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讲述一个擅长下棋的下乡知识青年的故事的小说是 【 】 (分数:2.00) A.《棋王》 √ B.《送一个人上路》 C.《孩子王》 D.《春天》 解析:
2.《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任麻袋厂厂长的是 【 】 (分数:2.00) A.魏鹤鸣 B.韩常新 C.王清泉 √ D.刘世吾 解析:
3.《关汉卿》完成于 【 】 (分数:2.00) A.1956年 B.1978年 C.1958年 √ D.1968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汉卿》的概况。《关汉卿》一剧完成于1958年,是田汉为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全球发起的“纪念世界文化名人”系列活动“纪念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11剧。 4.《喜宴》中作者的叙事笔调是 【 】 (分数:2.00) A.淡漠的 √ B.欢快的 C.厚重的 D.激烈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喜宴》的叙事特点。《喜宴》以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背景,用淡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场无声无息的喜宴。
5.《将军族》中“三角脸”将三万元退伍金留给“小瘦丫头儿”是因为 【 】 (分数:2.00) A.还钱给她 B.欲收买她 C.真诚援助她 √ D.想补偿她 解析:
6.《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旨在 【 】 (分数:2.00)
A.控诉极“左”路线 √ B.表现人与动物的关系 C.叙述传奇的事 D.表达狗通人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主题。《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以“文革”极“左”政治路线所造成的农村凋敝为社会背景,展现极“左”路线肆虐下中国农民物质、精神双重贫困的境况,批判的锋芒直指“文革”的罪恶。
7.《受戒》中与明子大胆相爱的女性是 【 】 (分数:2.00) A.凤娇 B.小英子 √ C.守明 D.蓝田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受戒》中的人物。ACD三项分别是《哦,香雪》《鞋》《游园惊梦》中的人物。 8.写下“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作为给儿子赠言的是 【 】 (分数:2.00) A.傅雷 √ B.老舍 C.孙犁 D.巴金 解析:
9.下列作家中,以画传世的是 【 】 (分数:2.00) A.杨绛 B.丰子恺 √ C.张洁 D.汪曾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丰子恺的概况。丰子恺以画传世,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主要散文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等。 10.《黄鹂》的作者是 【 】 (分数:2.00) A.孙犁 √ B.张晓风 C.巴金 D.琦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黄鹂》的作者。孙犁的《黄鹂》一文写于1962年4月,同年收入其散文集《晚华集》。
11.下列属于反思战争和悲剧命运的诗篇的是 【 】 (分数:2.00) A.《麦坚利堡》 √ B.《乡愁》 C.《望星空》
D.《就是那一只蟋蟀》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主题。《麦坚利堡》是一首现代悼亡诗,诗人面对二战留下的悲惨而壮观的景象,写下了这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 12.《母亲的羽衣》中,全文的关键喻象是 【 】 (分数:2.00) A.湘绣被面 B.口琴 C.箱子 D.羽衣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母亲的羽衣》的关键喻象。《母亲的羽衣》中,“羽衣”是全篇的关键喻象,它指代每位母亲在少女时代曾得到的宠爱、追求的梦想,但成家之后为了子女往往放弃一切,就像仙女收敛起羽衣。
13.《学圃记闲》中的默存是指 【 】 (分数:2.00) A.孙犁 B.钱钟书 √ C.巴金 D.老舍 解析:
14.《空的窗》中老人送最后一封信的时候找到了“我”,此时的“我”已经 【 】 (分数:2.00) A.双目失明 √ B.远嫁他乡 C.出国留学 D.刚刚离婚 解析:
15.邵燕祥创作的批判“阶级血统”论的散文是 【 】 (分数:2.00) A.《和尚之喻》
B.《<圣经>拟作》 √ C.《广陵散》 D.《融入野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邵燕祥的杂文。《<圣经>拟作》拟作一、二中的那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以“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刑、重复谎言可以成真理等情形。 16.表现磨难与幸运、虚幻与实在、有限与无限、小我与万物的辩证统一的主题的作品是 【 】 (分数:2.00) A.《我与地坛》 √ B.《望星空》 C.《麦坚利堡》 D.《拣麦穗》 解析:
17.琦君的散文《髻》刻画出 【 】 (分数:2.00) A.三个女性形象 B.两个女性形象 √ C.一个女性形象 D.四个女性形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髻》的概况。《髻》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回忆了母亲和姨娘这两个女性从韶华俏丽,到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
