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萝卜栽培实用技术

萝卜栽培实用技术

来源:乌哈旅游


萝卜栽培实用技术

2011年04月01日 来源:湖北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

第一章萝卜

一、植物学特征

(一)根 萝卜的根系发达,属深根性作物。不同类型的萝卜其根系生长有强弱的差异。一般小型萝卜,地上部叶较少,地下部根系亦较弱,主根深约60~150厘米,展度60~100厘米。大型萝卜则深达180厘米,侧根展度达240厘米。不同肉质根型其根系亦有异。凡肉质根长形者,主根入土深,圆形或扁圆形者,入土浅。肉质根地上生长型者,主根入土浅,地下生长型者,入土侧深。

肉质根的皮有白、粉红、紫红、青绿、黑等色,肉色多为白色,但也有青绿、紫红等色,如北京“心里美”和扬州“西瓜红”等品种的肉为紫红色。

萝卜肉质根的大小差异很大,小者如四季萝卜,单株根重只有15~20克,大的如拉萨大萝卜,重达10~15公斤。

大多数萝卜品种生食时有辣味,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其辣味有浓淡,肉质根的不同部位辣味亦不一,这是因为芥辣油含量不同之故。芥辣油的含量可因温度、肥水等环境影响而增减。

(二)茎 萝卜的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上生叶。通过阶段发育后,由顶芽抽生花茎,高100~120厘米,称为主枝。主枝叶腋间发生侧枝。主、侧枝上都直接着生花。

(三)叶 萝卜的叶在营养长生时期丛生于短缩茎上。叶的形状、大小、色泽与叶丛伸展的方式等,因品种而异。叶形有板叶、裂叶两大类。裂叶都为大中型品种,板叶都为小型品种。裂叶为大头羽状裂叶,裂片数5~18对,对生或交错排列,中脉粗圆,正面有槽。板叶倒卵形,边缘有细齿,中肋较扁平,叶质较薄。叶片、叶柄多有茸毛。叶数多少直接同根型大小相关,一般中型品种有叶13~20片,大型品种20~30片。叶色有淡绿、浓绿、亮绿、墨绿之分,叶柄与叶脉也有绿、红、紫等色。叶丛伸展方向有直立和平展等方式。中小型品种多数为直立或半直立型,叶片开展度小,适于密植。平展型的宜稀植。

(四)花 萝卜的花序为总状。花瓣4片成十字形。花色有白、粉红、淡紫等色。主枝上的花先开,每枝自下而上逐渐开放。全株花期约30~5天,每朵花开放期为5~6天。萝卜为虫媒花,天然异交作物,采种栽培时,品种之间须隔离2公里,有树林建筑物遮护地区,也要相隔1公里。

(五)果实、种子 萝卜的果实为角果。种子着生在果荚内,果实成熟后不开裂,每一果实中有种子3~10粒。种子为不正球形,颜色一般为砖红色,但不同种子色度有深浅,一般肉质根白色或绿色的品种,种皮色泽较深,红色品种的种皮,色较淡。种子千粒重7~13.8克。种子发芽力可保持5年,但生产上宜用l~2年的新鲜种子。

二、生长发育

萝卜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在现蕾开花以前为营养生长时期。待通过阶段发育后即进人生殖生长时期,现蕾、开花、结实,完成其生长周期。

(一)营养生长时期 萝卜的营养生长时期,是从播种后种子萌动、出苗到形成肥大的肉质根的整个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肉质根生长期。

1.发芽期 由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显露为发芽期。此期约4~5天。该期靠种子内贮藏的养分和外界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进行种子萌发和子叶出土。

2.幼苗期 第一片真叶显露到“大破肚”为幼苗期。此期有7~9片真叶展开,需时15~20天。“破肚”是先由下胚轴的皮层在近地面处开裂,称“小破肚”,此后皮层继续向上开裂,数日后皮层完全裂开,称“大破肚”。“破肚”现象为肉质根开始膨大的象征,栽培上常作为间(定)苗及施肥的标志。

3.肉质很生长期 分两个阶段,一是由“大破肚”到“露肩”,称为肉质很生长前期,又称莲座期或叶部生长盛期。萝卜在“大破肚”之后,随着叶的增长,约经20~30天,肉质根不断膨大,根肩渐粗于顶部,称为“露肩”。此期是叶丛旺盛生长的时期,莲座叶的第一个叶环完全展开,并继续分化第二、三个叶环的幼叶,叶面积扩大迅速。二是由“露肩”到收获,称为肉质根生长盛期。此期是肉质根迅速生长的时期,大量的同化产物运输到肉质根内贮藏。

从萝卜的营养生长过程可以看出,茎叶的生长和肉质根的膨大,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相关性。最初是吸收根的生长比叶的生长快,而后转变为同化器官与肉质根同时生长,最后则主要为贮藏器官的生长。这一变化规律,为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生长前期要促进营养器官叶片和吸收器官根的迅速生长,制造营养物质,供应植株生长的需要。当营养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控制它的生长,使养分往贮藏器官转移,肉质根才能充分膨大。

