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3-08-16
来源:乌哈旅游
重 嚏诚 县区基层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 实现了服务的良性互动,确保服务全 方位无死角。 “末梢神经”和“最后一公里”。郴州市 北湖区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为抓手,着力强化“惠民直通车”的服 健全“按章行驶”的安全制度。要 想“惠民直通车”在“最后一公里”上 “按灯行停、按线行驶”,必须有一套 高效运行的“交通规则”。北湖区大力 推行以群众有干部联系卡、干部有民 情日记、单位有民情台账,为民办事 务要素保障,走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最 后一公里”,把改进作风真正落实到了 “末梢神经”。 提升“驾驶员”的素质能力。如果 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比作“驾驶员”, 那么只有“驾驶员”素质能力过硬,才 能保证行驶在“最后一公里”上的“惠 民直通车”不偏向不出轨。北湖区推行 区级领导联点、第一书记驻点、机关支 部帮点的办法,以整顿农村(社区)软 弱涣散党组织为重点,着力提升基层 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同时, 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末梢工 程”建设,在按地域设置党小组的传统 模式基础上,依托产业链、专业协会、 相同行业圈、共同爱好专长等群众社 团组织,建立特色党小组2300个。利用 今年支村两委换届契机,推选文化素 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人 才进入村支班子。选出的528名支村两 委成员中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 化,80%以上是经济能人,基层干部带 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能力普 遍增强。今年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轮 训基层干部6l00余人次,提升基层干 部贯彻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等能 力,确保了党的声音在“最后一公里” 不变调、惠民利民政策在“最后一公 里”能落实。 打造“惠民直通车”的服务平台。 方便快捷的高速平台是保证“惠民直 通车”安全到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 依托。为此,北湖区建立了三个“平 台”:一是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 街道——村(社区)——楼栋(小组)为 网络的四级工作平台,实行一站式、代 走 艮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中共北湖区委书记、 郴州市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 欧阳建华 办制、承诺制服务,实现了便民服务。 二是以“百名书记千名干部万名党员” 进基层察民情解难题为主要内容的活 动平台。区领导和区直单位100多名党 组织书记分别到各自教育实践活动联 系点蹲点访民情解难题,全区1000余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所在单位联点帮 扶的村(社区)报到走访,10000多名普 通党员设岗定责、领岗履职,共提供各 种服务30000项次,解决各类难题3521 个。三是以数字化为依托的信息平台。 建立了《北湖政务网》服务信息发布平 台、《北湖党建网》党员教育平台、《红 网北湖手机报》党内信息互通平台、 《北湖党员学习微平台》等即时互动平 台。一方面,以方便快捷形式告诉群众 我们做了什么、群众什么可以做:另一 方面,也畅通了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 定办理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定办结 时限,为民服务实绩领导评、群众评、 上级组织评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三定 三评”工作法,明确了在“最后一公里 上领导干部的职责和要求、服务人员 的服务行为和规范、群众反映问题的 处理步骤和程序、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群众的监督检查措施,着力引导党员 干部把心思放在知民情上,把精力放 在解民困上,把功夫下在暖民心上, 实现了为民服务的常态长效。北湖区 在郴州大道、五岭大道、1O7国道绕城 线、X090线建立了50个服务型党组织 示范点,建好了“最后一公里”的“样 板路”。在16个乡镇街道和184个村 (社区)建立了党代表工作室,要求党 代表轮流接访群众 缩短了“最后一 公里”距离。 增强“补给站”的服务保障。北湖 区把人、财、物重点向基层倾斜,确保 “最后一公里”有人管事、有能力办事。 从机关选派了l25名干部到农村社区 担任“第一书记”、科级特派员、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队员等;从高校选聘36名 大学生到村任职,着力帮助发展壮大 集体经济。大幅度提高村(社区)运转 经费,农村不低于6.5万元、社区不低 于30万元,让村(社区)干部从“化缘” 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 入到服务中。面向村(社区)选拔公务 员,提振了村(社区)干部走好“最后一 公里“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