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猪常见病的诊治与处理

猪常见病的诊治与处理

来源:乌哈旅游


猪常见病的诊治与处理

摘要 根据对猪患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疹疗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快速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及养殖中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猪;常见病;猪肺疫;副伤寒;中毒;便秘

文献标识码 A

猪的常见病种类很多,按传染性可归纳为传染和非传染2种情况。但病种多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有许多相似之处,为确诊带来很大困难。基层兽医站条件都很差,没有化验设备,对一些凝似的病症,尤其是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病理症状的情况下,诊断就更加困难,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又没有条件。但基层兽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经济利益。针对这些情况,就只能靠基层兽医工作者平时在实践中虚心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相同症状中的不同,以及通过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来诊断或者初步诊断究竟是何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从而达到少走弯路、手到病除的目的。把农民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对于易传染的常见病诊治

易传染的猪常见病,是猪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平时诊断不仅要摸清它发病的时间、气候、年龄,还要认真总结它的症状,以及与其他病状的区别,为以后的诊断打下基础。

1.1 猪肺疫 它的发病多与诱因有关,如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各种年龄的猪都易发病,突出病状是呈犬坐姿势,皮肤有红斑或小点出血,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1.2 仔猪副伤寒 它的发病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1~4月龄猪多发。突出症状就是持续性腹泻,死前皮肤出暗红色斑块,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1.3 猪瘟 它的发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也不分年龄,性别。突出病状就是体表有针尖状出血点,先便秘后下痢,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1.4 诊治病例 对于易传染的疾病,发病时必须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治疗,圈舍、饲槽、粪便、垫草等必须彻底清毒,健康猪及附近的健康猪要紧急预防接种。

1.4.1 病例一。2008年5月13日,王家坪村民组姚祖水家4头重45~50kg的猪只中有2头突然发病。养殖者认为是猪瘟,笔者出诊后,见猪症状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张口呼吸,口、鼻流出泡沫,呈犬坐姿势,2头猪的皮肤都有败血

症状淋温41~41.3℃。根据平时出诊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猪瘟不表现这些症状。猪瘟是表现拱背,喝脏水,耳、下肢、腹部等皮肤上有出血点和血斑,先便秘后腹泻的症状。而这2头猪所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是猪肺疫所具有的特征,所以笔者初诊为急性猪肺疫。猪肺疫,又名猪巴氏杆菌病,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炎热多雨的季节。对于这种情况,立即将病猪隔离,对健康猪用猪肺疫疫苗进行紧急注射预防,圈舍,饲槽用10%的生石灰水彻底消毒。病猪每头猪用四环素80IU,安基比林10ml×3支,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个疗程,2头猪痊愈。同时,针对该村座落低洼、紧密,圈舍相连的情况,动员全村村民对该村的所有猪都用“三联苗”进行了紧急预防接种,防止了疾病的传播。

1.4.2 病例二。2007年3月19日,和平村老街组村民殷民明家11头仔猪刚断奶,殷大怀家13头仔猪未断奶,相续发病,共死亡5头。病猪表现为消瘦,皮肤苍白,精神差、喜打堆,体温40~41℃,猪肺疫病初表现为便秘,后腹泻,排淡黄或淡绿色、恶臭的稀粪,有的耳和胸腹部,颈部皮肤变蓝色和出血斑,体温不高,病死猪解剖可见脾脏肿大,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肠后段黏膜上有棕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坏死性假膜覆盖,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初诊为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与其他类似病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多发于断奶或快要断奶的仔猪和哺乳仔猪,粪便呈淡黄、绿色,恶臭,稀粪。然后将病猪隔离,圈舍彻底消毒,治疗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1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用药5d,并且在饲料中拌入氟哌酸,每次10mg/kg体重,连用3d,病猪除先死亡的5头外,其余的全部痊愈。对于健康猪,因该村饲养母猪较多,且又是在预防期间,所以,对该村所有的母猪和断奶哺乳的猪都进行了口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为该村农户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

2 不易传染的常见病诊治

对于不易传染的常见病,除了个体或群体中有所发生的,不会传染给其他畜群,对农户的经济损失威胁就相对要小得多,但作为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工作者来说也不可等闲视之。

2.1 病例三 2007年11月13日中午11:00左右,矮龙村自家寨村民组杨胜发家3头体重50~55kg的猪在中午喂食时,猪吃食很好,食后1h左右,其中1头吃食最饱的猪,突然发病,另2头相继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症见流涎、呕吐,可视粘膜发绀,耳、鼻、四肢发凉,兴奋不安,鸣叫,盲目运动,症状严重的猪只呼吸困难,倒地昏迷,四肢抽搐,症似中毒。畜主说是上午喂食了头天晚上煮的白菜叶、莲花白和洋芋叶。笔者在暂时无法诊断是亚硝酸盐中毒还是马铃薯中毒时,只好1头用阿朴吗啡皮下注射,另2头用亚甲蓝皮下注射,并且都加以吸附镇静、洗胃、强心等对症治疗。结果用亚甲蓝治疗的症状明显减轻,从而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另1头也马上用亚甲蓝皮下注射,3头猪都治疗痊愈。

进入秋冬季节,这些富含硝酸盐的白菜叶、莲花白叶等蔬菜茎叶是大多数农

村畜主喂猪的主要饲料。如果煮制方法不当,比如加盖密封小火煮,温水浸泡等,菜叶中的硝酸盐就很容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猪食后容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所以像这两种易生成有毒物质的中毒,采取药物诊断,就要快得多。

2.2 病例四 2008年5月17日,稿坪村白岩溪组卢元旗家1头母猪,近3岁,体重约120kg。该猪已产仔已20天,产仔前约1周就开始拉“羊子粪”,但食欲基本正常,产仔后仍排这种粪便,从发病到求诊,食欲已明显减少,到求诊3d前只能吃两瓢猪潲,奶量也明显不足,排便要很久才能排几颗“羊子粪”。因此,笔者诊断这是母猪产后慢性便秘。于是准备了大黄(大黄占寒,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主治便秘)、巴豆(巴豆辛、热,功能峻寒积,寒食积滞)煎液20ml灌肠,5min排便,且粪便量多;再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4.0mg,同时用10%葡萄糖1000ml加10%安纳10ml静脉滴注;再口服西沙必利90ml,每天2次。第4天恢复正常。

产后慢性便秘,是经产母猪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多与平时的饲养管理有关。所以,除平时要加强管理,注意日粮均衡外,还要对发病的猪对症治疗。

3 体会

猪的常见病不管是易传染的还是不传染的,兽医工作者都要灵活处理,对症治疗。一些养殖户根本承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加之有些猪因个体弱小,没有多大经济价值,所以不愿意医治,顺其自然;如果是传染病,必将导致疫病的流行。因此兽医工作者不仅要有舍己为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正真减轻农民负担,为畜牧业发展作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