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3-31T08:27:44.93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2期 作者: 叶秋红[导读] 教师应当首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的基本方法,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 323007
摘 要:小学科学课中对科学实验的引入,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这一过程的物质基础则是对实验材料的甄选,合适的实验材料能够让实验更准确地揭示真理。结合新课标对科学实验的要求,应从教学目标入手,让实验材料变得更加简化;在科学探究方面,应让所选取的实验材料更具适切性;从实验过程进行考量,则应着重选择结构型实验材料。望本文能推动小学科学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
小学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支撑它的有力载体,而且还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实验环节中实验材料发挥着灵魂作用,教师应当首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的基本方法,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一、优选精简化材料
在纷繁复杂的实验材料中,既应该注重实验材料的多样性,也应考量实验材料所带来的实际用途。如果过于注重实验器材的多样性,而间接忽略它的实际作用,会使实验材料的有效性瞬间丧失。实验内容是实验材料的生存土壤,所以在选择实验材料时,教师应该紧扣实验内容,选择出相适宜的实验材料。只有这样,实验材料的有效性才得以充分的发挥,课堂实验所取得的效果也会大幅增长。
比如,教师在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教学时,结合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出这样的教学思路:1.通过直观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目睹碰、擦等动作,品味其发出的声音,初步形成声音概念;2.让学生通过产生声音的条件,逐步过渡到对振动现象的理解;3.通过对声音和震动的比较,理清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以上的实验设想,选择出对应的相适宜的实验材料。在进行第一步时,发出各种各样的响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当然,教师也可放开思路,让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乐器演奏,让其他同学品味乐器发出的声响。在进行第二步时,为了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振动的现象,可以选择振动幅度较大的直尺等教具来进行实验。第三步,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就应该让学生产生疑虑,在疑惑的引导下积极展开思考与分析,从而去深入解决问题。最后一步,对振动的产生动作进行放大,使振动现象肉眼可观,也可以在学生触碰后有明显的感知,让学生心里产生更深刻的体会和直观的理解。可见,实验材料的正确使用可以使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增长,也有利于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优选适切性材料
实验材料能够满足提高学生探究效率的要求,且能快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特性被称为实验材料的适切性。适切性实验材料在科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教师在进行《抵抗弯曲》这一节教学时,应该注意到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明确桥梁宽度和厚度与抗弯能力的关系。在选择实验材料时由于课堂环境的限制,教师应挑选其他材料来代替水泥板钢板或模板等材料来进行。教师想到利用纸来代替水泥板,但是为了使其质地更接近,也应该对纸进行挑选,最终,教师选择质地较硬的卡纸来代替桥梁建造材料钢板,进一步和课题要求相契合。如果在选择时采用质地较软的纸,就不能引发学生由此对桥梁构造的思考和认识,在联想和体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失真,所以教师在进行选取时应该极力避免。
即使选择了质地较硬的纸片,但与真正的桥梁相比仍存在诸多异处。因为纸的材质在承受重压时仅会发生弯折,但却仍然连为一体。桥梁的构造在超重压力下,是很有可能发生断裂和裂缝。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实验时,应该对此区别加以说明,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理解。然后逐步向新材料kt板过渡,向学生阐述kt板就是为了规避卡纸的局限性,从而研发出的新型材料。这种kt板在重压之下也会发生断裂和裂缝现象,使学生通过这种实验材料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桥梁坍塌的真实状况,也就使实验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学生也在实验当中收获到了更丰富的知识。
三、优选引导性材料
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材料被称为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高度契合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迸发出了更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在一系列实验材料的感召下,一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动手欲望。当他们看见电池、电线和灯泡,就渴望通过实践使灯泡发亮;当他们眼中看到磁铁,就有用磁铁去吸引铁块的冲动;看到放大镜就主动地联想起被放大后的物体景象。可见,引导型实验材料对学生思维的牵引作用甚广,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
总而言之,教师在选用实验材料时,应该打破以往的传统思维,用灵活的眼光去挑选实验材料。另外,还应广泛调动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让更多的思维在实践中迸发,收获更准确权威的实验结论,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文化素养,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婷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2]张艺士 数字传感器和云课堂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探究——以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磁力》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4)。
[3]李凤 科学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8,(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