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军 苏 平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
目前正值玉米种子的销售高峰期,为了解目前玉米销售形势,从3月19日开始,分别到内蒙古通辽、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市,通过与种子管理部门、经销商、农民、一线销售人员以及种业界同仁的调研了解,历时近20d,对2013年的玉米形势结合公司的情况,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销售进度迟缓,与2012年同期相比,销量下降
美2号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由于垦丰采取的订单式营销,种子已经到了农民手里,但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存在风险的原因是2013年黑龙江下雪天气较多,天气寒冷。由于农民贮藏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发芽率降低,如果发芽率低于80%,对黑龙江垦丰的影响将是致命的。2013年种子的田间表现必定会影响2014年农民的种子选择性,而2014年的制种计划已经落实完毕。2.4 辽宁 主销转基因品种在辽宁市场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由于其抗病、抗倒、防虫的特性,加上经销商有丰厚的利润,在部分地区如新民、冀北等已经进入农户,一旦扩散,中国的民族种业将面临灭顶之灾。目前销售即将结束。
2.5 黄淮海区域 郑单958是主导品种,主要区域的销售进度如下:山东包括皖北,销售进度40%~50%;河南市场启动比较慢,目前农民的购种率很低20%~30%,散子比重较大;河北市场启动也比较慢,目前销售进度20%~30%,由于天气原因,销售周期相对较长;各企业的销售,与同期相比普遍下降30%左右。
1 2013年总体销售情况
30%属正常现象,个别大型种子企业同比下降将近
50%,玉米种的总需求量在减少,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1)单粒播种子所占比例上升,以秋乐公司为例,单粒播种子的销售比例已由2012年的16%上升到2013年的40%;(2)近期玉米价格一路走低,影响到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造成玉米播种面积的减少,进而影响到玉米种子的需求量减少。由于玉米种的终端销售价格在不断降低,由于供大于求的形势所迫,各公司为减少库存积压,纷纷降价销售,玉米种的销售演变成了一场价格战,行业的整体利润在下降。
从目前掌握的各主要玉米种植区域的销售进度来
2 各主要玉米产区销售进度及主销品种分布
看,与2012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 销售进度迟缓的原因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造成玉米种销售进度迟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如内蒙古、东北三省,目前还不适宜玉米的播种,影响农民购种的积极性。(2)近期玉米销售价格持续走低,东北地区的农民存在惜售心理,农民的玉米还没兑换成现金,没钱买种子;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3)由于供大于求,农民对玉米种的销售价格存在观望的心理:反正不会没有种子,后期价格也许会降低。(4)其他原因,如禽流感,导致对玉米的需求减少,价格降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2.1 内蒙古通辽 主销品种郑单958占80%,类958占15%,其他品种约占5%;从销售进度来看,与同期相比销售延迟,从了解的信息情况来看,可能会集中在4月10日左右销售。
2.2 吉林 品种主要是先玉335及类335品种;套牌种子较多,套牌种子以价格优势挤占了先玉335的大部分份额;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800多个品牌的套牌种子约占了市场份额的70%,先玉335的市场份额不足10%;目前的销售进度在80%左右。
2.3 黑龙江 黑龙江市场是垦丰的天下,德美1号、德袋的透气性最好,可以有效降低因水分过大等原因造成的损耗,但长途运输容易造成二次机械损伤,造成商品性下降。编织袋成本最低,但相对透气性最差,容易因温度高湿度高引起的运输腐烂。麻袋兼顾了透气性
4 2013年种子生产情况
对于2013年的制种形势,部分业内专家和企业界与运输损耗,但其成本最好。近2年丝麻混编袋利用率逐步增大,兼顾了麻袋的透气性与编织袋的低成本,从实际情况来看,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包装选择。
(收稿日期:2013-04-09)
54问题与探讨人士在年前曾经有过判断,由于巨大的种子库存量,制种面积将会大幅度压缩,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制种面积并没有压缩多少。如甘肃张掖的基地面积没有减少,之前曾预计会减少30%左右;武威的制种面积减少了约司、大品种的制种面积在减少,201315%,年而之前的预计是减少种子生产呈现如下40%。
通过压缩制种面积,几个特点:(1)大公
以求降低库存。以秋乐公司为例,8067hm2012年制种面积约2,2013年制种面积是5000hm2,比2012年降低
