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设计

《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阳光牵着我的手》 【设计思路】

《阳光牵着我的手》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课间”中的一首欣赏歌曲。是一首带有领唱的合唱歌曲。歌曲通过领唱、合唱这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用欢快、跳跃的声音与连贯、抒情的声音表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渴求真理的真挚感情。

教学设计前,首先考虑学生在这节课中最主要学会什么?确立了教学目标,接着就是“怎样学”?该设计,始终遵循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教学思想,通过三个层次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个层次:初步感受阶段。通过听一听、读一读、议一议、拍一拍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内容、节拍、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以及不同的情绪及歌曲情景。

第二个层次:分段欣赏,对每个部分更深的感受。再次开展了听听、唱唱、想想、编编等音乐活动。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情绪、演唱形式及表现内容。进而对歌曲有更感性地体验,启发学生用欢快、跳跃和舒展、富有朝气的歌声表达歌曲的两个主题。

第三个层次:整理、巩固、提升阶段。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在师生共同完成这张表格的同时,学生对本堂课的前两个层次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最后用各种形式再唱起这首歌,表达内心愉快、激动的心情,展现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内容】

欣赏童声合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教学目标】

1、欣赏领唱与合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感受歌曲亲切可爱、轻快活泼的情绪,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活泼、富有朝气、蓬勃向上、渴求真理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1 / 4

2、学习用模仿、体验、即兴创编的方法,在听、唱、奏、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童声合唱和领唱的音色特点。

3、能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适当的节奏型伴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知童声合唱和领唱的音色特点,体验表现歌曲活泼、富有朝气、蓬勃向上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1.听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进教室。(听完)。。。。。 师:喜欢这首歌吗?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再听歌曲,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情绪。(带着问题听——演唱形式)。。。。。。

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关注一下,这首好听的歌他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呢?

二、歌曲演唱形式

1.这首歌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 师:听出来了吗?齐唱?合唱?

师:齐唱:许多人在一起唱同一旋律的歌。(如果一个人唱叫什么呢?—独唱)合唱:许多人在一起唱不同旋律的歌。(机动)

三、分段欣赏 1.A段——

①听A段(这段音乐是齐唱还是合唱呢)。。。。。。

2 / 4

师:让我们听听看这段音乐是齐唱还是合唱?(对,这就是齐唱,大家一起唱,很整齐,我们用LA来唱一唱吧)(出示A段歌谱)

②学唱A段(老师弹琴,学生用LA模唱) 师:如果能唱得更加轻快,跳跃点,就更好了。 我们把歌词填进去唱唱吧

③学唱A段歌词(老师弹琴,学生唱)

师:从你们的歌声里我感受到了你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样子。 2.B段:

①听B段:(听辨演唱形式)

师:接下来我们接着听,请大家听听看,这段的演唱形式跟刚才一样吗?。。。。

师:一样吗?对,这一段是合唱。合唱就是许多人同时唱不同的旋律。 ②再听B段:(AB两段的情绪对比)

师:合唱的这一段跟刚才那段齐唱的比,情绪一样吗?。。。。。。。 四、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完整的聆听音乐,看看不一样在哪里/真的一样吗。。。。。。。

师:通过刚才的完整聆听,热情奔放合唱部分让我更加感受到了阳光下快乐幸福的你们。

3、加打击乐器

师:接下来老师有个提议,请你在老师带来的乐器和节奏型,一起为歌曲伴奏,怎么样?

3 / 4

①出示打击乐器和节奏型 ②分组练习

师:让我们分组练一练吧 ③合奏练习 师:两个组合一合吧 ④合音乐练习(B段音乐)

师:让我们加上音乐感觉一下吧。。。。。 五、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来完整欣赏歌曲,请你在合唱部分加入打击乐器吧 (老师指挥,生完整欣赏并伴奏) 六、拓展 师唱,生伴奏

师:这么好听的歌,老师也想来唱一唱,你们愿意跟我合作吗?请个同学来指挥吧。

(学生指挥,再完整聆听并伴奏) 七、点题

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我们也常常把党比作阳光,一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们快乐成长。今天我们欣赏了《阳光牵着我的手》我们用歌声,乐器参与了歌曲的表现,课后想想看,还有什么可以参与音乐表现的方式,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