(二)生殖生长时期 萝卜营养生长时期过渡到生殖生长时期,二年生的品种在北方寒冷地区,要经过冬季的一段低温贮藏期,次春天暖后定植于田间。而在南方温暖地区,在冬初收获后即可将种株栽于田间越冬,到春暖后即可抽望开花结实。萝卜现蕾至开花,一般需20~30天。花期一般30天左右,长的达40多天,至种子成熟需30天左右。

三、对环便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种子在2℃~3℃便能发芽,适温为20℃~25℃。幼苗期能耐25℃左右较高的的温度,也能耐-2℃~-3℃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的温度为5℃~25℃,适温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温度为6℃~20℃,适温为18℃~20℃,当温度低于-1℃~-2℃时,肉质根会受冻。

萝卜是低温感应型的蔬菜,在萌动种子、幼苗、肉质根生长及贮藏等时期都可完成春化作用,其温度范围因品种而异。研究表明,中国栽培的萝卜品种完成春化所需的温度范围为1.0℃~24.6℃。在1℃~5℃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春化完成的快,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则慢。

(二)水分 适于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有效水含量为65%~80%,空气湿度为80%~90%。空气湿度大,可提高品质。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土中空气缺乏,不利根的生长与吸收,土壤过于干燥,则肉质根的辣味增强,品质不良。如果水分供应不匀,则肉质根容易开裂。

(三)土壤与营养 萝卜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用丰水与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土壤的pH值以5.3~7为合适。萝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次为氮,再次为磷。据研究,每生产1000公斤萝卜约吸收氮5.55公斤、磷2.6公斤、钾6.37公斤,三要素比为2.1:1:2.5。

(四)光照 萝卜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日照充足,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强,物质积累多,肉质根的膨大快,产量高。萝卜的光周期效应属长日照性植物,完成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12小时以上)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较快。

四、类型与品神

萝卜品种众多,形状各异,按栽培季节可分为:

(一)秋冬萝卜 秋种冬收,生长期60~120天,是我国萝卜的主要类型,品种众多,优质高产。

1.南畔洲 肉质根圆筒形,皮肉白色,表皮嫩薄光滑,肩部钝圆,根蒂小。中晚熟,冬性强。质脆味甜,纤维少。播种至收获约75~100天,亩产4000公斤左右。

2.浙大长 熟食品种。根为长圆筒形,长44~67厘米,横径7~9厘米,重1.8~2.0公斤,大的5公斤以上。皮肉白色,表皮光滑侧根少。根部二分之一露出地面。生长期70~80天,每亩产量5000公斤以上。

3.北京心里美萝卜 生食品种。短圆筒形,根长12厘米,横径14厘米,重0.5~1.3公斤。1/2以上露出地面。上部淡绿色,下部白色,肉为鲜艳的紫红色,皮薄肉脆,汁多味甜,是著名的水果萝卜。极耐贮藏,亩产2000~2500公斤。

4.徐州大红袍 熟食及加工品种。直很为下粗上部稍细的短部子形,根长25~30厘米,下部横径7~10厘米,上部横径5~7厘米。皮色暗红,肉白,汁多味甜,干物质含量8.5%左右,单根重0.9公斤左右。根部1/2露出地面。生长期90~100天。耐贮藏,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

5.潍县青萝卜 生食品种。根为长圆筒形,长22~30厘米,横径6~7厘米,重0.6公斤。根部2/3露出地面。皮为翠绿色,外附白粉,尾端为玉白色,肉质致密耐贮藏,且汁多味甜,是著名的水果萝卜生长期90天,每亩产量2500~3000公斤。

6.黄州萝卜 湖北省地方品种,适于熟食和加工。肉质根上小下大底部平,呈解斗形,单根重0.4~1.0公斤。根部1/2露出地面。皮厚,人土部分淡黄白色,露身部绿白色,肉白

色,质紧密,味稍甜,水分少,不易糠心。耐贮藏,生长期90天左右。

(二)春萝卜 包括秋播春收的越冬萝卜和春播春收的萝卜。

1.白玉春 韩国进口品种。肉质根长圆形,白色,尾部尖细,根长30厘米左右,根皮光泽洁白,肉质脆嫩,具有糠心晚,歧根、裂根少,耐抽薹,耐寒,抗黑腐病等特点。生育期60天左右。

2.武汉春不老萝卜 肉质根长圆锥形,全部在土中,皮肉均白,单重250克左右。冬性很强,不易拍喜。生长期。180天左右。

3.大棚大根 韩国兴农种子有限公司选育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叶丛较直立,叶色深绿,花叶型。肉质根出土部分浅绿,人土部分白色,整齐一致,根长对21~26厘米,横径粗5~9厘米,单根重800~900克,肉质坚实,味道鲜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仍能良好生长,不易老化和抽基。在保护地栽培,生长期70~80天,适宜春大棚栽培。

4.春萝卜1号 春栽专用品种由山东莱阳农学院育成。肉质根白色,长圆柱形,长30~35厘米,直径5厘米,1/3出土面。肉细质脆,汁多味淡,可生食、熟食或加工。冬性强、抗病、耐热产量高,全生育期55~60天。

