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某银矿选矿工艺试验

广西某银矿选矿工艺试验

2020-04-01 来源:乌哈旅游
SerialNo.571November.2016

现代矿业

MODERNMINING

总第571期2016年11月第11期

广西某银矿选矿工艺试验

锋蒋茂林

(广西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矿石性质研广西某难选低品位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为了实现银的高效回收,

究,采用硫酸铜作为活化剂,用量为100g/t,丁黄药+丁铵黑药组合作为捕收剂,用量为(80+80)g/t,通过1粗2精2扫全硫浮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银品位为8067.63g/t、银回收率为93.26%的银精矿,试验指标良好。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矿

全硫浮选

组合捕收剂

银精矿

BeneficiationProcessExperimentonaSilverOrefromGuangxi

ZhaoFeng

Abstract

JiangMaolin

(GuangxiMetallurgicalResearchInstituteCo.,Ltd.)

TorealizehighefficientrecoveryofsilveronarefractorylowgradeCu-Pb-Zn-Agpoly-metallicsulphideorefromGuangxi,byorepropertystudy,usingcoppersulfateasactivator,dosageof100g/t,butylxanthate+ammoniumaerofloatcombinationascollector,dosageis(80+80)g/t,byoneroughingtwocleaningtwoscavengingsulfurflotationclosed-circuittestprocess,silverconcentratewithsilvergradeof8067.63g/t,silverrecoveryrateof93.26%wasobtained,testindexisgood.

Keywords

Polymetallicsulphideore,Totalsulfurflotation,Combinedcollector,Silverconcentrate

该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银品位为由表1可知,

295.00g/t,伴生有价金属铅品位为0.29%、锌品位为0.46%、铜品位为0.070%,可考虑综合回收;有害元素砷品位较低,对精矿产品质量无影响,脉石成分主要为SiO2。1.2

原矿的岩矿性质

该矿石中的银矿物为螺状硫银矿,其他的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菱锌矿、白铅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铅黄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绢云母等。矿物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1

元素含量元素含量

S1.27Pb0.29

广西某银矿为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银主要赋存于螺状硫银矿中,银矿物粒度细,与载体硫化矿物紧密共生,因此在选别过程中,单独分选出银矿物较难,通过回收硫化矿物银可实现较好的富集。通过矿石性质研究,最终采用硫酸铜作为活化剂,丁黄药+丁铵黑药组合作为捕收剂进行全硫浮选,实现了银矿物的高效回收,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1

1.1

矿石性质

原矿化学分析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及主要物理性质测定结果

见表1。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SiO274.31Al2O39.78

Cu0.070MgO0.55

As0.005Zn0.46

%CaO2.21Ag295.00

表2

矿物名称含量矿物名称含量

方铅矿0.33长石47.00

原矿矿物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

闪锌矿0.74石英40.00

黄铜矿0.20绢云母7.00~8.00

黄铁矿1.80方解石2.00

%钛铁矿0.12其他0.40

注:Ag含量单位为g/t。赵号。

530021广西省南宁市长岗路40锋(1981—),男,工程师,

:“其他”注包括黝铜矿、螺状硫银矿、褐铁矿、菱锌矿、锆石、磷灰石、白铅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铅黄、绿泥石等微量矿物及炭质。

选矿回收的螺状硫银通过显微镜下鉴定查明,

矿有价银矿物含量为0.032%。银矿物通常包含在

56

赵锋蒋茂林:广西某银矿选矿工艺试验方铅矿中,银矿物粒度细,与载体硫化矿矿物紧密共

生,因而在选矿试验过程中银主要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一并回收。方铅矿、黄铁矿的粒度较粗,一般在0.10~2.00mm,利于分选。部分集合体中包含许多细粒脉石,少量黄铁矿裂隙中充填有脉石,需细磨才能解离,但方铅矿、闪锌矿硬度低,容易过粉碎,且矿石中有7.00%~8.00%的绢云母,使得矿石易泥化,不利于分选。

