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因此欧元区在未来仍会继续改革高福利、高工资、高税收的“三高”政策,以便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降低税率,使国家能拿出更多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和从事再就业和再创业工程,使企业能降低劳动成本,扩大生产和就业规模。

(三)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作用

欧元区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具灵活性,更容易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在增加就业岗位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在创造新的就业方面更具活力。因此,在未来欧元区国家会更加注重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从欧盟成立专门机构帮助清除现存社会保障机制中不利于创办中小型企业的障碍可以看出。2009年欧洲投资银行和欧盟共建小额信贷基金,为不能从正常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型企业提供贷款[8],2010年提出的研究与创新计划专门拿出8亿欧元,用于鼓励和帮助3,000家中小企业进行科研与创新活动等政策中可见。

(四)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新增就业机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不断调整产业政策,欧元区国家将通过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措施包括改造和重组煤炭、纺织、钢铁、建材等“夕阳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技术,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领域,在继续发展旅游、批发零售业、餐饮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信息服务就业岗位等。同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欧盟的一项重要目标。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主要工业的生产格局发生变化,并因此产生一些新的生产环保设备和产品、提供环保技术服务和咨询的产业。这些与环保有关的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就业岗位不断增多[10]。

– 11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