18.“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出自 【 】 (分数:2.00) A.《记波外翁》 B.《哭小弟》 √ C.《致西绪福斯》 D.《回看血泪相和流》 解析:
19.“在艺术家心中,没有比土地再神圣的了。土地滋生了万千生命,写满了思想,走动着灵魂”出自哪位作家之口 【 】 (分数:2.00) A.张炜 √ B.郭小川 C.西西 D.王小波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张玮的概况。这句话出自《融入野地》的作者张玮之口。在这里,土地既是滋生生命的自然大地,也是意味着故地、亲情,更是思想和精神、文学与艺术的起源,是人类文明进行自我批判的镜鉴和力量源泉。
20.《双桅船》的作者舒婷属于 【 】 (分数:2.00) A.朦胧诗派 √ B.七月诗派 C.九叶派 D.荷花淀派 解析:
21.被称为“麦地诗人”的是 【 】 (分数:2.00) A.北岛 B.王家新 C.海子 √ D.郭路生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海子的概况。海子的《麦地》《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构成书写“麦地”的一组作品,海子也被人称为“麦地诗人” 22.《茶馆》中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 【 】 (分数:2.00) A.松二爷 B.康六 C.庞太监 D.王利发 √ 解析:
23.下列作品属于陈翔鹤的是 【 】 (分数:2.00) A.《广陵散》 √ 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C.《将军族》 D.《陈奂生上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陈鹤翔的作品。BCD三项分别是张贤亮、陈映真、高晓声的作品。 24.阿合马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 (分数:2.00) A.《茶馆》 B.《关汉卿》 √ C.《陈毅市长》 D.《巩乃斯的马》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汉卿》中的人物形象。阿合马是《关汉卿》中统治阶级的代表,他要求关汉卿对《窦娥冤》的情节进行更改。 25.作家余光中属于 【 】 (分数:2.00)
A.九叶派 B.蓝星诗社 √ C.新边塞诗派 D.七月诗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余光中的概况。1953年,余光中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26.“它就在屋檐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出自 【 】 (分数:2.00) A.《相信未来》 B.《望星空》 C.《红玉米》 √ D.《智慧之歌》 解析:
27.《少女小渔》的作者是 【 】 (分数:2.00) A.严歌苓 √ B.王安忆 C.阿城 D.刘庆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少女小渔》的作者。《少女小渔》的作者导严歌苓,是一位旅美作家。 28.《亲亲土豆》中,在医院照顾患脑溢血的丈夫的女性是 【 】 (分数:2.00) A.王秋萍 √ B.守明
C.“小瘦丫头儿” D.蓝田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亲亲土豆》中的主要人物。BCD三项分别是《鞋》《将军族》《游园惊梦》中的人物。
29.在《致西绪福斯》中作者借以表达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的观念是 【 】 (分数:2.00) A.道家的齐物论 √ B.儒家的讲善修睦 C.法家的重刑罚 D.墨家的兼爱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致西绪福斯》的艺术特色。《致西绪福斯》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斯这一著名的古代西方神话。在重新叙述中,作者以道家的齐物论观念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申西传统文化的质疑。
30.《哎,大森林》所表达的情绪是 【 】 (分数:2.00) A.喜悦 B.困惑 √ C.痛苦 D.平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哎,大森林》的概况。“文革”期间,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深刻的困惑:国家、人民、社会主义、共产党——这些分明应该是能够信赖的,给与希望的,生机勃发的事物,都似乎变得不可信赖,使人感到失望,《哎,大森林》就表现出这样一种困惑的情绪。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31.下列选项中,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有 【 】 (分数:2.00) A.《哦,香雪》 √
B.《棋王》 C.《鞋》 √ D.《秦腔》 E.《残月》 解析:
32.阿城的代表作有 【 】 (分数:2.00) A.《树王》 √ B.《孩子王》 √ C.《无处告别》 D.《与往事干杯》 E.《私人生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阿城的主要作品。CDE三项是陈染的代表作品。 33.下列对《少女小渔》的叙述,正确的有 【 】 (分数:2.00)
A.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 √ B.语言老练生动,精炼含蓄 √ C.心理刻画细腻圆融 √ D.细节描写真切自然 √
E.在顺叙之中时时有倒叙与插叙 √ 解析:
34.下列关于《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邢老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分数:2.00) A.善良诚实 √ B.质朴勤劳 √
C.农业生产上的多面手 √ D.对生活所求甚少 √ E.具有哲合忍耶的宗教信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E项描述的是《残月》中的杨三老汉。 35.《喜宴》中的人物有 【 】 (分数:2.00) A.苦闷的女知青 √ B.颓唐的男知青 √ C.害羞的守明 D.善良的小渔 E.爱干净的倪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喜宴》中的主要人物。CDE三项分别是《鞋》《少女小渔》《棋王》中的人物。
三、 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36.简析严歌苓短篇小说《少女小渔》的艺术特色。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小说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在顺叙之中时时有插叙和倒叙,有条不紊,收放自如;语言老练生动,精炼含蓄;心理刻画细腻圆融,细节描写真切自然。例如,当洋老头与瑞塔倚窗弹琴、互诉衷肠时,小渔贸然闯入,小说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一方的尴尬、恼怒、自卑、羞愧、慌乱的心理活动,以及另一方的惊异、感动、敬服、羡慕的内心感受,丝丝入扣,浑然天成。) 解析:
37.简析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蟋蟀”的象征意蕴。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第一节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就是那一只蟋蟀”,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第二三节描述了蟋蟀所具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厚重的历史感,寓示割不断的血脉传奇;第四节写日常生活,以罗列的方式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画面,借以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都是共同的,真切的;第五六节写蟋蟀不仅仅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不仅仅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至此,诗中的蟋蟀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成为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限制的,能沟通古今的,两岸中国人共有情感的寄托物。) 解析:
38.简析小说《拾婴记》的主题意蕴。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品叙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在世间“旅行”的故事。小说中的枫杨树乡和花坊镇仿佛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弃婴一天的遭遇,构成了对世道人心的一次巡阅和测试,是对人情淡漠的揭示和批判。女婴变羊的魔幻化的结局,不仅符合小说的叙事逻辑,同样也符合作为艺术虚构的基础的生活的实际,使小说在艺术真实的意义上,凸显了“女婴除非变成小羊,才有人养她”的冷酷而荒谬的逻辑。作者以“文革”作为故事的发生背景,直击人心,拷问社会,同时也启迪今天的读者面对社会的某些根本性缺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冲击力。) 解析:
四、 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
39.分析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的主题及其艺术特征。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怀念萧珊》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文章记述了作者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以及两人在战争岁月中相恋成家、存最困难的靖地单相知相守的情景。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怀念萧珊》没有采用炽热的辞采,而是通过内敛、朴实的叙述挖掘出巨大的情感能量。它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①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细节。萧珊劝慰巴金“要坚持下去”,甚至宁可自身“多受一点精神折磨”,以减轻对巴金的压力;巴金把载有批判文章的报纸藏起来不让萧珊看见,以及巴金对萧珊弥留之际一双美丽的眼睛的描绘——“很大,很美,很亮”……整篇文章自然直叙,但在凝聚着深厚感情的细节刻画中,瞬间打动了读者。②对于妻子早逝的愧疚。作者在文中反复将萧珊的遭难与自己联系起来,“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浓烈的内疚之情弥漫全篇。③将个人遭遇、家庭悲剧与整个国家、民族的浩劫联系在一起。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无辜的人喊出:“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由此唤起人们对于“文革”灾难的反思和批判、对于完善精神道德的渴求。)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