此外,还有日本的“小政”、“天春大根”等品种。

(三)夏萝卜 夏萝卜耐热力强,生长期短,多为夏种秋收的萝卜。

表1-1 不同地区萝卜的栽培季节

地 区 茬 口 播种期 生长日数 收获期

南昌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8上

8中~9下

10~11或2~3 50~70

70~120

50~120 9~12

11~2

3~5

上海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8上

8中~9中

2中~3下 50~70

70~100

50~60

8下~10中

10下~11下

4~6上

南京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月

8上中

2中~3下 50~70

70~110

50~60 9~10上

11

4中~6上

杭州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8上

9上

10

50~60

70~80

90~120 8下~10上

11~12

3

武汉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上

8中~9上

2~4上 50~70

70~100

50~60

8下~10中

11~12

4下~6上

重庆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下~8上

8下~9上

10下~11中 50~70

90~100

100~110 9中~10上

11~1

2中~3

长沙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8

8下~9

10上 40

100

140

8中~10

11~1

2~3

南宁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下~8上

8下~9中

10下~11中 70~80

70~90

90~120 9下~10

11~12中

2下~3

广州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5~7

8~10

10~12 50~60

60~90

90~100 7~9

11~12

1~3

福州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7下~9上

9下~11上 60~80

90~140 9下~12

1~3

山东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8上中

3下~4上 90~100

50~60

10下~11上

5下~3上

云南 夏茬

秋冬茬

春茬 4~8

8~10

10~2 60~90

70~90

90~120 5~11

10~1

1~5

河南 秋冬茬 8上 90~100 10中~11中

河北 秋冬茬 7下~8上 90~100 11月

东北 秋冬茬 7中下 90~100 10中下

西北 秋冬茬 6下~7上 100~130 10中~11上

1.短叶13 肉质根长圆柱形,皮肉白色,入土部分占1/3,单根重0.5~0.9公斤。质脆嫩少渣,味甜美,品质优良。早熟,耐高温多雨能力强。播后60天采收。

2.热白 北京农大育成。肉质根长圆筒形,尾部稍尖,皮肉白色,重750克,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味稍甜。耐热,生育期50~55天,亩产1500~3000公斤。

3.夏浓早生3号 日本引进。耐热性强,产量高,生长快,品质优,肉质白嫩,无青肩,单株重1.5~3公斤。

4.夏长白2号 泰国引进。根直圆柱形,长25厘米,横径6厘米,重0.5~1公斤。皮肉白色,品质好。播后45~50天上市,抗病,耐热。

5.四季小政 日本引进。单根重0.5公斤。皮薄而嫩,肉质晶莹,风味极佳。较耐热。播后45~50天上市。

6.万萝1号 肉质根近圆形。皮肉白色,单根重1公斤以上,不易糠心裂口。播后60天左右采收,耐热,亩产2500公斤左右。

(四)四季萝卜 植株矮小,肉质根小,呈球形、短圆锥形或扁圆形,直径和高度2~4厘米。较耐寒,耐热。播后30~40天可收。如南京扬花萝卜、上海小红等。

五、栽培

(一)茬口安排与栽培季节 萝卜栽培的茬口主要分春茬、夏茬和秋冬茬。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因而各类萝卜的播种适期不尽相同。确定不同栽培季节播种期的原则是:按照市场的需要及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把播种期安排在各适宜生长的季节里,尤其要把肉质根膨大期安排在月平均温度最适宜的季节,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不同地区各类萝卜的栽培季节见表1-1。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基肥 前作收获后要及早深耕,充分冻垡晒垡,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据土壤情况选用萝卜品种,土壤深厚的可以安排大型的入土深的品种,耕地深度要在33厘米以上;土层浅的,可选择入土浅的中小型品种,耕地深度中型种25厘米左右,小型种15厘米左右。作畦方式因品种、土质、地势与当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中小型的萝卜在雨水少、排水良好的地方多用平畦栽培,大型萝卜根深叶大,须用高畦栽培。在长江流域,无论大型或小型萝卜多采用深沟高畦,以利排灌。一般畦高20~27厘米,畦宽l~2米,沟宽40厘米。

萝卜的根系发达,需要施足基肥。一般菜农的经验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长头,追肥长叶”。整地前施入腐熟猪、牛粪等农家肥100担,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50公斤,耕入土中后耙平作畦,做到土壤疏松、细碎均匀,畦面平整。

2.播种 萝卜的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和撒播三种。种植密度,一般大型种如南畔洲、

浙大长等,点播或条措行距40~50厘米,株距40厘米。中型种如短叶13号,条播行距17~27厘米,株距17~20厘米。小型种如四季萝卜,撒播行株距4~7厘米见方。播种时的浇水方法,有先浇水再播种而后盖土,与先播种,盖上后再浇水两种,前者底水足,上面土松,幼苗出土容易;后者容易使土壤板结,须在出苗前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才易出苗。播种后盖土的厚度约2厘米,轻松土稍深,就重土稍浅。播种过浅,土壤易干,且出苗后易倒伏,胚轴弯曲,将来根形不直;播种过深,不仅影响出苗的速度与健壮,还影响肉质根的长度和颜色。播种量因品种、种子饱满程度、发芽率、播种方法和栽培季节的不同而异。在播种前,应严格检查种子质量。一般大中型品种点播每亩用种子0.5公斤,每穴4~5粒,并使种子在穴中散开,条播用种子1.0公斤;小型品种撒播每亩用种子1.5公斤。

