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告心理

广告心理

来源:乌哈旅游
广告心理(8、9章)

注意:该word重点列出了老师上课时强调的内容(黑体字部分),至于具体的知识点,还

需要再查看原课件,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第八章 广告创意中的创意与认知策略的运用

本章主要内容:1、广告创意中的想象活动

2、广告创意中联觉和联想律的使用 3、广告创意中的认知策略 第一节、 广告创意中的想象活动 一、

表象与想象

(一) 表象——广告创意的心理素材

1、 表象:又称记忆表象,指是对过去感知的对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2、 知觉:就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大脑的加工、选择、组织和解释,对客观对象整体属性的反映。 3、 知觉与表象的关系

表象来源于知觉,没有知觉就没有表象,同时,表象又高于知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 (二) 想象

1、 定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2、 想象的类型:

1)有意想象 2)有意想象:

a、创造想象——不依赖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新颖性) b、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符号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

二、人员怎么样创造新形象:

1)原型启发——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

2)联合——把有关各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 3)粘合——把不同对象中部分形象粘合成新形象

4)突出——突出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第二节、 广告创意中联觉与联想律的使用 一、 联觉: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可突破媒体局限性

二、联想律:接近率、对比率、类似率、因果律

第三节、 广告创意中的认知策略 一、 认知策略的类型及内容

1、 认知:是对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语言等。 2、 认知策略的两大类型:

a、 组织策略:可以看作是统领的策略。它既可以 统领一个个广告,组成广告系列,也可

以在一副广告创意中统领部件,组成整体或大的单元。前者包括系列广告、悬念广告,后者表现为组块、高级统领着、类比和境联等。

b、 视觉策略:包括对比策略、镶嵌策略、转换策略、特征展露策略等。

二、认知失谐的运用

1、定义:又称认知不协调或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总是无穷尽地追求认知协调或和谐,认知一致的需要是一种影响我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因素。如果我们觉察到信念、态度或行为的不一致,我们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认知失谐),它会驱使我们改变所作所为,以恢复认知一致。

2、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劝服中的应用 1)能使广告更具吸引力 2)能促使受众改变态度 3)能激发受众的需要

4)该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具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3、 认知失谐理论的表现形式

1) 反常;

2) 设置悬念; 3) 合成艺术; 4) 恐惧诉求

4、 注意事项

1) 广告的失谐点和诉求点要一致 2) 恐惧诉求要注意“度”的把握

3) 挑战传统要注意受众的文化维模情节

第九章 广告的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

第一节 广告的理性诉求

一、 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二、广告的理性诉求理论

1、预占先机理论(销售点是真实的;说出人人心中俱有口中俱无的观点;第一个说出来) 2、USP理论

3、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 4、positioning理论(定位理论)

第二节 广告的感性诉求 一、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理论

1、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两者尝尝通用,但也有微妙的区别(需要角度、发生角度、表现形式角度): 情绪——a、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

b、发生较早,任何动物所共有;

c、一般发生得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

情境性、冲动性、动摇性

情感——a、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

b、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C、是经过多次情感体验概括化的结果,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内隐性

2、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情感的类型

1、亲情、爱情、友情一个都不能少 2、结合事件的情感广告

3、融入最高尚的情感——“爱国主义”

三、广告受众的情感基础

1、分类(从外部属性分)——a、社会道德情感 b、理智感 c、美感 2、广告受众的情感刺激:a、认知反应 b、情感反应

感性广告的情感表现手法要注意:

a、情感表现不宜过于特别化、具体化

b、 在表现手法上,应朦胧一些,为受众留下联想空间

3、广告受众的情感联想:唤起受众的情感记忆 4、广告的移情效应

第三节 广告诉求方法的评价 一、 比较

1、 自我比较 2、 竞争比较

3、 比较广告应注意的四大前提(BBDO公司提出) 1)本产品必须有固定的优点

2)竞争品牌比本身品牌在市场上占优势 3)本公司品牌忠诚度低的消费者居多 4)不直接批评家庭主妇的判断力

二、双面论证(应考虑一下条件) 1、接受者的已有态度(不坚定) 2、受教育程度

3、品牌的知识经验

4、信源的可靠性(不可靠性,可靠性高不适合用双面论证)

三、幽默 四、性诉求

五、潜意识诉求(阈下广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