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12 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12 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来源:乌哈旅游
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高考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备考建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绝对高频高点,复习备考重要重点掌握经济建设的政策和改革的成败得失,并且要注意联系对比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 年— 年)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3)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 2、改革重点: 方面 3、具体内容:

(1)农业方面——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 ;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 ; ③大规模 ,提高粮食产量,提倡 。 (2)工业方面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 ; ②给企业部分权力;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 ,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4、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______,但对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5、启迪:

①面对社会发展的困境, 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②改革要从实际出发, ,不能 ,脱离了具体的国情。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 年) 1、改革重点: 2、主要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3、特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 。

4、结果: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易混易错】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重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重在重工业。

5、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

(1)勃列日涅夫改革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提高了苏联的 ,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的发展较快,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2)但它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

(3)启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工程,任重道远。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年)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

1

逐步下降的局面。

(2)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2、主要内容:

(1)承认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用 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2)政府减少了 计划指标,代之以 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 和 ,还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结果: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4、失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

【关键点拨】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高考真题】

1、(2010·福建)《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2、(2010·北京)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3、(2011·全国)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4、(2011·浙江)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1939年9月1日 1941年6月22日 1942年1月1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88年6月—7月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德战争爆发 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89年-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90年1月 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 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 1945年4月30日 1945年8月8日 雅尔塔会议 苏军攻克柏林 苏联对日宣战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8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