2试验内容和结果

根据该矿石岩矿性质分析,为简化工艺节省投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高回收率。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试验采用全硫浮选获得硫化矿精矿,考察

银在混合硫化矿精矿中的富集情况[1]

。2.1

磨矿细度试验

适宜的入选细度是获得良好浮选指标的关键因素,过粗和过细都不利于浮选作业。全硫浮选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图1磨矿细度试验流程表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矿细度

产品产率Ag

(-0.074mm)/%

名称/%品位/(g/t)回收率/%银精矿

6.034112.0085.4250.00

中矿3.65318.494.00尾矿90.3233.9810.58原矿100.00290.26100.00银精矿

5.664774.5990.2060.00

中矿5.63237.824.47尾矿88.7117.995.33原矿100.00299.59100.00银精矿

4.965320.6090.8770.00

中矿8.25184.545.24尾矿86.7913.013.89原矿100.00290.42100.00银精矿

4.315609.7680.4280.00

中矿8.08299.528.05尾矿87.6139.5511.53原矿

100.00

300.63

100.00

由表3可知,精矿银品位随磨矿细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银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当磨矿细度较粗(-0.074mm50.00%)时,精矿银品位和回收率都较低;当磨矿细度过细(-0.074mm80.00%)时,

2016年11月第11期

银回收率降低明显;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0.00%~70.00%时,精矿银品位和回收率都较理想;因此选择磨矿细度为-0.074mm65.00%左右较合适。2.2捕收剂种类试验

硫化矿浮选一般采用黄药、黑药类作为捕收剂

[2]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硫酸铜用量

为100g/t、2#油用量为6g/t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

丁黄药、丁铵黑药单独使用及其组合使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产品

产率Ag

(粗选+扫选)/(g/t)名称

/%品位/(g/t)回收率/%银精矿4.106348.0484.70丁黄药:(120+30)

中矿2.81655.736.002#油:18

尾矿93.0930.729.30原矿100.00307.29100.00银精矿

7.333795.1090.32丁铵黑药:(120+30)

中矿3.25474.075.00尾矿89.4216.104.68原矿

100.00307.98100.00丁黄药:(60+20)银精矿4.965420.6091.53丁铵黑药:(60+20)

中矿8.25164.544.622#油:6

尾矿86.7913.013.85原矿

100.00

293.73

100.00

由表4可知,

使用丁黄药+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效果较好,获得的精矿银品位为5420.60g/t、银

回收率为91.53%,浮选指标明显优于单独采用丁黄药和丁铵黑药指标;因此确定全硫浮选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2.3

组合捕收剂配比试验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硫酸铜用量为

100g/t、2#油用量为6g/t的条件下,考察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不同配比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捕收剂配比试验结果

捕收剂种类产品产率Ag

(粗选+扫选)/(g/t)名称

/%品位/(g/t)回收率/%银精矿4.106348.0481.25丁黄药:(100+20)中矿2.811155.739.81丁铵黑药:(20+10)

尾矿93.0930.728.94原矿100.00320.33100.00银精矿

4.965420.6091.53丁黄药:(60+20)中矿8.25164.544.62丁铵黑药:(60+20)

尾矿86.7913.013.85原矿100.00293.73100.00银精矿

5.834695.1087.53丁黄药:(20+10)中矿5.25504.078.46丁铵黑药:(100+20)

尾矿88.9214.104.01原矿

100.00

312.73

100.00

57

总第571期现代矿业

2016年11月第11期

由表5可知,精矿银品位随丁黄药用量的减少

而降低,丁黄药和丁铵黑药用量配比为1∶1时,精矿银回收率最高;因此试验组合捕收剂丁黄药和丁铵黑药的最佳用量配比为1∶1。2.4

捕收剂用量试验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硫酸铜用量为

100g/t、2#油用量为6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丁铵黑药用量配比为1∶1的条件下,进行全硫浮选1粗4扫的捕收剂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

