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是一種相當有規律的海面昇降現象,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例如:沿海航行時,尤其是在河口或海峽,其潮流甚強,頂流航行時航速減小,使航行時間加長;順流航行時,如船速與潮流速度相 等則船舵完全失效,容易發生海難。至於較淺的港口或河口,對於吃水較深的船隻,非俟滿潮不能進港。當船隻要離靠碼頭時,常利用船隻的慣性前進,而潮流和風向均是影響船隻行動的重要因素, 稍有不慎則很容易發生碰撞。船隻在停靠碼頭時,必需考慮潮差的變化,尤其是在潮差較大的港口,要隨時注意船隻繫纜的鬆緊度,以免造成船隻翻覆。 漁撈人員也要注意潮流的動向,決定網具佈放的位置與深度,才能獲得較佳的漁獲。沿海養殖的人員,多在潮間帶活動,對潮汐的變化也要密切注意。在海岸工程方面,海堤或港口的設計,必須先蒐集完整的潮汐觀測資料,才不至於浪費可觀的工程費用。火力或核能發電需要大量的冷卻水,而其水管的深度與長度的設計就必需考慮當地潮汐的變化。海洋污水放流管的設計也要考慮潮汐的變化,防止釋出的污水回流。海上鑽油平台的設計要考慮一旦發生海上漏油時,會不會因為潮流的影響而破壞了沿岸的生態環境。水庫洩洪也要計算潮時,以避免洪鋒到達河口時遇到滿潮,河水無法宣洩造成海水倒灌。兩棲登陸作戰也和潮汐脫不了關係,潮時的掌握常是勝敗的關鍵。至於一般民眾的休閒活動,會選擇乾潮時抓螃蟹、撿拾貝類和海藻,而在漲潮時釣魚。可見潮汐對人類活動的重要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每天會有兩次滿潮兩次乾潮,潮時每天會延遲50分鐘左右。但這種觀念在純半日潮的地區才適用。而台灣沿海都是屬於混合潮的區域。台灣西部沿海半日潮較顯著,所以一天會有兩次滿潮、兩次乾潮,而基隆和高雄則是以全日潮為主的混合潮,上述的觀念在基隆和高雄並不適用。高雄有的時候連續三、四天每天只有一次滿潮一次乾潮。而北部的基隆通常一天會有兩次滿潮兩次乾潮,但是有時會有類似一天只有一次滿潮一次乾潮的情形,也就是說有時另一次滿潮和乾潮並不明顯。此外,各地的潮差變化也非常大,以一九九一年一月份為例,台灣沿海各地的平均潮差:基隆0.75公尺、淡水1.97公尺、台中3.72公尺、澎湖1.92公尺、高雄0.48公尺、大武0.66公尺、花蓮1.09公尺、蘇澳1.09公尺,最大潮差:基隆1.34公尺、淡水2.90公尺、台中4.85公尺、澎湖3.00公尺、高雄1.20公尺、大武1.88公尺、花蓮1.66公尺、蘇澳1.91公尺。從這個數據來看,台中的平均潮差比基隆大了五倍,比高雄大了七倍以上。在潮時方面,台灣東部沿海發生滿潮或乾潮的時刻比台灣西部沿海要早了很多。如果依照一般書上所說的,潮汐主要是受天體引力的影響,那麼南北僅佔3.4個緯度東西也僅佔了2.5個經度的台灣沿海的潮汐變化應該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才是。
可見除了天體引力之外,一定還有很多影響潮汐變化的因素存在。海底地形和深度的不同對潮汐的變化也有影響,例如中國的錢塘口以及韓國西部的京畿灣都是有名的潮差較大的地區。而台灣四周的海底地形非常複雜,當行進中的潮從東部深達四千公尺的太平洋經由台灣南北海面進入大陸棚時驟減為兩百公尺,轉
95
入大部分深度淺於一百公尺的台灣海峽時,突然遇淺造成其速度和方向都有重大的改變,使得台灣沿海各地潮時和潮差均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氣象因素對潮汐也有影響。在廣闊的大洋地區氣壓每升降一百帕,海面高度的變化約一公分,每年冬春兩季的平均海平面要比夏秋要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颱風季節期間,熱帶低氣壓或颱風來臨,除因其氣壓較低使海面升高外,持續的強風也會因向岸風或離岸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造成暴潮或海水倒灌。例如1985年八月23日侵襲台灣北部的尼爾森颱風就使基隆港的水位比正常的天文潮高出了70公分之多。可見氣象對潮汐的影響還不小呢!
台中縣沿海潮汐參考表
農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滿 11:15 12:03 12:51 1:39 2:27 3:15 4:03 4:51 5:39 6:27 7:15 8:03 8:51 9:39 10:27 最淺 5:39 6:27 7:15 8:03 8:51 9:39 10:27 11:15 12:03 12:51 1:39 2:27 3:15 4:03 4:51 潮流 大流 大流 中流 中流 中流 中流 小流 小流 小流 長流 小流 中流 中流 大流 大流 96
匠師的故鄉菜單
編號 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甲芋頭米粉 大甲芋頭飯 向日葵冰棒 向日葵花凍 向日葵花茶 向日葵根雞湯 米台目 炒赤嘴仔 炒青菜 香酥向日葵花 剉冰(清冰、糖水) 涼拌向日葵花苗 名 數1鍋 1鍋 80枝 80盒 1桶 1鍋 2大盤 2大盤 2大盤 2大盤 1桶 2大盤 量 備20人份 20人份 每人一枝 每人一盒 20人份 20人份 20人份 60人份 20人份 註 聯絡人:邵仁裕 04-26814827、04-26814379(F)artisan@tachia.org.tw
97
卓也小屋( )家族點餐表
品川燙甘薯葉 川燙馬齒莧 肉桂葉紅糟控肉 香草明日葉蛋 香蘭愛玉茶 迷迭香香腸 荷葉鰻魚飯 酸白菜豆腐菇煲 名 大 小 數 量 品小蘇拌鮮菇 甘薯飯 名 份 數150 10 量 120 60 120 60 120 60 120 60 120 60 120 60 180 120 120 60 生機全麥燒餅(2片) 60 石蓮桂花蜜 肉桂葉紅糟大封 100 180 招牌花草手捲(2片) 60 招牌花草鬆餅(2片) 60 紅豆鹼粽(6個) 香草餅乾 香酥素肉(菇) 80 50 150 迷迭香糖醋素魚(菇) 150 涼拌西芹筍 綜合野菜 蔬菜密汁烤菇 養生菌菇湯 150 120 150 150 聯絡人:鄭美淑老師04-26715526、0933-182752 合計金額:
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