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恐龙的呼唤》
晚上我悄悄入睡了,我梦见恐龙在对我说:“6500万年前,火山活动开始了,频繁爆发的火山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恐龙和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再健康。更糟糕的是,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环境,地球本身也遭受了致命性的重创——宽达10公里的陨石突然撞击地球,短时间内毁灭了所有的森林,恐龙全部灭绝,很多小型哺乳动物也都不复存在,整个世界似乎就此了无生机,还叫我救一救它》”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
恐龙分为蜥龙目、鸟龙目
蜥龙目又分为: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鸟龙目又分为: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蜥龙目兽脚亚目中的霸王龙又名暴龙,霸王龙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恐龙,是已知最大的陆生性食肉类,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体长17米,仅头部就有1.5米长,身高达6米。头骨笨重,高而侧扁,具有两个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椭圆形。牙齿极为发达。在齿骨、髃骨和前关节骨之间有粗大的活动韧带固着痕迹 ,颈骨较短,有9~10个颈椎,其构造特点是短宽型。肩带退化,肩胛骨细长,而肱骨短小,长仅有肩胛骨的一半。前足退化细弱,仅有二指,亦可能残存第三指。霸王龙腰带非常发育,结构极为紧凑,不仅肠骨与荐椎紧密愈合,坐骨与耻骨的远端也彼此贴合在一起;其耻骨远端扩粗呈足状突,而坐骨远端为棒状。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蜥龙目蜥脚亚目中的雷龙体躯庞大,重约40吨,体长可达24米。雷龙的头骨与梁龙的头骨相似,较为低长,侧面看上呈三角形,吻端很低,只有一个鼻孔,且位于头的顶端;口中的牙齿较少,着生在颌骨的前部,牙齿呈棒状,恰似铅笔头。
鸟龙目鸟脚亚目中的鸭嘴龙,从出土的化石知道,鸭嘴龙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它的后腿粗大且尾巴很长,共同构成三角架的姿势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而前肢短小高悬于上部,可协助嘴来摄食树上的枝叶;它的牙床上长着成百上千的牙齿,这些棱柱形的牙齿成层镶嵌排列,上层磨蚀完了,下层长上去补充,这种结构可以加快咀嚼速度并适应硬壳粗纤维的植物。鸭嘴龙分二种,头部有顶饰的棘鼻龙和无顶饰的平顶龙,前者以青岛龙为代表,后者以山东龙为代表。
现在的动物已经绝灭了,我呼吁:“保护环境,珍爱家园吧,让我们成为动物的好朋友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