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文综 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文综 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乌哈旅游
初中八年级文综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3.毒品眼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虎门硝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 ) ①与贩毒活动作斗争 ②_________ ________:名姓 ______________:号考 __________________:级班远离毒品 ③抵制毒品的诱惑 ④开展禁毒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样转变会在哪件事发生后?(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签订 C.清政府被推翻 D.新中国成立 5.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理由是( )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极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C.中国经济军事落后与英国 D.林则徐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7.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没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8.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9.《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冯某被迫居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

A.开商埔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10.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11.以下条约中有割让领土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2.《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条款是( )

A.割让大片领土 B.支付巨额赔款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通商口岸设厂

13.《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4.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15.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B.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D.中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6.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7.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创办的企业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南通大生纱厂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一联敬挽的是( ) A.邓世昌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19.“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1.知道孙中山革命实践的核心思想是( )

A..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既忘共和,即为国贼”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2.1918年,谁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何叔衡 D.董必武

2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间,外国油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皮”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4.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相比较,不同之处有( )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 B.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26.孙中山《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

A.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27.关于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问题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是( )

A.戊戌变法的开始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很多同学都看过《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推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

A.学习外国的长处 B.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二. 非选择题(共5个题,50分) 31. 材料分析题: (7分)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家四合院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曾移居台湾、1897年曾移居北京东交民巷。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60年以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的条约有关。 (1)请你想一想老人的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6分)

(2)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2.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的探索,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开展。

(1) 学习西方军事器物的探索主要指什么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影响?(4分)

(2)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探索指哪些重大事件?结果如何?从他们的探索结果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分)

(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探索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4分)

33.融入情景,探究问题:(15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抗争和探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思想大解放。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思想大解放”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3分)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B.青年杂志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讲上述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响应的横线上。

① 属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是 ②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③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提出这三次探索的核心主张,其顺序分别是:(6分) 、 、 、 (3)三次探索在社会上对思想的影响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34.辨析改错(6分)

有一位美国人琼斯著有《大清帝国见闻录》,记述了他曾在1895年和1900年两次来到中国看到的景象描述如下:“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1895年我终于有机会乘轮船来到中国威海卫,正巧看到中国的将领邓世昌指挥着北洋舰队同英军作战。„„五年后,我又乘船来到天津,亲眼目睹了中国太平军的威力,他们在廊坊一带同我们的军队奋战,是我们损失惨重。„„”请指出以上描述中有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

35.辨析改错:(8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动荡不安、名不聊生,下面是1901年北京老百姓对这一时局的叙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来并予以改正。

去年英法联军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跑了,别看清政府对付洋人没有本事,想当年对付要变法救国的洋务派却够狠了,把其代表康有为都给杀了„„听说今年又签订了一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住了,我看这大清国的末日就要到了。

①错误 改正 ②错误 改正 ③错误 改正 ④错误 改正

思想品德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晚饭后,明明一家人开始各忙各的了,爷爷看电视,爸爸打电脑,妈妈织毛衣,明明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业。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人啊!明明的家庭结构属于( )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

2.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 ) A.教育功能 B.抚育和赡养功能 C.人口生产功能 D.消费功能 3.《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我喜欢一起床就带给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个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创造。”这段歌词表明家对我们的意义是( )

①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 ②我们在家中享受着温暖 ③是我们的天然学校 ④是我们的

情感栖息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 ) A.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下面四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恩是一种美德,需要从对身边的人感恩开始 B.长大后孝敬父母就行了,现在不用感恩 C.如果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不必对父母感恩

________ D.父母教育和抚养我们是法定的义务,不需要感恩 6.下列话语能体现孝敬父母的是( ) A.“妈妈,您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B.“妈妈,晚上多做点好吃的,我们给你过生日” C.“妈妈,我的任务就是读书,家务活全归你了”

D.“爸爸,我同桌买了双名牌运动鞋,你也给我买一双”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烦恼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B.在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是没有矛盾的 C.与父母的矛盾和摩擦是可以调解的 D.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

8.小丽上七年级了,对父母偏执的思想观念、简单的管教方法和严厉的待人态度,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 ) ①父母要小丽这样,她偏要那样 ②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 ③小丽应与父母平等交往 ④父母让小丽相信这个,她非相信那个①②③④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是前提, 是关键( )

A.换位思考 求同存异 B.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 C.彼此了解 尊重理解 D.尊重理解 彼此了解 10.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沟通的结果是 ( ) A.换位思考 求同存异 B.求同存异 换位思考 C.尊重理解 求同存异 D.彼此了解 换位思考 二.简答题(共20分)

11.在电视剧《我的丑娘》中有如下的几个镜头:(8分)

镜头一:丑娘出现在进城打工的儿子的婚礼上,当新娘问新郎老太太是谁是,新郎说:“问路的。”

镜头二: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正为找不到带孩子的人而发愁时,丑娘以保姆的身份来到了儿子的家。

镜头三:当身心疲惫的丑娘病倒住院时,良心发现的儿子终于说出了真相。

针对儿子的做法,在“当代中学生论坛网”上,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请你把你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甲的观点:即使我的娘再丑,我也会尽我的所能孝敬她,因为她赋予了我生命。 你的观点: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2)乙的观点:良心发现的儿子开始孝敬妈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呢?

你的观点: 。

12.行为训练:(12分)

(1)当父母生病时,你会:

(2)当看到父母对爷爷、奶奶很孝顺时,你会:

(3)回到家里,看到父母干家务忙得不亦乐乎时,你会:

(4)当你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自己喜欢的歌星,而父母却对此表现得不屑一顾时,你会:

(5)因同学聚会,回家很晚,看到父母恼怒的样子,你会:

(6)当得知父母未经你同意就把你的缺点向学校老师进行反馈时,你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