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羌族刺绣的重构与创新
来源:乌哈旅游
人文研究 ART EDUCAT1oN RESEARCH 当代羌族刺绣的重构与创新 口吴启军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背景下,羌族刺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只有兼具民族文化艺术内 核和当代审美趣味的羌族刺绣才能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文章通过研究羌族刺绣的纹样、色彩、材质、工艺、文化内涵, 结合当代审美意识探寻羌族刺绣重构与创新的具体路径,为羌族刺绣乃至其他民族民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羌族刺绣重构创新 羌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这个富有传奇色 使绣品更有质感,还能与毛线编织工艺相结合,这样编织出的 彩的民族经历过沧桑巨变。羌族刺绣是羌族悠久历史和社会 作品立体感更强;或者用人造珠片、亮片、宝石等拼贴出花纹, 文化的载体,记载着羌族成长、发展、迁徙的艰苦岁月和历 程。因此,羌族刺绣具备特别的意义。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 的加快,以城镇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路径,羌族文化不断受 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作为羌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羌族刺绣也面 临这个问题。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羌族文化生态系统受 到破坏,需要保护和重建,羌族刺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 战。在双重压力之下,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发掘羌族刺绣潜在 的文化价值,创新文化的多样形态。在都市文化有益的补充 与完善中寻找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探寻当代羌族刺绣重构 与创新的路径。 当代羌族刺绣的重构与创新要尊重羌族传统文化,从纹、 色、材、技、魂五个方面切入,并围绕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以创 新和传承相结合为前提,融入当代、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使其 兼具民族文化的艺术内核和当代审美趣味。 一、羌族刺绣纹样的“形”的派生与解构设计 从羌族刺绣纹样中可以发现,有的纹样在历史的演变中 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这种符号常常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这是羌族刺绣中“形”的派生所导致的结 果。对视觉图形的优化和提炼必须做到取其形而延其意。取 形和延意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原始纹样,而是建立在尊重文化 传统根基和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表现技法 和技巧衍生出的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载体。一个独立的事物 做重复性的动作就会产生一种韵律和节奏,我们可以让提取 出的元素以整齐划一或间断停歇的方式形成韵律,这样就能 强化设计信息的传递效果。 二、羌族刺绣色彩的解构与编辑 羌族刺绣多以白、黑、蓝、红、青为底色,配上纯色棉线,利 用色彩对比、补色搭配以及明度变化、色阶渐变等方式,营造 出明快、大方、素雅的艺术风格,这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 味。因此,在重构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羌族刺绣的 色彩搭配,强调共性与个性的契合,使当代羌绣艺术兼具文化 内核和视觉冲击。 三、羌族刺绣新材质的探索 传统的羌族刺绣常用棉线在粗布上绣制而成。在当今的 现代化社会中,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让人们眼花缭乱,羌 绣产品研发可使用新材料进行升级。如,以毛线替代棉线能 也可以用刺绣结合拼贴的形式使图案的色彩更加丰富,造型 更加生动、立体。 四、羌族刺绣与新时代工艺技术的融合 羌族刺绣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刺绣外,还有齐针绣、纳绣、 参针绣、压针绣、纳纱绣、补花绣等。在重构与创新中,一方面 要保护和传承羌族的传统刺绣工艺,另一方面也要利用新工 艺、新技术带动传统羌绣工艺的发展。如,用手绣、电脑绣、机 绣等不同刺绣手法进行技术合成;利用镂空的蕾丝模仿刺绣 效果,表达出纹样的浪漫与美丽;利用喷色、印花、手绘等形式 突出纹样形状,虽然少了质朴的美感,但是性价比很高,可以 满足低端消费市场的需求,而且这种新颖的设计能够使作品 更加个性化,能够满足当代年轻入的审美趣味。 五、羌族刺绣“魂”的延续 羌族刺绣作为羌族悠久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载体,其纹样、 题材反映了羌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等理念,也 展现了羌民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如,羊头纹、云纹、 火苗纹、羊角花、蝴蝶纹以及“四羊护宝”“喜鹊登枝”“鱼水和 谐”等经典羌绣纹样蕴含了羌族的吉祥寓意文化,呈现出羌民 对自然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亲友的祝福。因此,我 们需要延续羌族刺绣中的精神内涵,注入当代审美文化,使其 融入当代的大环境。 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背景下,审美趣味发生 了变化,传统的羌族刺绣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我们可以从当代新材料、新技术、审美文化等角度探析羌族刺 绣的重构与创新路径,为羌族刺绣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 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曦,赵洋.神圣与秩序——羌族艺术文化通论.民族出版社 2013. [2](美)理查德·波林.平面设计的语言.曹帅,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 2.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张泽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