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2021-10-06
来源:乌哈旅游
建筑施工与管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研究刘文辉中山市宏丰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63摘 要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住宅建筑日益扩大的需求,中国的各大城市快速涌现出成批的新建小区。良好的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建设,不但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物业管理系统,达到可靠给排水的目的,而且有助于降低设备的初投资以及管网的运行费用。本文在对相关系统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并结合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实例,对所承担工程的室外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优化选择。关键词 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问题 1 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管理关键问题1.1 消防水池的设置根据“建规”中的要求规定,消防系统对市政的给水系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若其管径过小,则不能满足要求(即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此时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要求),此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储存消防用水以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如果采用天然水源,则当枯水季节导致不能保证消防用水时,也应设置消防水池[1]。当市政给水管道设置为单条通道时,一旦检修,会使整个给水管道中断,此时可能会影响供水的可靠性。因此“高规”明确规定,应尽可能保证两条供水通道,或者环状供水,否则应设置消防水池。当然如果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很少,在消防队接力供水即可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不设置消防水池。1.2 基于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住宅小区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1)室外消防水池取水井的设置如果建筑位于消防水池保护半径范围外边缘位置,恰好无法使用消防用水时,此时可采用设置取水井的方法来解决无法使用消防用水的问题。消防水池与取水井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如下图所示,连通管的设置位置有两种:一种为连通管“低位”布置,也就是在消防水池和取水井的底部设置一根直通管,依靠直通管两侧液面产生的压强差,使水从消防水池流向取水井;另一种为“高位”布置,用一直通管分别连接消防水池和取水井两端,采用虹吸效应,把消防水池中的水吸取至取水井。室外区域消防供水系统中,依靠设置取水井来解决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足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有时并不能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当超出消防水池保护半径太多时会造成连通管埋设距离过长或埋深过大两种情况,若再依靠取水井便得不偿失,此时,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另一种办法:设置室外加压消火栓。(2)室外加压消火栓的设置当住宅小区采用区域消防给水系统时,对于建筑室外消防用水超出消防水池保护半径时,可以考虑使用设置取水井或室外加压消火栓的做法。比如小区的东西、南北跨度都较长,小区内仍有大部分建筑在小区中央位置设置的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范围外,此时考虑采取设置取水井或室外加压消火栓的做法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设置取水井的做法适用于规模较小、小区内建筑比较集中的住宅小区;如果小区占地面积较大,超出一个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所能保护到的范围的建筑比较多,或者比较分散的话,需要埋设的连通管的长度就会相应增加,不仅维护管理不变而且供水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相较而言,室外加压消火栓取水更加方便,设置位置也较为灵活,管线敷设相对简单,且可接水枪直接用于火灾的扑救,最重要的是消防水量能够得到108 建筑与装饰2019年8月上 保证,更适用于超出消防水池保护半径范围较多的规模相对较大的住宅小区。2 案例分析2.1 工程概况某住宅规划地块总建筑面积161203.2m2,共有1930户,为安置房建设项目。地块内以安置房为主,共1445户,占68.2%,并以廉租房和公租房为辅,分别占8.8%和4.9%。总用地面积82474m2,规划有24栋住宅建筑,以11层高层住宅为主,2栋7层住宅,7栋16层住宅。本工程外围城市道路有一路DN200市政给水管,无污水、雨水排水管,仅有雨水盖板沟;规划地块地势较低洼,小区内地面整体无坡度,小区内道路与外围城市道路高差 0.05m。2.2 排水体制的选择小区采用室内外污、废合流,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2.3 污水管网施工管理小区外围道路市政污水管规划在东侧路上,所以小区的污水主干管总体流向是从西向东。由于本小区地势平坦,东西向跨度较大,且与外围市政道路高差较小,为减小埋深,将小区污水量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各一条污水主干管,各建筑单体污水经排出管排入户外检查井内,由建筑周围支管收集后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干管,最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由于小区规划地块地势较低洼,地面整体无坡度,小区内道路与外围城市道路高差仅0.05m,且东西向跨度较长,为了能将污水顺利排入市政污水管,采用放大管径,减小坡度的方法尽量减小污水管的埋深。室外污水管道采用聚氯乙烯 PVC-U 管,橡胶圈接头[2]。2.4 雨水管网施工管理小区内雨水采取明沟暗沟相结合的方式排水,分南、北两条主干排水沟,雨水经雨水口排入雨水沟,收集后就近排入开尉路规划的市政雨水管网内。小区近期可在小区雨水管道出口处设临时泵将雨水抽排至开尉路雨水盖板沟内。2.5 消防给水管网施工管理本小区采用室外加压消火栓的做法,原因如下:首先,连通管较长,挖方量较大。超出消防水池保护半径的建筑较多且比较分散,最远处取水井距消防水池长达 220m,即用于连接取水井和消防水池的连通管最长的为220m。连通管需埋设在路面下5m深处,挖方工程量较大,不易施工。其次,开封本地沙质含量较高,水中的沙土容易淤积堵塞连通管,如此一来,连通管的检修和维护较为困难,若在火灾发生时出现堵塞,消防用水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综上,本小区采用消防水池加设室外加压消火栓的做法来(下转第113页)建筑与装饰2019年 内页 8月上.indd 1082019/8/15 星期四 下午 5:01:27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施工与管理同时,对于切实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及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该给予施工管理工作以高度重视,旨在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参考文献[1] 孙跃.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9,39(04):41-42.[2] 潘进军.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南方农业,2018,12(23):156,158.工,规范施工单位的作业,通过加大监督降低工程安全隐患的数量,一旦排查到工程隐患,要立即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并将问题合理解决。另外,相关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激励制度,对于施工存在重大失误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旨在使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提升,保障施工质量。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上接第108页)保证整个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2.6 生活给水管网施工管理管网布置形式有树状网和环状网,本小区根据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及各单体分区的情况,采用树状网布置形式。室外给水管 DN≤75mm,采用内涂塑复合钢管;DN≥75mm,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管内壁衬水泥砂浆,承口橡胶密封圈接口。3 结束语以上对小区给排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设置消防水池、增设基于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给水设施。本结合实例对项目的室外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分析,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参考文献[1] 许剑方.室外消防给水设施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6):521-523.[2]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上接第109页)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越大,就需要不断调整、平衡和优化,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加快企业的发展。4 结束语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标准之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直观体现。建筑装饰工程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每一个项目的质量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如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是当前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上接第111页)利工程施工特点和重难点问题,考虑到水利工程对于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从管理组织建设、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管理人员等角度着手。另外应从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的角度出发,对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加强技术管理,以此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最终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参考文献[1] 王进.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J].环球市场,2017,(12):188-188.[2] 苏新晓.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2016,(07):00179-00179.[3] 苗红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57.将直接影响其工程的质量和美观。所以,要对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严格规范,加强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水平的有效提高。参考文献[1] 赵海涛.加强建筑装饰施工质量的几点意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5):143-144. [2] 张显哲.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60.作者简介陈济钊(1981-),广东肇庆市广宁县人;学历: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技术与质量监督方向。(上接第110页)取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安全隐患都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甚至发生施工作业人员意外伤亡的重大事故。若发生安全事故,会对工程造成工期延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造价。4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施工企业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需要项目负责人和造价管理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对风险的评估、防范和决策,从源头上规避资金的浪费,最大程度的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 段海旭.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7,(10):56-65.[2] 戎巧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8):260-261.建筑与装饰2019年8月上 113建筑与装饰2019年 内页 8月上.indd 1132019/8/15 星期四 下午 5:01:27