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色洋葱”纹样瓷:
受中国青花瓷器的影响,著名的瓷器画家贺罗于1739年创做出了“蓝色洋葱”纹样瓷,其特点是根据中国的绘画题材及构图方式画出的荷花、菊花以及还未盛开的花苞,或者以石榴、桃子、竹子以及等水果题材为纹样的瓷器。其造型多呈现出“球状”造型,酷似洋葱,因此而得名。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外国瓷器画家不太了解中国传统瓷器的题材及内含,故而混合了各种欧洲人较为熟悉,便于接受的装饰元素,绘制成了带有鲜明特色的欧洲瓷器。其实,所绘制的 “球状”造型并非指的洋葱,据考证,该造型可能是基于中国瓷器上桃子或石榴的变形,或是根据中国传统青花装饰提炼概括的几何抽象纹样。被誉为世界第一瓷的德国迈森(Meissen)陶瓷公司便盛产蓝色洋葱瓷。其晚餐系列高达7百多件。
2、“蓝柳纹样瓷”(Blue Willow、 Willow Pattern):
据闻诞生于18世纪末于英国,另一说法是由英国制瓷家托马斯·弥尔顿(Thomas Milton)于1780年所设计。该瓷器装饰了一种被称为 “柳树纹样”的装饰。(Willow Pattern)。该瓷器纹样并非仅仅应用柳树纹样为装饰,而是一种转印在瓷器上,带有中国青花山水楼阁及人物场景的纹饰,是在西方进口瓷和仿制中国瓷器的过程中逐渐衍生而成的, 经过英国瓷器商的提炼加工,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瓷器装饰风格,在19世纪蓝柳瓷的使用异常广泛成为了欧洲历史上青花瓷器最为繁盛的时期。
蓝柳纹样瓷上的中国故事:
从前,有一个有权有势的朝廷官员生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名叫Knoon-se他们住在美丽的湖边宅院当中。这位官员雇了一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干事名叫Chang。在与官员的女儿Knoon-se小姐接触的过程当中,Chang逐渐爱上了这位官员的女儿,于是常常悄悄的在离家不远的柳树下约会。不慎这件事被那个官员知道了,他认为一个出身贫贱的书生怎么可以配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盛怒之下他将Chang赶了出去,并告诫自己的女儿永不得与Chang相见。为了使Knoon-se死心,便将Knoon-se软禁在了闺楼上,还派人在
宅院的周围建造了一道严密的围墙,
但是,。Knoon-se依旧思念着他的爱人Chang并且时常游走在围墙的周围,盼望着能够看到Chang的身影。官员为了彻底打破女儿的思念。竟然将她许给了一位将军,这位将军希望早日可以娶回小姐,带着一只盛满珠宝金银的盒子作为聘礼,随时可能会来订婚。而Chang也在时刻思念着Knoon-se,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写了一首诗藏入了一个挖空了的椰子里面,园外的湖水与是园内的小溪是相通的,椰壳随着水流飘入园中。椰壳被Knoon-se无意当中看到,急忙用常拿在手中的伞将椰子壳勾了过来。
诗的大意是:“那水中的椰壳,是如此的脆弱,随时可能会被坚固的岩石碰裂。但终将绕过险阻飘至你的身边,因为在里面承载着我对你的思念。”
Knoon-se也回了一首诗给Chang:“待到花儿盛开的时节,盼着能够看到你的身影,但时光短暂,希望这绚烂的美景不会被狂风席卷凋逝。” 这其实是在告诉Chang当窗外果树花朵盛开的时候,也就是她嫁给将军之时。
在订婚宴上,Chang穿上了仆人的服饰,瞒过官员的眼睛,小心的进入了Knoon-se的闺楼。两人激动的相互拥抱,在诉说了长久的思念之后,私奔出逃。
却不甚被官员发现了,官员及将军直将两人追赶至拱桥。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成功的逃脱,并泛着一叶小舟,驶向了一个完全属于他们的自由天地。并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远方搭建了一间小屋,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
官员与颜面扫地的将军怎可善罢甘休,发动了全部的兵力找到了Knoon-se与Chang的藏身之地。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派出的士兵们包围了他们的小屋,并将小屋点燃,希望
能够逼迫他们束手就擒。可这对恋人宁死也要维系得来不易的爱情,共同葬身火海。上天被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将两人化成一对鸟儿,这对鸟儿便自由的翱翔于天际,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生死离别永远的徘徊在一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