3.田间管理 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萝卜播种后,须适时适度的进行间苗、浇水、追肥、中耕锄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1)及时间苗 萝卜的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要及时间苗,原则是早间苗,分次间苗,晚定苗。早间苗,苗小,拔苗时不致损伤留用苗的根须;晚定苗可比早定苗减轻因某螟等的危害而造成缺株。生产上一般间苗2~3次。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除受病虫损害及细弱的幼苗、病菌、畸形苗及不具原品种特征的苗。在有2~3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大破肚”时每穴选留具有原品种特征的健壮苗一株,即为定苗,其余拔除,留苗数大中型品种4000~5000株,小型品种1万株。

(2)水肥管理 在肥水管理中应做到:前期促进叶片和吸收根的健壮生长,为后期肉质根膨大奠定物质基础。当营养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加以控制,促使养分及时转运到贮藏器官。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必须保证叶片有较长的寿命和较强的生活力,使之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保证肉质根的膨大。

萝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发芽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有效水含量直在80%以上,使发芽迅速,出苗整齐。幼苗期至“破肚”前一段时间,要少浇水以利蹲苗,促使根系向土层深处发展。叶部生长盛期要适量的浇水,以保证叶部的发育。群众的经验是“地不干不浇,地发白才浇”。肉质根生长盛期,要充分均匀的供水,保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此时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不仅影响肉质根的膨大,也将使须根增多,质地粗糙,导致糠心。但若土壤水分过多,应及时进行排水,以防止根腐病的发生。浇水的时间,早春气温低宜在上午浇水,伏天最好傍晚浇水,以降低地温。

施肥应根据萝卜在生长期中对营养元素需要的规律进行。基肥充足而生长期短的萝卜可少追肥;大型种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还需分期追肥。一般菜农的经验是“破心追轻,破肚追重”。追肥浓度除看植株大小外胚要看天气决定,菜农有“天干浇透不浇稠,天阴浇稠不浇透”的经验。一般追肥的时间和次数是:第一次在幼苗生出2片真叶时追施稀薄的人粪尿,点播条播的施在行间,撒播的全面浇施;第二次在进行第二次间苗中耕后进行追肥,浓度为20%;至“大破肚”时再追施一次浓度为30%的人粪尿,每亩并增施过磷酸钙及硫酸钾各5公斤。中小型萝卜施用三次追肥后,萝卜即迅速膨大,可不再追肥。大型的秋冬萝卜还需在“露肩”时每亩追施硫酸铰7.5~20公斤,以供根部旺盛生长的需要。追施人粪尿和化肥,切忌浓度过大与靠根部太近,以免烧根。

4.中耕除草 萝卜播种出苗以后,如遇下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中耕除

草。对长形露身的品种,在生长初期须培土拥根,使其直立生长。封行以后一般不再中耕。

5.采收 萝卜因品种及播种时间的不同,采收时间也不一样,一般以肉质根充分肥大后为采收适期。收获过早,产量低;过迟,易遭冻害或糠心、抽芙而降低品质。春播春萝卜播种后一般50~60天采收;夏萝卜生长快,播种后45~60天采收;秋冬萝卜播种后70~100天采收。如为肉质根大部露在地上的品种,要在霜降前及时采收,以免受冻,肉质根全部在土中的品种,可以迟收以摸高产量。萝卜的产量,一般大型秋冬萝卜亩产3500~4000公斤,高产者可达5000公斤以上,中型萝卜亩产2500~3000公斤;春萝卜及夏萝卜亩产1000~1500公斤;四季萝卜亩产600~1000公斤。

6.病虫害防治 萝卜的主要病害有黑腐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

(1)病毒病 病毒性病害。发病后出现花叶。叶片皱缩,畸形,植株矮小、根部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缺株减产。该病由蚜虫传播,高温(28℃以上)干旱有利于该病发生。可按以下措施加以防治:及早防治蚜虫;高温干旱季节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期播种;合理轮作。

(2)黑腐病 细菌性病害。感病后根部维管束变黑,肉质根内部变黑腐烂,造成黑心、空心,有特别臭的气昧。防治上应做到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及时防治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等害虫;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相当于0.02%)浓度的药液喷雾。

(3)蚜虫 主要危害萝卜的叶。成群聚集在叶的背面和心叶吮吸汁液,使受害叶缘向后卷曲,叶片皱缩,并逐渐失水枯黄,使植株表现矮小,发育不良,直至枯死,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4)菜青虫 成虫产卵于叶子背面,似竖直的麦粒状,孵化后危害菜叶,吃成很多缺刻。随着虫龄增加,危害逐渐加重,有时仅残留叶脉,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且粪便污染叶面,传播软腐病。应在1~3龄幼虫多时施药防治,用高效B.t乳剂(8000国际单位/微升)1500倍液喷雾,配制药液时加人0.1%的洗衣粉,选轻气温高于15℃的阴天、多云天或在晴天下午4点后施用;或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喷雾。

