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要说明什么道理?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同学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这样一个道理。)
同学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来写?这件事与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
(作者选择了“小木船”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但却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
(作者首先写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围绕小木船在“我”和陈明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
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开头点题,引起读者兴趣--为什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诉读者陈明确实随家赶到外地了,又呼应了开头一段。)
2.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体会作文提纲的作用。
刚才同学们围绕这篇课文所进行的讨论学习,正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思考的,考虑成熟后,一一列出,就是作文提纲。
3.对照课文前的提纲,学习掌握写提纲的步骤,掌握提纲的内容。
(1)对照课文掌握作文提纲的内容。
(内容包括作文题目、文章中心、材料安排三大项)
(2)按一定的步骤写提纲。
(一般要先定文章中心,然后安排好材料。作文题目根据中心及材料确定好,可在列提纲对先写,也可在安排好材料后再写。)
4.质疑解难。
学生针对在学习编写作文提纲上的疑难,提出问题,教师采用让学生讨论解决或教师直接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