了20%~60%25%;其他几家公司的制种面积的压缩比例大致在分小型企业存在侥幸心理,。(2)小公司、小品种的制种面积在增加,利用大公司制种面积的减部少,与大公司抢占优良制种基地。(3)套牌种子或者新品种的制种面积在增加,存在的风险是一旦2014年销售达不到预期,5 2014年的销售形势预估
将进一步增加库存量。
通过下列几个数字,来简要对2014年的销售形势做个预判:(1)2012年玉米种子的库存量约10亿kg;2)2012年制种量估计在15.7亿kg左右;(3)2013年玉米种子销售量估计在10亿kg左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的种子库存将在13亿kg左右,相当于1年的玉米种子销售量。
上述情况存在如下风险:(1)库存时间越长,种子的发芽率会越低。秋乐公司2012年对芽率、活力与库存时间的关系做过专门的试验。在河南,库存时间增加1年,芽率将会降低3%~4%,活力降低5%~8%,个别品种的活力甚至降低10%以上;在甘肃,芽率不变,但活力会降低2%~3%;从经验数值来看,即使发芽率在90%以上,当活力降低到70%以下,种子出事的概率很大。
(2)小公司和套牌种子的面积在增加,一旦销售达不到预期,将会面临如下窘境:由于小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如果造成大量库存,为了生存,势必会拉低种子价格,造成行业整体利润下降,进而危及到大型种子企业的生存;套牌种子的猖獗,将进一步压缩正牌种子的市场空间,造成优势品种市场萎缩,套牌种子泛滥,进而危及到整个种子市场;小公司和套牌种子制种面积的扩大,长远来看,将会影响到大公司和优质品种的制种面积,6 对策与建议
进而危及到整个种子行业的安全。
我国玉米种业已进入转型期,行业集聚度在提升,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加大,企业主体地位在确立,企业的发展潜力逐步展现出来。但同时,行业和企业也处于脆弱期,面临着许多问题,以下4点是2013年在市场2013年第7期上看到的问题。
6.1 关于品种审定 品种审定的关键是国家信用担保品种推广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审定制度本身是比较科学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比如:(1)跑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砸钱跑点的现象愈演愈烈,部分企业、个人的行为不断突破底线,这不仅是对审定制度的破坏,实质上已构成犯罪;(2)审定其他环节也存在这种问题,对品种评价离客观越来越远,没有优势的品种批量通过审定,许多品种通过审定后不敢推广,仅仅是一个壳,套牌大行其道;(3)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为具有较强育种能力、资质过硬、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提供审定便利。6.2 制种基地的规划 制种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大企业对制种基地的培育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使大企业不得不压缩制种面积,这种情况在2003年、2008年都有发生。科学调控,合理安排面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西北基地制种成本逐年升高,渐有背离其价值的趋势,对此相关部门应理性对待,加以控制,确保农民利益。还有,有关部门应该划定优质制种基地,由国家和企业共同投入建设,制定准入条件,保证优质品种和大型公司对制种基地的需求;对因制种面积减少,造成制种户收入减少,国家应从财政上适当补贴。6.3 控制散子的销售 控制散子的渠道,一个在基地,一个在市场。基地控制可以与制种企业相结合,由企业上报制种面积,非登记面积可一律视为散子来源,依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市场查处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相结合,严查市场上出现的散子。
散子的主要销售者是当地与农业部门关系密切的小企业和商户,通常无视种子质量,依靠低廉的价格冲击市场,出现问题关门一走了之,虽然受损失的是农民,但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可控因素,对政府信用也会造成恶劣的影响。销售散子是违法行为,但多年来一直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其违法成本低,另一方面是查处不力,执法力度不够。建议每年3-5月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尤其对与政府工作人员利益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建议从严从重查处。净化市场也便于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塑造品牌,扶持民族种业。6.4 密切关注转基因品种的生产与销售 部分地区,如辽宁新民,转基因品种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希望农业部予以密切关注;对情节严重的建议司法介入。针对转基因品种的生产与销售,农业部应出台相关政策,严控转基因品种的生产与销售。 (收稿日期:2013-05-0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