(5)菜螟 成虫产卵于心叶等幼嫩叶片上,孵化后先潜叶危害,2龄后穿出叶面吐丝缀叶危害,使心叶死亡,4~5龄由心叶或叶柄蛀人根部,受害株枯死。抓住卵粒盛孵期并初见心叶受害时施药防治,用2.5%功夫乳油2500倍液喷雾;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6)小菜蛾 低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受害叶上呈现一个个透明斑,3龄后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苗期幼虫喜集中在心叶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可用高效B.t乳剂(8000国际单位/微升)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交替喷治。

(7)黄曲条跳甲 以成虫咬食叶片,形成许多小孔,受害重时,幼苗整株死亡,成虫

还咬食留种萝卜的花蕾、嫩英。果柄、嫩梢,造成减产。幼虫则蛀食根皮,咬食须根,影响植株生长及肉质根商品性。防治方法是:前作收获后注意清洁田园,及时翻耕晒堡、冻堡,以减少虫源;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2.5%澳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

7.萝卜品质变劣的原因及预防 萝卜生长期间由于栽培技术不当常常引起肉质根开裂、叉根、糠心、黑皮与黑心、辣味与苦味及先期抽薹等现象发生,导致品质变劣,产量降低。

(1)裂根 指肉质根开裂,不易贮运。原因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忽干忽湿,突降暴雨等。预防方法是:在生长前期遇天气干旱时,要及早灌溉,中后期肉质根迅速膨大时要均匀地供水,切忌忽干忽湿。

(2)糠心 又叫空心,指肉质根中心部分干枯失水,不堪食用。原因是生长期的前后水分供应不均,如前期过湿;后期过干;偏重施氮肥;早期抽薹;贮藏时高温干燥;不及时采收等。预防方法是:前后期均衡供水;均衡施肥;选择适宜品种;适期播种,适量密植;创造适宜的贮藏环境。

(3)叉根 指萝卜的侧根异常膨大,形成分叉的肉质根。原因是种子萌芽时胚根受到破坏;耕作层太浅,土壤坚硬或有石砾、瓦屑等硬物,土壤部重,使肉质根向下生长受到阻碍;施肥时不均匀,或肥料未完全腐熟,使主根受害损伤;田间管理时,除草或中耕损伤了很尖等。预防方法是:精细整地,拣出石块、砖头等硬物;选择不要过于描重的土壤,并要深耕;施用完全腐熟的肥料,避免烧根。

(4)黑皮与黑心 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或施用新鲜厩肥,土壤微生物活动强烈。消耗氧气过多等,都易造成根部窒息,部分组织缺氧而出现黑皮或黑心。黑腐病也会引起黑心。栽培上应选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种植,并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以防止黑皮或黑心的发生。

(5)辣味与苦味 辣味是由于肉质根中芥辣油含量过高。原因是气候干旱、炎热,肥料不足,病虫危害,肉质根未充分肥大等。苦味是由于苦瓜素的存在。原因是单纯施用含氮化肥过多而磷、钾不足所引起。预防肉质根的辣味和苦昧要通过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来解决,如避免萝卜受到病虫危害,充分供应肥水,不要单纯使用氮素化肥等。

(6)先期抽薹 是指在肉质根膨大未达到食用成熟度以前,遇到低温及长日照满足了其阶段发育所需要的条件,植株即抽基开花的现象。抽基以后,营养物质即供开花结实之用,肉质根由致密的状态变为疏松,失去食用价值,在生产上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栽培上由于品种选用不当,品种混杂,播种期太早以及管理技术不当等都会引起先期抽基。防止先期抽喜的关键在于使萝卜在营养生长期间避免有通过阶段发育的条件,如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适期播种,选用阶段发育严格的品种,及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等。

(三)春萝卜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春萝十播种时种子萌发正值低温时期,极易通过春化阶段而未熟先抽董,因此,宜选择冬性强,肉质根膨大期耐热、抗病能力强,而且早熟、丰产的品种。如白玉春、大棚大根等。

2.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水条件良好的沙壤上,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深耕后做成高畦。

3.播种 播期的确定以日平均温度不低于8℃~10℃为原则,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宜。可条播,也可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20~30厘米,通常每穴点播3粒,因进口种子价格昂贵,为节省种子,常采取单粒播种,同时每穴播油菜种10粒左右,帮助顶土出苗。

4.田间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应给予较高的温度,白天20℃~25℃,夜间10℃~13℃为宜。可采用地膜覆盖或近地面覆盖来增温。出苗后即可揭去盖膜,但温度应在8℃~10℃或更高,否则,低温时间较长易引起抽薹。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间苗,以不拥挤力度,5~7片叶时选留健壮苗进行定苗。

