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长兴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是*****工程公司的重点工程,也是湖州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和本公司要求的质量目标是“确保钱江杯,力争鲁班奖”。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4000m2,由住院部、门诊大楼、食堂、动力机房及救护中心等单体组成。本工程由长兴人民医院及长兴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本工程地处环城北路北侧,104国道以西,是浙北地区的大型医院。
二、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编号 小组类型 活动频次 序姓名 号 1 2 3 4 5 6 7 8 长兴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项目部QC小组 2004年2月25日 GSYJ2004-QC-001 攻关型 8次 文化 程度 大专 组内 职务 组长 接受教育课时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课题活动时间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50 32 42 55 43 45 30 26 职称 助工 本科 工程师 副组长 中专 中专 助工 助工 组员 组员 高中 技术员 组员 高中 技术员 组员 高中 技术员 组员 本科 技术员 组员 1
-
三、选择课题
1、课题名称:天棚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 2、选题理由
(1)本公司的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发展规划要求。
(2)本工程确定的质量目标为确保“钱江杯”,争创“鲁班奖”。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只有保证优质的质量,才能立足于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
(3)由于现在的房屋结构,楼板基本上为现浇,天棚抹灰工程量大,质量通病极难控制。
四、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天棚抹灰质量,彻底消除质量通病,小组成员对多个已建及在建工程进行了参观学习,听取了有关施工单位的介绍,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详见下面图表。
2
-
质量缺陷项目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质量缺陷 空鼓 龟裂 翘角 色差 表面不平整 其他 合计 频数(点) 频率(%) 45 5 2 2 1 1 56 9 100 累计频率(%) 100 俞武刚2004年3月15日 频数N 60 50 40 30 45 % % % % % 80 60 40 5 空鼓 龟裂 频率% 100 20 10
0 2 翘角 20 2 色差 1 表面不平整 1 其他 0
3
-
2004年3月15日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影响天棚抹灰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空鼓,龟裂、翘角、色差、表面不平整、其他是次要因素。
五、设定目标
攻关目标:确保天棚抹灰无空鼓。 可行性分析:
1、有公司与上级的支持、指导和管理。
2、小组成员均有过创优工程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有一定的管理与技术能力。
3、QC活动多年,经验较为丰富。
结论:只要我们积极参与,发挥长处,实事求是,按PDCA循环扎扎实实开展活动,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六、分析原因
QC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对天棚抹灰空鼓这一主要缺陷,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详见下面因果分析图:
砂浆配比不对 料 未及时送检 制度不完善 人 质量意识不强 砂浆凝结力不够 验收不严格 操作不仔细 计量器具不准 环境变化复杂 抹灰面干燥快 养护不到位 抹灰前未洒水 技术交底不具体 抹灰质量不好 方法不当 天棚 抹灰空鼓 环 法 4
-
俞武刚2004年3月18日
七、确定要因
要 因 确 认 表
序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号 计量器具已派专人负责维修保1 未及时送养 检 砂浆配比砂浆质量不好,极易2 不对 造成天棚空鼓 制度不完在核实过程中,发现3 善 验收制度不健全 该工程天棚抹灰工程质量意识4 量大,操作时容易造不强 成思想麻痹。 温度低,由于针对温环境变化度变化的措施及材料5 复杂 配置齐全,能够满足要求。 6 确认负责人 日 期 方法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确认 结果 2004. 非要因 2004. 要 因 2004. 要 因 2004. 要 因 2004. 非要因 养护不到现场已安排专人负责养护 位 验证 2004. 非要因 抹灰前未现场7 已安排专人负责洒水 洒水 验证 技术交底针对性不技术交底强,特别是抹灰的厚8 不具体 度、时间和方法交代不具体 非要因 现场验证 2004. 要 因 5
-
制表人: 2004年3月24日
结论:造成天棚抹灰空鼓的主要原因为:
1、砂浆配比不对; 2、制度不完善; 3、质量意识不强; 4、技术交底不具体。
八、制定对策
对 策 表
序对 策 完成要因 目 标 责任人 地 点 号 措 施 时间 砂浆配调整好砂浆1 试验、对比 现 场 比不对 配比 制度不 完善制度 明确验收制度 现 场 完善 提高操作工质量意加强质量意识 人的质量意 现 场 识不强 教育 识 对班组人员进技术交使每个工人行详细的有针 底不具都明确施工对性的技术交 现 场 体 要求 底,并形成书面记录 制表人: 2004年3月27日
九、对策实施
6
-
实施一、针对砂浆配比不当
砂浆配合比的控制,是防止天棚抹灰空鼓的重要环节,选用何种配合比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关键。为此,2004年3月27日我们选择了项目部最好的操作工人,进行现场模拟操作,对常用的几种配方逐一试验、对比,通过反复试验,最后确定砂浆选用纯801胶水加水泥搅拌成的水泥浆。
实施二、针对验收制度不完善
2004年4月2日,QC小组成员张新华、吴中安根据公司的验收管理制度,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项目部的验收制度。
对原材料及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由吴中安具体负责监督实施。
实施三、针对质量意识不强
为了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2004年4月3日,郝学宏、吴纪明组织召开全体班组长及施工操作人员会议,明确了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责任以及一系列的奖惩制度,要求全体员工在施工中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不能够因为工作量大,延续时间长,而在思想上产生任何松懈。并由吴纪明负责监督落实。
实施四、针对技术交底不具体
2004年4月4日QC小组成员张新华、郝学宏负责编制施工作业制导书,并对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及操作要点,使每个操作人员熟知作业的技术要点,同时在现场进行指导并组织员工进
7
-
行练习,直至每个操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操作为止。
交底时,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抹面层处理剂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2、控制好抹灰厚度,在第一遍抹灰没有凝结前,严禁抹第二遍。 分层抹灰每遍的厚度应控制在,总厚度不超过3mm,如有局部超过3mm,应加1:1的水泥砂浆(细砂),在超厚部位进行抹灰处理,然后再大面积抹灰。
3、严格控制好抹搓时间。
本工程采用纯801胶水加水泥搅拌成的水泥浆,很多员工第一次采用该砂浆,可能对其性能的了解不够。为此,项目部专门组织以前做过的员工做现场示范,让其他人员对该砂浆施工时的操作要领有了充分的了解,然后由张新华负责组织其他人员进行现场练习,对操作不当之处及时指正,经过一天的练习,全体操作人员均能熟练掌握该砂浆的施工技术。
十、效果检查
1、经过对策的实施,天棚抹灰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一处空鼓,成功地攻克了天棚抹灰空鼓的难关,达到了预期目标。
2、通过本次QC活动,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为项目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普通抹灰相比较,成本约节约30%。
十一、巩固措施
1、为了使天棚抹灰施工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我们将本次QC活动的成功经验加以整理归纳,作为以后有关技术规程编制的依据。
8
-
2、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把PDCA循环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并形成制度,继续加强创杯意识教育。
3、继续巩固全过程质量,严格控制工序的质量,为工程创优夺杯打好基础。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成功地消除了天棚抹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QC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精益求精,永无止境,通过QC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QC活动的参与,项目部全体人员在各方面加强了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凝聚力,焕发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认真总结本次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将其成功的经验应用到下个工程中去。我QC小组将继续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技术攻关,永创精品工程。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