捕收剂用量

产品产率银品位银回收率/(g/t)名称/%/(g/t)/%精矿3.637051.3383.9740+40

尾矿96.3750.7116.03原矿100.00304.83100.00精矿

6.854118.9192.3450+50

尾矿93.1525.117.66原矿100.00305.54100.00精矿

9.043195.1494.7760+60

尾矿90.9617.545.23原矿100.00304.80100.00精矿

11.022658.7196.2470+70

尾矿88.9812.863.76原矿100.00304.43100.00精矿

12.962277.3696.7980+80

尾矿87.0411.233.21原矿

100.00

304.92

100.00

由表6可知,

当丁黄药+丁铵黑药总用量达到140g/t时,银回收率为96.24%;继续增加用量,银回收率提高幅度趋缓;因此确定丁黄药+丁铵黑药最佳总用量为140g/t。2.5

活化剂种类试验

对于载银硫化矿物的浮选,一般采用硫酸铜、硫酸或碳酸钠等作为活化剂活化硫化物,以提高浮选指标

[3]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2#

油用量

为6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丁铵黑药用量为(70+70)g/t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活化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活化剂添加与否对银的回收影响较大;无活化剂时,银在尾矿中损失大,银回收率低;硫酸铜对硫化矿有良好的活化作用,采用单一硫酸铜作活化剂,精矿银品位和回收率指标都最高。2.6硫酸铜用量试验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

2#油用量为6g/t、组合捕收剂丁黄药+丁铵黑药用量为(70+70)g/t的条件下,进行全硫浮选硫酸铜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8。58

表7

活化剂种类试验结果

活化剂活化剂用量产品产率Ag

种类

/(g/t)

名称/%品位/(g/t)回收率/%银精矿

5.044391.2473.21无

0

中矿4.06980.2513.16尾矿90.9045.3313.63原矿100.00302.32100.00银精矿5.185344.7492.45硫酸铜100

中矿2.03523.443.55尾矿92.7912.924.00原矿100.00299.47100.00银精矿

10.872590.1588.43硫酸+4.80486.758.08硫酸铜

2000+100

中矿尾矿84.3311.833.49原矿100.00289.11100.00银精矿

7.623307.5486.77碳酸钠+6.33376.237.16硫酸铜

1500+100

中矿尾矿86.0531.656.07原矿100.00290.45100.00银精矿

13.301754.8181.97石灰+6.93376.239.16硫酸铜

500+100

中矿尾矿79.7731.658.87原矿

100.00

284.71

100.00

表8

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

硫酸铜用量产品产率Ag

/(g/t)

名称

/%品位/(g/t)回收率/%银精矿

5.044391.2473.210

中矿4.06980.2513.16尾矿90.9045.3313.63原矿100.00302.32100.00银精矿

6.284132.6989.9650

中矿2.03823.445.79尾矿91.6913.364.25原矿100.00288.50100.00银精矿

5.185344.7492.45100

中矿2.03523.443.55尾矿92.7912.924.00原矿100.00299.47100.00银精矿

4.795456.4191.71150

中矿2.15531.444.01尾矿93.0613.124.28原矿100.00285.00100.00银精矿

4.346064.1191.32200

中矿2.21584.654.48尾矿93.4512.944.20原矿

100.00

288.20

100.00

由表8可知,硫酸铜用量对银的回收影响较大;

硫酸铜用量从0g/t增加到100g/t,银回收率不断提高;当硫酸铜用量达到100g/t时,精矿中银回收率达到最高,继续增加硫酸铜用量,银回收率变化不大;因此确定硫酸铜最佳用量为100g/t。2.7闭路试验

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进行1粗2精2扫浮选闭路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根据试验现(下转第92页)

