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2023-09-07 来源:乌哈旅游
2019年11月第47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Nov.2019NO.47“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王忠良,张瑞丽,沈晓敏,刘梅榕,夏雨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126)

摘要: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论文基于“互联网+”背景,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建设的不足,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7-0099-02

近年来,“双创”活动在我国掀起一股猛烈的高

潮,国家积极鼓励个人创业。信息技术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素养、较为开阔的思想和视野,能够较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极大地激发创新创业的能力,因此“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2015年率先提出“互联网+”,后来反复强调互联网可以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由此掀起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潮。自2015年首次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起,每年参与的大学生人数和申报项目均呈现井喷式增长。

然而,据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占20%-30%。中国本科毕业生的成功概率小于1%,硕士研究生的成功率只有5%。由此可见,我国创业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新创业团队的整体素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根据我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创业率低、成功率低、科技含量低的“三低”现状,分析源头可能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竞赛作品技术含量不够高,涉及的技术领域太窄,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个展示学校各个学院研究成果、前沿科技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平台。这样,一方面使大学生接触到当代科技发展的最前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直接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作品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富有创造力、富有想象力的一个群体,可以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科技作品作者,进一步促进科技研究。

创新创业实践是平台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关键环节,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如开设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由理论到实践、设计到

实习、验证到创新、理论研究到技术实践,多层次、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尽管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进程,但仍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和创业教育不够目前的教育由教师或培训教师教授,它仅限于知识的传递,而且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践训练,知识掌握不牢固,信息获取十分有限。其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虽然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已经建立和运行,但学生没能很好地参与,不能生动地了解创新和创业的情况,不能全面、客观地掌握创新和创业的知识,这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第三点,创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和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多年来,各高校从传统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为解决以上问题,高校应系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形成教学-竞赛-项目-转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体系,真正做到“创新驱动创业”,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的良好运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应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

二、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未深入探索,相应服务不到位

虽然高校逐渐关注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状况,但他们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收稿日期:2019-05-15

课题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知识、能力、思维协调发展的平台建设研究,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创业专项(CX1911)作者简介:王忠良(1979-),男(汉族),黑龙江人,博士,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从事多模态分子影像与肿瘤精确诊疗。

-99-

2019年11月第47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Nov.2019NO.47的认识,因此相应的服务也相当滞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要依靠实验室、学校实训中心、科研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这些平台只能提供部分功能,起到辅助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主要载体应该是创业园、创客空间、创客沙龙、创客竞技场等,并且各个载体的定位也有所不同。但由于各种条件的约束,大部分高校没有能力建设丰富的实践平台。因此,国家加大相应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制定合理政策,是极其必要的。高校科研聘任知名企业董事、经理作为学校创业导师和顾问,联合国内外大型企业组建实验室,成立战略联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立企业基金,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起到一个正反馈的积极作用。高校应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以学校科研团队为主导,邀请科研专家、企业界和投资界创新创业导师以主题交流座谈会的形式,分享创新、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启发创新创业思维。

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资源不足,功能局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资金以及实验设备的支持,而现有的教学平台缺乏上述研究资源,导致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完成率低下。而且,大多数比赛难以满足预期的资金需求,缺乏长期的物质支持。这充分暴露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设施不完备、面积不足、数量过少、资金保障不到位、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

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高校应思路开阔、有所创新和突破。要有规划、有定位,在建设、发展和管理上科学决策,构建承前启后的科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平台,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加强创新创业互动,让大学生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和知名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促进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转换,学习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双创教育育人的作用。“双创”平台应融合教育、信息、技术、科学、资金等各方面要素,促进高校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定位不准,氛围不浓

不少高校将创新创业定位为培养企业家,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整个

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形成较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发展较慢。而且,创新和创业教育活动的发展仅限于少数优秀人才,参与度不高,氛围不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缺乏开放性和创造精神,缺乏长期有效发展。此外,大多数大学生从事科技活动靠的是“三分钟热度”,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难以最终完成计划和做出良好的成果。高校应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积极宣传和动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高校应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工作,履行主体责任,要敢于突破传统格局、体制机制,合理使用政府、高校、企业的各项资源,积极宣传和动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精神层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开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建设一支出色导师团队,打造一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掘创新创业人才。依托学校特色学科和人才优势,构建有学科特色和相互联系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调动大学生、科研人员和教授的参与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推进。

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创业过程中,在资本、技术、管理、计划、能力、创新等方面常常面临许多挑战,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能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运用于实践,更好地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以大赛、导师库建设为抓手,在课程体系、实践训练、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创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辟了新途径。因此,结合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综合分析当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中的不足,有利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敏,黄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优化研究[J].中国商论,2019,(07):244-245.

SeveralProblemsFacedbytheConstructionof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PlatformundertheBackgroundof\"InternetPlus\"

WANGZhong-liang,ZHANGRui-li,SHENXiao-min,LIUMei-rong,XIAYu-tian

(Xidi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6,China)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th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formplaysanextremelycrucialroleinthecultivationof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abilitiesandthinkingofChinesecollegestudents.Basedonthebackgroundof\"InternetPlus\paperdiscussestheshortage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practiceplatformconstructioninuniversities,andprovidesnewideasfor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practiceplatform.

Keywords:\"Internetplus\";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