发芽期要保证水分充足,幼苗期则需水较少。进人“破肚期”后应肥水齐下,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间直在上午,经中午太阳晒后,不致使夜间土温降低。生长后期仍要适当浇水,防止空心,但应在傍晚浇水。春萝卜生长期较短,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每亩追施硫酸铰20公斤即可,分两次施入。

5.采收 当肉质根充分膨大、叶色转淡时,应及时采收,否则,出现空心、抽薹,失去商品价值。

六、留种

(一)大株留种法 当萝卜采收时,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无病虫害,叶少,侧根少,根尾细,肉质根大且表皮光滑,色好,端正,内部组织致密,不空心的萝卜留种。水果用的萝卜更要选味甜多汁的植株。种株留叶7~10厘米切断,在室内放2~3天使之稍萎缩后再栽植。定植方法是圆形种和小型种直接挖穴种人,长根种斜栽,或栽前切去根部2/3,涂上草木灰,以防腐烂。定植距离,一般大型品种67厘米见方,中型品种50厘米见方。不同品种须相隔2000米,以免混杂。栽后浇稀粪水,注意培土防冻。待长出新叶后要浅中耕,并施肥1~2次,注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抽薹开花时,设立支柱,以防倒伏。当植株上的花开到80%时及时摘心,以利种子的充实。萝卜花期25天左右,当茎叶和角果转黄时,种子已告成熟即连根拔起,晒干后脱粒,贮藏在干燥处备用。每亩地种子产量50~60公斤。在于燥状态下,种子发芽力可保持4~5年,但生产上多用新种子。

(二)小株留种法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株行距26~40厘米见方。出苗后间苗,选地上部分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虫害的作种株,删拔劣株和过密植株,每穴留一株。其它管理同大株留种法。

大株采种成本高,种子纯正。小株采种生长期短,成本低,但肉质根部未经选择,容易引起种性退化。因此,多采用二级留种制,即每年用大株采种所得的种子,做小株采种用的原种,从小株上采收的种子,只作当年生产用,不再用其留种。这样种子生产成本低,又经过大株精选留种,可确保种性优良。

第二章 胡萝卜

一、植物学特征

(一)根 胡萝卜依肉质根的长度可分为长根型和短根型两类。根的长度约大于其横径4倍以上的为长根种,一般长17~22厘米,根的长度小于其横径4倍的为短根种,长多为6~10厘米。长根种根系分布深,短根种根系分布浅。肉质根的横径一般3~4厘米,大的可达6厘米。肉质根的形状分圆锥形和圆柱形两类,以圆柱形为优良。肉质根表面上有凹沟或小突起状的气孔,并在相对四个方向生有纵列四排须根。根的皮色与肉色以桔红、桔黄为多,也有的呈浅紫、红褐、黄色或白色。桔红和桔黄色品种含有胡萝卜素。在肉质根的生长过程中,越趋于成熟,胡萝卜素的含量越增高,红色也变深,同时粗纤维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减少,含糖量增加,使甜味随之增加。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在根内的纵向分布是上部含量较高,越向下含量越低,因而尾部颜色较上部淡风味亦差。

(二)茎 胡萝卜的茎在营养生长期间为短缩茎,生殖生长阶段抽生花茎。花茎可高达1.5米以上,横径2厘米以上,分枝能力强,茎节粗大坚硬。茎的颜色为绿色,并有深绿色条纹,形成棱状突起。茎的横断面为圆形,外围有细棱。

(三)叶 胡萝卜的叶为3~4回羽状全裂叶,叶裂片呈狭披针形。叶片与叶柄均为绿色,生有茸毛。叶数因品种而异,一般叶数越多,肉质根越大,即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直接相关。

(四)花 胡萝卜不能在萌动的种子时期通过春化,必须在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才会受到低温的影响而通过春化。通过春化的植株,在完成花芽分化后如遇高温长日照条件,便可抽薹开花。胡萝卜为复伞形花序,顶生,大小伞基部均有总苞片,每一小伞形花序有10~160朵花处于总苞内。雌雄同株,异花虫媒授粉。花两性,白色。

(五)果实和种子 胡萝卜为双瘦果,成熟时裂为2果,每果内含1粒种子,果面上生刺毛。毛常使种子连在一起,若不除去会致播不均匀,也影响种子同土壤接触,不利吸水、发芽。种子无胚乳,千粒重1.1~1.5克。带刺的种果每500克约有2.5万粒,去刺后为4~5万粒。发芽率当年为78%,第二年下降为65%。

二、生长发育

胡萝卜的生育周期从种子播种到种子成熟需经2年时间。第一年是营养生长期,一般为90~140天时间。第二年春在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进人生殖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时期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发到第一片真叶露心,在适宜条件下常为10~15天,种子发芽率70%左右。

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展开到第六片真叶展开。需25天左右,幼叶细小,这时要特别注意防治杂草。