总第571期现代矿业2016年11月第11期

88.6%提升到92.78%,铜精矿含锌量由9.0%降至6.0%,铜精矿含砷量由0.92%降至0.65%,铜精矿品质得到较大提升;选锌作业通过延长锌硫分离浮选流程,增加锌硫分离锌粗精矿再磨工艺,在保持锌精矿品位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锌精矿回收率由21.78%提升到40.67%,锌精矿回收率较原生产工艺提升了18.89个百分点;稀贵金属银和铟分别在铜精矿和锌精矿中得到进一步的富集和提升。4.3经济效益

通过对原生产工艺实施技改,初步测算每天可创造经济效益2.26万元,实现利润1.74万元/d,按每年平均开机320d计,则每年可创造利润556.8万元,其综合经济效益显著,为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指标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解决了选厂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生产难题。

(2)新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了选厂的选矿技术指标,提高了选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3)新生产工艺对某单铜矿性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铜锌生产指标稳定,可为处理同类矿石及下一步新建选矿厂提供经验借鉴。

.有色金[1]张建开,詹一兵.高品位铜矿浮选流程设计改造[J]

2011(1):24-26.属:选矿部分,

.有色金属:选矿[2]戚光荣.黑钨矿选矿工艺技改与生产实践[J]

2007(5):20-23.部分,

[3]孙爱辉,彭志兵.某含锡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厂工艺技术改造

[J].有色金属工程,2013,3(6):59-62.[4]熊

Ovoo锌矿选矿工艺改善[J].有色金勇.蒙古Tumurtiin-伟,等.新疆某低品位铜铅锌矿工艺技术

2010(6):20-23.属:选矿部分,[5]李文辉,牛埃生,高

12.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0(3):9-改造和生产实践[

5结语

(1)某选厂利用自身特点,本着合理利用工艺

场地闲置设备、充分挖掘潜能的宗旨,在不增加较大投入的情况下,将原生产工艺改造为优先浮选+分支浮选工艺及优化延长了锌硫分离工艺流程,改造后工艺较好的适应了变化后原矿矿石性质,使铜、锌

09-13)(收稿日期2016-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上接第58页)象对药剂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以实3结语现银的最佳回收。浮选闭路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9。

(1)广西某多金属银矿主要回收元素银品位为295.00g/t,银矿物主要赋存于螺状硫银矿,其他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脉石主要为长石、石英、绢云母等。银矿物通常包含在方铅矿中,银矿物粒度细,与硫化矿矿物紧密共生。

(2)浮选闭路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4mm65%的条件下,经1粗2扫2精流程,可获得银精矿产率为3.29%、银品位为8067.63g/t、银回收率为93.26%的理想指标。

(3)浮选闭路试验银精矿中铅品位为7.94%、锌品位为11.64%,回收率也分别达到83.60%和90.00%,可见铅、锌均为硫化物,属易浮矿物,有综

图2表9

产品

名称银精矿尾矿原矿

浮选闭路试验流程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回收率/%Ag93.266.74

Pb83.6016.40

Zn90.0010.00

合利用价值,后期仍可开展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雄,等.云南某富银硫化铅锌矿中伴生银

品位产率

/%Ag/(g/t)Pb/%Zn/%3.298067.637.9496.71

19.85

100.00284.52

0.31

11.640.43

0.0530.044

[1]王成行,叶富兴,童

J].矿冶工程,2013,33(8):67-73.的综合回收研究[

.矿业快报,[2]罗晓华,黄万抚.伴生金银回收研究与进展[J]

2004(1):5-7.[3]谢雪飞,罗

升.高碱条件下综合回收伴生银的研究与实践

60.[J].矿冶工程,2002,22(1):58-

100.00100.00100.00

经1粗2扫2精浮选闭路试验流由表9可知,

程,可获得银精矿产率为3.29%、银品位为8067.63g/t、银回收率为93.26%、银精矿中铅品位为7.94%、锌品位为11.64%的较好浮选指标。92

09-10)(收稿日期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