3.莲座叶期 从叶片迅速生长到肉质根开始膨大,一般需30天左右。此时供肥过多,易旺长。

4.肉质根膨大期 从肉质根开始膨大到收获,需40~50天。此期应供给充足肥水。

(二)生殖生长时期 在北方寒冷地区,胡萝卜“收获后要经过冬季的一段低温贮藏期,次春天暖后定植于田间。而在南方温暖地区,在冬初收获后即可将种株栽于田间越冬,到春暖后开始抽薹、开花、结果,需100~120天。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胡萝卜种子发芽最低温度是4℃~6℃,但发芽极慢,约需25天。发芽适温为20℃~5℃,约5天即可发芽。幼苗期能耐较短期的-3℃~-5℃的低温,30~40天的幼苗经受-12℃低温,叶片会脱落,但不致死亡,后期条件适宜,仍可发芽生长形成肥大的肉质根。叶生长的适温为23℃~25℃。肉质根膨大期的造温为13℃~18℃,在此适温范围内根生长快,根形整齐,品质好。若高于24℃,根膨大得缓慢,色淡,根形短且尾端尖细,产量低,品质差。胡萝卜是绿体春化、低温感应型的蔬菜,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后,一般在1℃~3℃条件下60~80天即可通过春化阶段。开花结实期的适温为25℃左右。春播胡萝卜前期温度低,中期温度适宜,但后期温度偏高,不适胡萝卜肉质根肥大的要求。因此,春播胡萝懈种期宜早不宜晚。在秋播条件下.其温度状况与胡萝卜生育适温相适应,前、中期温度较高,有利于叶片的生长;后期气温渐低,温差大,有利于肉质根的肥大,在生长期内不会因低温而通过春化、抽薹。

(二)水分 胡萝卜具有一定抗旱性,肉质根肥大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60%~80%。土壤湿度过大,或土壤过干,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光照 胡萝卜属于要求中等光照强度植物。生长期日照充足,叶片宽大,同化作用强,物质积累多,叶片和肉质根的生长都较快;光照不足,则叶片狭小,叶柄细长,影响肉质根的膨大。胡萝卜为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薹开花。

(四)土壤与营养 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又排水良好的壤士或沙壤上最适宜胡萝卜生长。土壤部重点水不良或土层浅,易发生歧根、裂根、烂根等现象。胡萝卜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性较强,适应范围为pH值5~8。胡萝卜对营养的要求以氮、钾肥较多,磷肥次之。

四、类型与品种

胡萝卜依根的长度可分为长根种和短根种,依根形又可分为圆柱形和圆锥形,依用途可分为生食、熟食和加工品种。

(一)鲜食类品种 此类胡萝卜肉质根外形美观,色泽鲜艳,内质嫩脆,汁多味甜,心

柱较细。

1.烟台五寸 肉质根浅橘红色,短圆锥形,根长16~20厘米,横径4.5厘米,单根重150~310克,心柱稍粗,肉质致密,汁多,味甜,品质优,宜生食或熟食。江淮流域立秋播种,生长期70~100天。中熟,较耐热,耐寒。春季也可栽培,不易抽薹。

2.烟台三寸 肉质根短圆锥形,外皮肉均匀橘红色,根长10~15厘米,横径4厘米,单根重120~150克,心柱细,肉肥厚,昧甜,宜生食。耐热品种,生长期90天,不易拍美,为优良的春、秋两用品种。

3.红心钱泰来 为欧洲栽培的鲜食优良品种。根长16~20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皮肉均为橙红色,昧甜多汁,生食、熟食均可。中熟品种,宜秋播,春播易抽薹。

(二)熟食类品种

1.上海长红 肉质根长圆柱形,长30~40厘米,横径2.5厘米,单根重100~150克。表皮光滑,皮、肉均呈桔红色,心柱小,肉质致密,味较甜,多汁,品质好,宜熟食。中晚熟品种,生长期120天,较耐热,耐寒性中等。适于秋播,春播易抽赛。

2.长沙红皮胡萝卜 叶丛较直立,高50厘米,开展度40厘米左右,叶绿色。肉质根圆柱形,长18-20厘米,上部横径3.8厘米,单根重100克左右。表皮光滑,皮、肉均为橙红色。适于秋播。

表1-2 主要城市秋胡萝卜的播种与收获期

地区 播种期 收获期

生长日数(天)

南昌

7上~8上 11~1 100~140

上海 7月

10上~11下 100~140

成都 7中

11上~12上 100~150

广州

7上~9下 田间越冬 翌春收获

济南

7中~7下 10下~11中 100~120

郑州

7中~7下 11中~11下 120~130

西安

7中~7下 11月 110~130

北京 7中

10下~11中 100~120

太原 7上

10下~11上 100~120

兰州 7中

11上~11中 100~120

乌鲁木齐 6下~7上 10上~10中 100~110

呼和浩特 6中~6下 10上~10中

100~110

沈阳

7上~7中 10中~10下 100~110

长春

6下~7上 10中 100~110

哈尔滨 6下

9下~10上 90~100

3.兴农全腾 引自韩国兴农种子公司的一代杂种。叶丛直立,叶片较窄。肉质根圆柱形,整齐,长12~15厘米,上部横径3.5~4.5厘米,桔红色,颜色内外一致,中心柱细。适宜春播和保护地栽培。

(三)加工类品种 此类胡萝卜肉质根表皮光滑,质脆致密,水分少,味甜,心柱横径只为肉质根横径的1/3以下。

1.新黑田五寸 从日本引进的一代杂种,目前在我国已推广应用,是我国目前胡萝卜保鲜出口的重要品种。肉质根橙红色,皮、肉色泽一致,长圆锥形,上下粗度较一致,长18~20厘米,上部横径3.2~3.5厘米,单根重98~120克。表皮光滑,质脆嫩,汁多味甜,品质优良,鲜销、加工皆宜,尤其适合加工出口。春、秋两季均可栽培。

2.红芯四号 肉质根呈长圆柱形,外观光滑,形状整齐,皮、肉与心柱均呈浓橙红色,心柱极细,肉质细嫩,单根重250~300克。生长期100~105天,冬性很强,耐低温,十分耐抽喜,为适合我国春露地播种早熟一代杂种。抗逆性强,适合鲜食、加工与榨汁等用途。

3.黄金条胡萝卜 江西省龙南县地方品种。肉质根长圆锥形,表皮光滑,皮、肉均黄色,中心柱细小,肉质细密,脆嫩味甜。主要用于腌制黄金条胡萝卜干,加工产品金黄色,脆嫩可口,有香味。适于秋季栽培。亩产1500公斤。

五、栽培

(一)茬口安排与栽培季节 胡萝卜栽培的茬口分春茬和秋茬。春茬一般于2~3月播种,5~6月采收。秋茬一般于7~8月播种,11~1月采收。各地秋胡萝卜的栽培季节选择可参

考表l-2。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基肥 胡萝卜的根系发达,入土深,应选择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灌两便的沙壤土或壤土,进行深耕。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耕耙整平后做畦。长江流域多采用深沟高畦栽培,畦宽80~12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

2.播种 秋季栽培可直接播干籽,春季栽培需先行催芽,方法是:将搓去刺毛的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2小时,淋干水后用湿纱布包好保湿,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其间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当5~7天后有6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25厘米,播前先顺沟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播,播后覆土1.5厘米。秋季栽培的,播种后以碎草覆盖畦面保湿,春季栽培的,播种后用冷凉纱浮面覆盖或覆盖地膜。播后若温度等条件适宜,10天左右即可出苗。条播用种量每亩750克,撒播用种量每亩l~1.5公斤。

3.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 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苗高3厘米左右,生有l~2片真叶时第一次间苗,疏去过密、弱小、不正常的苗,留苗株距3厘米左右。苗高13厘米左右,3~4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留菌株距6厘米左右。4~5片真叶定苗,定菌株距15厘米,每亩留苗3.5~4万株。每次问苗后要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和培土,中耕不宜过深。

(2)肥水管理 播种后,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可适当浇水,以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一般不宜过多浇水,以利蹲苗,防止徒长。从定苗到收获,追肥2~3次。定苗5~7天后结合浇水亩施人尿素3~3.5公斤。肉质很膨大初期,要及时充足地浇水、追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人畜粪水4000公斤。采收前25天,亩用磷酸二氮钾2.5公斤加水100公斤,进行根外追肥。

4.采收 采收时期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品种播种后60天左右即可采收,中、晚熟品种多在播后90~150天收获。成熟时,大多数品种表现心叶呈黄绿色,外叶梢有枯黄状。收获方法大都以锹挖掘。产量一般长根种亩产2500公斤,高者可达5000公斤。

5.病虫害防治 胡萝卜的病、虫害少,但在不正常的天气条件下,也会发生黑叶枯病和腐败病。虫害主要为蚜虫。

(1)黑叶枯病 又称黑斑病。茎、叶和叶柄均可染病,不侵害根部。防治方法是:及时拔除病株,并予以深埋。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忽干忽湿。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力增强。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

(2)腐败病 又称软腐病。主要危害胡萝卜根部,也能危害叶柄及叶片。防治方法是:实行三年轮作制,能减少发病。提早耕地,充分晒垡。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避免胡萝卜根部

受伤而感染此病。苗期防治,用农抗751以150毫克/千克的浓度喷雾或浇灌2~3次。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35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l~2次。

(3)蚜虫 用10%毗虫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留种

收获时进行选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健壮,叶片较少,根须较细,表面光滑,颜色鲜艳,四排须根整齐,根形端正的为母株。将叶片剪短,留10厘米左右的叶柄,栽于采种田,栽植时使其顺行向倾斜约45度,埋土至根头部,略露基叶。种株的株行距,小型品种33厘米见方,大型品种50厘米见方。留种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作基肥。为保证籽实饱满,应进行整枝,除主茎外每株选留3~4个侧枝,其余全部摘除,同时,应设立支架,以防倒伏。主枝先开花,种子质量最好。当花序变成褐色,外缘向内翻卷,茎节开始失绿时表示花序已经成熟,甩剪刀剪下,进行晒晾,干后即可将籽打下,继续晾晒2河天,并接去种毛,进行贮藏。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贮藏4年,一般亩产种子75公斤左右。不同品种留种时应相距2000米以上,以防生物学混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